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红 《西部医学》2019,31(4):497-50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已成为有临床症状,但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S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针对即将在国内广泛开展的这项技术,国内心血管超声专家起草了《TAVR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详细介绍了TAVR人工瓣膜及路径,TAVR术的主要适应证,TAVR术前超声评估,TAVR术中超声监测引导及术后即刻评估。为了让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专家共识,本文对专家共识的要点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方法3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TAVR治疗,分析手术即刻和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自膨式瓣膜。35例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明显下降,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验证无主动脉瓣狭窄,其中1例患者有瓣周瘘,即刻给予瓣中瓣治疗,术中球囊预扩张时采用双侧颈动脉按压保护,未出现脑梗死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1年后随访的主动脉瓣狭窄明显改善,平均跨瓣压差下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下降,纽约心功能分级减少,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试验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TAVR治疗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术前筛选、术中监测以及术后随访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2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行TAVR的患者37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操作成功率、术前及术后30天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主动脉瓣及左心室功能改变。结果 37例患者中,重度狭窄35例(94.6%),3例(8.1%)为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中量以上反流11例(29.7%);手术操作成功35例(94.6%);术中球囊扩张30例(81.1%);使用瓣中瓣2例(5.4%);瓣周漏10例(27.0%);术后30天内出现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少量心包积液、2例主动脉夹层后死亡。术前与术后30天比较,LVEDV、LVEDS、LVEF、AAO、VMAX、PGMAX、A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S、LVPW、A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TAVR中能够帮助手术医师在TAVR前进行患者筛选、术中实时监测和指导,评价手术疗效,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是日...  相似文献   

4.
<正>主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中重度狭窄瓣膜严重影响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导致心功能受损并累及其他脏器功能,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瓣膜置换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当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作为传统主动脉瓣置换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形式,TAVR具有积极和肯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高龄且不能耐受开放性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的治疗优势尤为显著,具有创伤小、手术耗时短以及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随着治疗的推广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在非糖尿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84例行TAVR非糖尿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TAVR术后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行TAVR治疗;对照组患者TAVR术后给予抗血小板、改善心脏重构、利尿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TAVR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每日10 mg,晨服,用药6个月。分别于术前、TAVR术后3 d、TAVR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主动脉瓣跨瓣峰压差(AVPG)、主动脉瓣跨瓣峰流速(AVPV);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直接测定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乳胶凝集反应法检测血清中脂蛋白a[Lp(a)]水平,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  相似文献   

6.
魏薪 《西部医学》2016,28(4):528-533,53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作用。方法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反流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程度、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评估心功能,术中介入操作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介入过程中引导瓣膜植入、监测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估置入瓣膜效果和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人工瓣膜功能、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质量指数等。结果 59例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狭窄49例,单纯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所测的主动脉瓣环径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值比较(22.4±2.3mm vs.24.8±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窦部内径、主动脉窦管交界处内径、主动脉窦部高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升主动脉内径)测值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1例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堵塞,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置入失败转入心外科开胸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置入瓣膜。术后即刻评估瓣周漏微量或无占67%,轻度占31%,中度仅占2%。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速度、最大压差、平均压差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术后1周左室质量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月进一步降低。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EF)有所恢复,术后3月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在TAVI治疗中不可或缺,在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42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体会,探讨各种不同病变分型的较好手术方式。方法:本组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38岁,平均13.6岁。均经超声心动图及术中证实为主动脉瓣下狭窄,其中纤维隔膜型28例,纤维肌隔型11例,管状型3例。分别行狭窄隔膜切除、纤维肌隔及部分左室肌肉切除和左室流出道跨瓣扩大成形 主动脉瓣置换治疗。合并畸形29例,同期行矫治手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经观察疗效满意。结论:主动脉瓣下狭窄临床诊断一旦确立,应尽早手术;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术中常规主动脉根部探查,对防止有合并畸形时本病的漏诊尤为重要;经室间隔缺损手术径路具有操作简便、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瓣的优点;手术要求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术中应尽量避免对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传导束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前,主动脉瓣狭窄(AS)相对有效的治疗措施有两种,即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虽然外科手术仍是AS的标准治疗手段,但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日臻成熟,适应证由原来的外科手术高危组、极高危组患者向中危组甚至低危组患者群体拓展。随着TAVR技术的兴起,人工瓣膜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术后血管并发症、卒中、瓣周漏、心脏传导异常的发生,以及术后耐久性都是目前临床上较为重视的问题。如何改进人工瓣膜的性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工生物瓣膜的研发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病理生理复杂,行非心脏手术时麻醉风险较大、围术期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高。合理的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前准备对围术期的管理起重要作用,其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必要的。熟练掌握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的麻醉管理及进行必要的术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其传统的治疗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成为无法行外科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严重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该文阐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不同人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入路、人工瓣膜类型选择、术后治疗和康复等进展,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主流治疗方式之一。即使瓣膜置换技术不断发展,但行TAVR的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因此TAVR术后围手术期管理尤为重要。本文报道1例TAVR患者术后出现Kounis综合征(kounis syndrome,KS)及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Kounis综合征合并HIT临床发病率较低,但需加强对这类疾病的识别,积极处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均行狭窄左室肌肉切除左室流出道疏通术。合并畸形1例,同期行矫正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未发生二尖瓣损伤。术后2例左室主动脉收缩压力差分别为10、15mmHg术后随访3年症状均消失。结论:本病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术中常规主动脉根部探查,对防止合并畸形的漏诊尤为重要;手术关键是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术中应防止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传导束损伤.  相似文献   

13.
对10例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进行了分析。指出本病早期可无症状,晚期以心衰、心律失常为主。诊断依据X线和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是检出主动脉瓣钙化和狭窄的一种敏感可靠的方法,其特征为主动脉瓣钙化、增厚,瓣膜活动受限,瓣膜口面积减小。当主动脉瓣口面积小于0.75cm~2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的一种成熟手段。AS患者几乎均合并心肌肥厚,目前对于合并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AS患者首先考虑外科手术而非TAVR。但高龄、高危患者常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介入手段能否安全有效治疗此类患者尚存疑问。本文报道1例77岁女性患者,重度AS合并HOCM,经评估后行“一站式”TAVR联合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本病例为国内开展的首例“一站式”TAVR+PTSMA,为TAVR术中紧急处理并发症和拓宽适应证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主动脉瓣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中高危主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且其在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受到个体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及不同瓣膜特点的影响,部分患者在TAVR术中接受首个瓣膜植入后的效果欠佳。经导管瓣中瓣置入术在TAVR初次效果不佳患者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且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即刻效果及短中期随访效果良好。本文就TAVR术中需要瓣中瓣置入的危险因素、瓣中瓣技术的预后及技术难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十余年前,TAVR主要用于手术高风险人群以及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随着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开展,国际指南已将适应症扩展到中等手术风险患者。因该治疗手段相比外科手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其适应症逐步扩展到低手术风险患者,有望成为未来治疗有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本文就TAVR在低风险患者中的现有最新研究现况、扩大适应症的证据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主动脉瓣膜置换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治疗的主动脉狭窄27例与主动脉关闭不全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主动脉狭窄与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采用超声探明患者术前、术后主动脉瓣的情况。结果主动脉狭窄与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者均无死亡。在随访的6个月中,主动脉狭窄与关闭不全的患者均恢复良好,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明显的效果,对缓解左心室扩大及恢复心功能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单中心10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结果,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连续入选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中心行TAVR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00例,观察分析手术成功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8.1±6.8)岁,其中男性68例,胸外科协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STS)平均分数9.9±6.0。12例患者经颈动脉途径,87例经股动脉,1例经升主动脉。均使用自膨胀瓣膜,手术成功率97%。术中预扩张球囊平均大小(19.6±2.0) mm,后扩张球囊平均大小(21.4±2.2) mm,瓣膜植入平均深度为瓣环下(4.3±3.4) mm。术前、术后平均跨主动脉瓣压分别为(51.3±19.7) mmHg和(11.7±6.1) mmHg (P<0.001),术前、术后瓣口面积分别为(0.6±0.2) cm2和(1.7±0.5) cm2 (P<0.001)。随访30天内,死亡率为2%,中风发生率为1%,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率9%,TAVR术后起搏器植入组与非起搏器植入组的瓣膜植入深度分别为(7.2±3.1) mm和(4.2±3.3) mm (P=0.011)。二叶式主动脉瓣组与三叶式主动脉瓣组在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方面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TAVR对我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二叶式与三叶式主动脉瓣膜的手术结果相似。TAVR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发生率较低,这与植入深度密切相关,可能与较小球囊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邓茗丹  魏薪  唐红 《西部医学》2020,32(11):1710-1713
【摘要】主动脉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为其首选治疗方案,但仍有大量的患者由于高龄、合并严重合并症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手术风险太高而无手术机会。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给这部分患者带来福音。斑点追踪技术通过追踪心肌声学斑点的运动轨迹,获得感兴趣区心肌应变,可用于早期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本综述旨在让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TAVI术后,如何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临床处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作用。方法 31例中-重度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或以主动脉瓣反流为主的外科开胸手术高风险患者行经心尖TAVI术。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ghy,TTE)评估主动脉瓣反流程度、测量主动脉根部相关指标、左室收缩功能;术中介入操作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再次准确评估,瓣膜植入过程中TEE联合X光造影指导人工瓣膜植入、监测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估有无瓣周反流及程度;术后1周、1月TTE随访人工瓣膜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无相关并发症、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31例患者中,29例成功完成经心尖TAVI术。术后微量或无瓣周反流23例,轻度瓣周反流6例。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质量指数术后1周较术前显著减小,术后1月进一步减小( P均<0.05),左室大小基本恢复正常;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周较术前降低( P<0.05),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经心尖TAVI术对于外科开胸手术高风险的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超声心动图在TAVI术前筛查及测量、术中监测、引导和术后随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