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女性,62岁,住院号115188,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二年余加重半个月于1988年5月8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底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多以进食后发生或加重,不反酸、间有腹胀、嗳气、恶心欲呕,曾在当地按“胃病”治疗效果欠佳。近半个月来,疼痛频频发作。体检:一般情况好,皮肤及  相似文献   

2.
近端空肠脂肪瘤并发肠套叠较为少见,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张×,女性,50岁。因左上腹部隐痛不适三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7天于1991年8月8日急诊入院。患者自述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部隐痛不适,但无反酸、暖气,在门诊对症治疗临床症状时隐时现。7天前出现左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发作时局部隆起,可见一包块伴呕吐清水及食物残渣,不能进吃,进则吐,但可自行缓解。查体:  相似文献   

3.
李××,男,30岁,住院号4861。因胃痛四年,近几月加重,而于75年6月5日入院。患者自70年起常感上腹部剑突下偏右呈间歇性烧灼感、针刺样痛,伴有轻度反酸,每于饮食前后15~30分钟发作,冬秋季发作频繁,疼痛可自行缓解,但有时需服用解痉止酸类药后方能止痛。74年10月疼痛性质转为持续性隐痛,且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 患者,女,30岁。1年前开始上腹部隐痛,夜间较重,经常痛醒,伴反酸暖气。近半个月来腹痛明显,进食后呕吐频繁,逐渐加重,并出现柏油样大便。曾按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不见好转。于2006年10月18日住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痛苦面容,贫血貌。皮肤无黄染,锁骨上及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坦柔软,仅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体温、血压、呼吸、脉搏正常。化验:白细胞5.2×10^9g/L,中性0.66、淋巴0.10,血红蛋白5g/L。X线检查:X线胸部透视无异常。钡餐造影见食管正常。  相似文献   

5.
<正> 胃嗜酸细胞肉芽肿是指嗜酸肉芽肿局限于胃部之疾患,本病少见。我院近5年内收治2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现予以报告,并结合文献就本病的临床一般特点和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1 病例介绍 例1,男性,41岁,农民,于1989年3月6日入院。8年前常感上腹部隐痛,伴反酸,疼痛与饮食、气候变化等因素无关,服制酸解痉药物可缓解。2年前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69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胀满伴乏力2年,加重半月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胀满不适,进食后加重,伴活动后心累气促、全身乏力,可自行缓解,到当地中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予阿司匹林、双氯噻嗪片、卡托普利长期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腹痛持续时间加长,无反酸、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无头昏头痛,患病来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胃错构瘤1例     
患者女性.36岁。主诉:上腹部不适10年,间断黑便1年余。10年前服去痛片后感上腹部不适伴暖气、反酸。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以后进硬、冷食物后可出现不适。1年前突感上腹部持续性钝痛,进食不能缓解,伴恶心,黑便3次,在当地治疗大便转黄,但胃区持续隐痛伴烧心。3个月前突感头昏眼花、全身无力,黑便6次,住当地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反复黑便.用止血药,输血1600ml。出血停止后,胃钝痛无明显缓解,再次来院,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51岁。近1年来患者无明确诱因感上腹部疼痛不适,伴反酸、暖气,疼痛无明显规律,未行检查及治疗。半月前患者上腹部疼痛加重,排黑便,无呕血,无皮肤潮红、无哮喘等,疑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3cm可及、质软,  相似文献   

9.
病例简介患者,男,52岁,腹部隐痛十余年加重4月来诊。十余年前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无明显规律,未系统治疗,常自服一些药物缓解症状。4月来无诱因上腹部隐痛加重,呈持续性,进食后加重,伴有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发热,纳差乏力,近1月便色发黑,成形。既往曾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此外无其他慢性疾病,吸烟史20年,10支/d,饮酒史20年,2两/d,母亲死于结肠癌。  相似文献   

10.
<正> 病历摘要:男患,60岁,已婚,农民,壮族,住院号926(81)〔田阳〕。因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嗳气13天,于1981年9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曾有一次上腹部疼痛,为持续性隐痛,伴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经服胃舒平等药治疗,症状渐消失。入院前十三天发作性腹痛,病初症状与半年前一般,尚能忍受。第十一天腹痛加重,为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腹痛向背部放射,进食后腹痛加重,因而不敢进食,并呕吐,吐出胃酸、胆汁及食物,无血块、蛔虫及粪便,无畏寒及发热,无腹泻及血便,小便少,微黄。既往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女性,19岁,因上腹部及脐周疼痛2年,近1个月加重入我院诊治。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阵发性疼痛,每次疼痛持续3—5分钟,伴恶心,呕吐。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治,按蛔虫症治疗,多次驱虫无效。疑为慢性胃炎,后经胃镜检查排除。因诊断不明,按胃肠痉挛给予对症治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8岁.于7年前患者无任何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为间断性发作,疼痛在空腹时加重,进食后减轻,并伴有反酸,但无恶心、呕吐及腹胀、腹泻、不伴发冷发热等症状.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被诊为"溃疡病"给予胃友口服等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3.
酷似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31岁 ,因规律性上腹痛伴反酸、嗳气 1个月入院。患者于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 ,多呈隐痛或饥饿样痛 ,常于 10 :0 0、16 :0 0左右出现 ,进食或服用胃舒平等药可缓解 ,夜间痛明显 ,伴反酸、嗳气。无呕吐、呕血、黑便、腹泻及发热等。在门诊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壶腹部后壁见一 0 .5cm× 0 .5cm溃疡被覆薄白苔” ,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活动期。给予雷尼替丁 15 0mg,2 /d ,硫糖铝 1.0g ,4 /d ,阿莫西林 0 .5 g ,3/d口服等治疗 ,服用 2 0d后上腹痛明显加重 ,疼痛时间延长 ,尤以夜间为重 ,因而再…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9岁,因间断上腹胀痛5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为饥饿痛,进食后略可缓解,无放射痛,伴有反酸,乏力;大便正常,无消瘦。曾在外院行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窦炎。间断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猴头健胃丸"等药物,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男性,50岁,农民。于1982年11月26日因突然呕血约500~700ml 伴休克急诊入院。患者上腹部经常疼痛伴反酸嗳气20余年,无明显规律性。服普鲁本辛等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近10余天来感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上腹部呈持续性隐痛,并有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8岁。上腹部反复隐痛七年,伴有反酸暖气,尤以饥饿或过劳时加重,但无明显周期性和节律性。1972~1974年曾因呕血和解黑色大便两次住院,均诊断为溃疡病出血。近日由于过度劳累,腹痛复发,疼痛局限于上腹部,不放射,灼痛、刺痛、绞痛交替出现,伴有反酸呃逆,不思饮食。入院前一晚突然感胸闷、恶心,髓即呕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0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0年,复发1周,加重6小时入院,患者30年前出现上腹隐痛,伴反酸打嗝,1周前上述症状复发,6小时前忽感疼痛加剧,并出现全腹痛。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院收治一例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引起梗阻性黄疸,现报道如下: 李××,男,52岁,住院号39213,因上腹部持续疼痛,恶心呕吐及全身皮肤逐渐黄染(?)个月,于1982年11月7日入院。患者于1982年3月初感上腹部饱胀,持续疼痛,并有反酸、暖气和纳减。对症治疗未见好转。4月5日被人发现有巩膜黄染,因转氨酶升高而入传染病院治疗,2月后好转出院。9月15日又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并感右上腹痛,且常放射至背及右肩,进食后腹痛加剧,注射阿托品偶可止痛。同时有发热,体温37.5~38℃,皮肤黄染日渐加重,大便色泽转灰白,因转氨酶升高而再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2岁,主因上腹部疼痛6个月余于2008年3月20 13 10:09入院.患者缘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后加重,无恶心,无呕吐,无反酸,在当地医院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胃窦息肉.  相似文献   

20.
慢性继发性肠套叠误诊为消化内科疾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人肠套叠临床上少见 ,慢性继发性肠套叠误诊为消化内科疾病更少见。我们曾遇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 ,44岁 ,农民 ,主因慢性反复发作腹痛半年 ,加重半月 ,血便 4天 ,于 1999年 5月 6日入院。半年前因腹部脐周隐痛 ,嗳气 ,返酸 ,经上消化道钡透未见异常 ,按胃炎治疗后效果较差。近半个月脐周至右侧腹部阵发绞痛 ,愈发加剧 ,曾去某市医院检查 ,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未见异常 ,胃镜示胆汁返流性胃炎。经解痉止痛药及输液治疗 ,疼痛仍反复发作。入院前 4天出现持续性右下、侧腹部隐痛 ,阵发绞痛 ,每日排泄血便 5~ 6次 ,量不多。时有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