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至2016年接收的50例脑出血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院前急救措施,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 50例患者在转运途中没有出现1例死亡病例,入院后经检查均已确诊并治疗。结论脑出血重症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及同时又对合并有心肺等基础疾病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加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30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治疗,30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单纯内科基础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和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周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较好,创伤小,操作简捷、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老年重症小脑出血的诊断水平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重症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获得救治,4例死亡,死亡率为10.5%。结论对影像学存在“后颅窝紧缩”的老年重症小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治疗,能及时解除小脑出血造成的脑室系统梗阻及对脑干的压迫,有效地恢复脑脊液循环通道,并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诊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低钠血症,其中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8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3例.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容易并发低钠血症,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须分析病因后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则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的具体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鼻饲营养供给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等密切监测和观察,并实施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以此来促进患者治疗成效的提升。结果:以上8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14例发生了死亡,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和治疗有效的人数人别为18例、22例、3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3.72%(72/86),死亡率为16.28%(14/86)。结论:在临床上重视并加强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护理与观察,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并发症,并且提升临床治疗成效。  相似文献   

6.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重症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常规组,常规组按常规使用20%甘露醇脱水,肌苷、辅酶A、胞二磷胆碱等神经营养药物及其他并发症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结果重症脑出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后,疗效显著。结论重症脑出血常规治疗加用安宫牛黄丸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亚低温与常温疗法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疗效.方法 将4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疗法组(治疗组)与常温疗法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结果 治疗10d治疗组颅内血肿体积、周围水肿带面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亚低温与常温疗法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疗效。方法将4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疗法组(治疗组)与常温疗法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10d治疗组颅内血肿体积、周围水肿带面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针钻一体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对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针钻一体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实施针钻一体穿刺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给予亚低温治疗,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温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7d后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用于重症脑出血患者中,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减轻脑损伤、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将重症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超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都无死亡患者,治疗组的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意识障碍改善天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死亡8例,两组的GOS评分中的重残与死亡人数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备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病死率高达50%以上[1].国内外治疗脑出血的方法较多,疗效不一. 1996年10月~2001年12月,我们对15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醒脑静用于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根据抽签法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应用醒脑静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GCS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NIHS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用于重症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吸收颅内血肿,促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范家权  杨先清  杨建业 《安徽医学》2011,32(8):1151-1152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去大骨瓣开颅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出血量50 ml以上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8例。结果 38例患者存活26例,死亡9例,放弃治疗3例。经3-6个月随访,按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11例,Ⅳ级4例,Ⅴ级1例。结论去大骨瓣开颅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5.
超早期、早期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介绍超早期、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回顾我科1994年7月-1999年3月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早期开颅手术及预后资料。结果本组3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术后痊愈10例,好转16例,死亡4例(13.3%)。术前一侧肢体完全偏瘫23例,术后肌力恢复Ⅲ-Ⅳ级10例,Ⅰ-Ⅱ级11例,无改变2例,3例失语恢复。提示超早期、早期开颅手术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比较好的方法,需要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邹胜华 《吉林医学》2015,(7):1296-1297
目的:分析和研究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应用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血肿对脑组织损害与压迫,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实行微创清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微创清除手术可以用于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具有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莹 《中原医刊》2005,32(21):75-75
重症脑出血易合并应激性溃疡,病死率较高,应用法莫替丁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现将我科1998~2003年间收治的7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俊梅 《吉林医学》2014,(36):8041-8042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对神经内科老年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吸抽引流术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好转25例,死亡5例,好转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好转16例,死亡14例,好转率为53.3%,研究组患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周有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吸抽引流术对神经内科老年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较佳,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重型脑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特点是:病情凶险,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一年来我科对收住的3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做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并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改善了病人的行为和心态,提高了对重症脑出血病人的治愈率,密切了护患关系。1临床资料本组3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男24例,女6例,年龄45-60岁,非手术治疗11例,手术治疗19例,康复出院18例,好转出院9例,死亡3例。2整体护理措施2.1急救护理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病情凶险危重,变化迅速,常因颅内压突然增高导致脑疝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