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急性膝关节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急性膝关节痛患者144例,分为热敏灸组50例、电针组50例及药物组44例。热敏灸组取热敏穴膝痛点、委中穴行悬灸治疗;电针组取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穴,行电针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分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等疼痛量表评分及血清IL-8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d后,3组PRI、VAS、PPI疼痛评分及血清IL-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热敏灸组更低于电针组及药物组(均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为治疗急性膝关节痛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部位炎症因子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对改善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行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4周后随访,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各项膝关节功能指标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肿胀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各项膝关节功能指标评分、VAS评分和肿胀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可有效减轻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肿胀和疼痛程度,缓解患者膝关节僵硬程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康复训练、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2例KOA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康复训练及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超短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及随访6个月时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6周后及随访6个月时,发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康复训练及超短波治疗KOA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并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曹曼林  李韵  白跃宏 《中国康复》2010,25(3):200-201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均给予短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膝关节等长收缩训练、渐进抗阻训练等。治疗前后采用疼痛目测类比法(V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膝关节疼痛程度及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膝关节OA患者在治疗中增加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疼痛程度评分(VAS)。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两组治疗前Lysholm、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可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程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每5 d 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片25 mg,每日3次。结果:治疗15 d后,2组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血浆过氧化脂质(LPO)与丙二醛(MDA)浓度均下降,观察组表现更明显(均P0.05,0.01)。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4.0%、98.0%与44.0%、86.0%,P0.05)。患膝关节评分(JOA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更显著(均P0.05,0.01)。结论: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能明显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能抑制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及基质的损害,延缓KOA的发展,达到防治KOA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KOA患者分为热敏灸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热敏灸组患者给予热敏灸治疗,冲击波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热敏灸及体外冲击波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入选患者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随访6个月时其WOMAC评分[分别为(20.23±11.21)分和(25.41±10.25)分]及相应疗效结果(患者临床痊愈率分别为26.7%和23.3%)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患者(P<0.05),且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热敏灸治疗KOA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提示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KOA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干预。干预4周后,对比2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生活质量[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短卷(AIMS-SF)]。结果 干预4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1);干预4周后,2组HSS和AIMS-SF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HSS和AIMS-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洗可减轻KOA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联合穴位按摩对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手术治疗的KOA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辨证施护,仅进行中药热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径围。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5.45%(21/22),对照组为88.89%(16/18),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膝关节径围较治疗前降低,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风寒湿痹型KOA患者实施中药热熨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径围,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邢娟  胡树华  汤沉沉  程琼 《中国康复》2018,33(6):505-50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9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膝关节的功能及疼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可显著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运用毫火针与针推治疗TKA术后疼痛及关节障碍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分为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毫火针,30例)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普通针刺及推拿,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给予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指数(WOMAC)及WOMAC 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1周、2周的VAS 、 HSS、ROM、WOMA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 < 0.05);组间比较 治疗1周后,VAS、HS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2周后,VAS、ROM、HS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P < 0.05); 从WOMAC 量表里得出的各项评分可以看出,治疗后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僵硬、肿胀均得到了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第1周完成及第2周治疗完成后WOMAC 量表得出各项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 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6.7%,针推组为 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毫火针与针推治疗TKA术后疼痛及关节运动障碍等并发症的疗效相当, 毫火针在改善TKA术后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僵硬感的临床疗效优于针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胜  张敏  武笑笑  季盼盼 《中国康复》2021,36(3):154-157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为临床上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将36例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神经松动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UE)、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患手8字缠绕法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疼痛情况、水肿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健患手围度差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1),且观察组差值更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情况、水肿以及ADL,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患者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月行膝关节ACL重建术115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  相似文献   

14.
周元元  郄淑燕  张兰  杜佳 《中国康复》2021,36(9):542-545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发散式冲击波促进巨大肩袖撕裂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38例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巨大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2组患者进行术后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分阶段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辅助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SS)、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外展活动度(ROM)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4周、8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UCLASS及Constan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ROM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UCLASS、Constant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ROM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余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可明显缓解巨大肩袖撕裂修复术后早期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度和功能的恢复,这对于患者早期康复和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齐晅  孙超  田玉  丁萌 《临床荟萃》2018,33(4):306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探查双膝关节软骨变化评价昆仙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KOA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19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美洛昔康;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昆仙胶囊。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应用超声探查股骨滑车沟(TG)、股骨内侧髁(MFC)和股骨外侧髁(LFC)处软骨,对软骨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3个月MFC超声分级、LFC超声分级无明显变化,TG超声分级、超声分级总分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TG超声分级、MFC超声分级、LFC超声分级及超声分级总分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TG超声分级、超声分级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C超声分级、LFC超声分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昆仙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和美洛昔康治疗KOA可以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高频超声评估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可作为KOA疗效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系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患者60例。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院进行系统锻炼的患者为康复组,仅进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30例,根据国际认可康复流程进行指导。使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主动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ASES及UCLA评分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改变(P<0.05),且两项评分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7周、3个月和6个月时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可以有效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屈伸肌力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KOA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推拿+等速训练+五禽戏),B组(推拿+等速训练),C组(推拿+五禽戏),每组各60例。三组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伸肌力和临床总疗效,以及6个月随访时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复发率。结果:三组KOA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最佳(P<0.05),B、C组次之(P>0.05)。治疗后三组的VAS、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AS评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B>C。6个月随访显示VAS、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复发率比较A>B=C。结论: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治疗KO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方案,可以提高膝关节的屈伸肌力,进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为期12周的改良太极运动对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力及心肺耐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女性KOA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太极组(n=20)和对照组(n=20),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在治疗前后进行表面肌电(sEMG)、心血管功能、肺功能检查和6分钟步行实验(6MWT)测试.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康复训练治疗步态障碍及疼痛的临床疗效以及步态与帕金森病疼痛相关性。方法: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55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常规采用药物治疗,训练组加用床边康复训练及室内康复训练等方面康复训练干预综合锻炼步态及平衡功能,治疗前后采用UPDRS II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步态分析、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进行评定。结果:2周床边训练及4周室内步态平衡训练后,训练组患者步速、步长、髋关节屈曲最高角度、双支撑相、UPDRS III评分、BBS评分及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训练组患者在步速、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双支撑相、BBS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与VAS疼痛评分、平衡能力存在相关性(r=-0.61、0.53,均P0.01);步速与VAS疼痛评分、平衡能力存在相关性(r=-0.48、0.69,P0.05、P0.01);双支撑相与平衡能力存在相关性(r=-0.71,P0.01);双支撑相与VAS疼痛评分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7,P0.05)。结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姿势及步态异常,同时有利于疼痛减轻,且步态与疼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的临床效果。方法:此项研究选取肩袖损伤诊断明确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共计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术后0~12周分3个阶段行制动康复训练、保护康复训练、增强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采用被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增加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3周、6周及12周采用UCLASS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和ROM评分评估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分别与组内术前比较,UCLASS、constant及RO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各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早期提供规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另外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