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湿体质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肿瘤、肥胖、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目前对疾病的研究多偏重于单个病种的研究,而辨体论治将"病的人"作为疾病诊疗的重点。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运用于痰湿体质相关疾病治疗中,并总结出针对改善痰湿体质的"痰湿调体方"和治疗痰湿体质肥胖症的"轻健胶囊"。从痰湿体质体质的形成与特征、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辨体论治的临床应用展开讨论,通过对王琦教授的经验总结,为临床治疗痰湿体质相关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雪芳  陆源源  韩强  陈志亮  章金春  顾宁 《河北中医》2012,34(12):1774-1776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痰湿体质者血糖、血脂、血尿酸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影响,以期干预痰湿体质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易感因素。方法采用2009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从普通体检人群中辨识痰湿体质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有氧运动组26例(另外4例为剔除病例)给予有氧运动,对照组30例不作任何干预。观察2组12周后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酸(UA)、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结果有氧运动组干预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FPG、UA、体质量及腰围均有下降(P<0.05);有氧运动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TG、UA、体质量及腰围比较均有下降(P<0.05);2组干预后TC、HDL、LDL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降低痰湿体质者的血脂、血尿酸和体质量等指标,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易感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中医痰湿体质血清标志性代谢物及其引起的代谢通路变化,结合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探讨中医痰湿体质形成、发展等各阶段的病理特征以及中医关于"肥人多痰湿"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正常组平和质、超重组非痰湿质和痰湿质、肥胖组痰湿质的血清样本,分析比较4组间体脂参数(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血脂(TG、CHOL、HDLC、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别与中医痰湿体质积分作相关性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为基础、使用多元数据统计分析寻找痰湿体质的血清差异代谢物,进一步探讨中医痰湿体质内在的病理学特征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结果:BMI、WC、WHR、TG随着组别依次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HDL-C则逐渐减小,肥胖组痰湿质的FINS、Homa-I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平和质(P<0.01);全组中医痰湿体质积分与BMI、WC、WHR、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超重组非痰湿质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有8种,超重组痰湿质有9种,肥胖组痰湿质有9种(P<0.05)。结论:痰湿质肥胖症存在着显著的体脂分布异常、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水平过高、高胰岛素抵抗等病理特征,提示中医痰湿体质是肥胖症的易患体质;中医痰湿体质存在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体-病”结合角度探讨化痰祛湿方联合揿针干预腹型肥胖的疗效。方法:2021年3月至2021年7月,选取腹型肥胖受试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揿针组、联合组,对其给予12周持续干预,观测受试者干预前后的腰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体质量表、压力知觉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等指标,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干预后,联合组、中药组、揿针组的腰围、体质量、BMI均显著小于干预前(P<0.05);(2)联合组在主要疗效指标、次要疗效指标及情绪指标方面的改善均较为显著(P<0.05);(3)中药组在主要疗效指标、情绪指标方面的改善较为显著(P<0.05);(4)揿针组仅在主要疗效指标方面改善较为显著(P<0.05);(5)体质分析结果显示,腹型肥胖受试者中痰湿质占比为56.04%,最为多见。结论:化痰祛湿方联合揿针干预腹型肥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腰围的改善方面效果尤为突出,由此可见“体-病”结合的干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琦院士提出,体质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为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基于体质可分,痰湿质临床模型较丰富,动物模型较少;基于体病相关,痰湿质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相关;基于体质可调,痰湿质的调理中药以二陈汤为主,针灸多选脾俞、阴陵泉、足三里、丰隆等穴位,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原异生等有关。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1)有的研究没有说明体质的疾病情况,有的研究甚至没有痰湿质重要的基线资料,如腰围、体重等,这样会影响后期的系统评价等研究质量;(2)部分研究混淆了痰湿质和痰湿证,甚至混淆了痰湿质积分和痰湿证候积分;(3)目前只有较少的临床研究有伦理和临床注册,不同研究样本量差距较大,在观察性研究中,混杂因素较多,多为相关性分析;部分试验研究缺乏系统设计,非随机的对照研究较多,干预后缺乏随访。今后,还应渐进式深入研究痰湿体质,在临床中辨体与辨病相结合,在研究方法中定性与定量相融合;合理计算或适当增加样本量,同时构建痰湿体质动态生物数据库,多领域交叉融合分析,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运用多维组学,构建深度学习的多维动态模型,观察痰湿质的指标和靶标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辨体"药食干预"方对高血压前期痰湿体质人群的干预效果,并进行研究。[方法]入选120例痰湿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个体化健康管理)、试验二组(个体化健康管理+辨体药食干预方),每组40例,对治疗后各组血压监测情况、体质量表评分及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血压监测情况:试验一组收缩压水平较对照组在第八周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至随访结束时差异进一步扩大;而舒张压水平差异在第八周末开始直至随访期结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二组收缩压水平较对照组在第六周开始至第十二周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差异逐步加大;而舒张压水平差异同样在第六周末开始直至随访期结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一组与试验二组在十二周前,收缩压、舒展压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但在第十二周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体质量表评分及安全性指标:试验一组体质量表评分在第十二周较试验前略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二组体质量表评分在第十二周明显下降,较试验前、试验一组、对照组同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安全性指标方面,试验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个体化健康管理及中医辨体"药食干预"对高血压前期痰湿体质人群的干预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公务员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至2011年度在我院参加体检的公务员人群3700例,并对筛选出的原发性高血压中的174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类方法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分析,并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质与非痰湿质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公务员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以痰湿体质比例最高(21.84%),痰湿质组BMI明显高于非痰湿质组,而痰湿质组HDL明显低于非痰湿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湿体质是公务员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体重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体质者的主要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体质者主要通过干预体重指数的健康管理方式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督灸纠正痰湿体质偏颇状态和对痰湿体质所致肥胖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体质辨识为痰湿体质的受试者随机分为督灸组、对照组。督灸组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每10 d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针刺中脘、气海,双取大横、天枢、曲池、阴陵泉、丰隆、足三里,并于中脘,双阴陵泉、丰隆、足三里针柄上放置2 cm的艾柱,每穴1壮,每日1次,针8 d休息2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结果治疗结束后,督灸组总有效率为90. 00%,对照组为86. 67%。督灸组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及痰湿体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痰湿体质评分的下降方面,督灸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督灸组、对照组对痰湿体质单纯性肥胖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督灸通过对体质的改善,对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效果更加明显,体质调治有可能是提高疗效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古代文献了解古人对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的认识,现代以王琦教授提出的九种体质学说理论为依据,总结出体质与妇科疾病的联系,提出了因体施护、针药干预等辨体调体方法在妇科疾病的应用,为中医体质辨识在妇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贺生才  刘伟  梁绮婷  杨良俊  潘华山 《新中医》2021,53(10):219-224
目的:探讨男、女大学生中医体质分类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体质健康测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调查分析随机抽取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级420名男生、654名女生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同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身体形态[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身体机能(肺活量)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长跑、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短跑)进行体质测试,分析男、女本科生中医体质类型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男大学生比较,女大学生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占比较高(P0.05,P0.01);平和质占比较低(P0.01)。女大学生身高、体质量、肺活量、短跑、长跑、立定跳远、体质测试总分均低于男大学生(P0.05,P0.01),而BMI、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得分均高于男大学生(P0.01)。男大学生气虚质与身高、阳虚质与立定跳远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与体质量、痰湿质与BMI、气郁质与坐位体前屈、阳虚质与坐位体前屈呈负相关(P0.05)。女大学生平和质与立定跳远,气虚质与身高、肺活量、短跑,痰湿质与体质量、BMI呈正相关(P0.05,P0.01);气虚质与体质量、立定跳远、长跑,血瘀质、阳虚质与立定跳远呈负相关(P0.05,P0.01)。与女大学生比较,平和质男生肺活量偏高、立定跳远偏远、BMI偏大(P0.05,P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平和质评分越高,体测评分越好;8种偏颇体质评分越高,体测评分越差。结论:2018级本科生中偏颇体质占比较高,中医体质类型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分有较高的相关性,建议根据性别不同,辨体施养,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身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痰湿体质人群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数的变化,揭示痰湿体质代谢紊乱的程度,为通过痰湿体质辨识早期预防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肥胖痰湿组、肥胖非痰湿组、代谢综合征(MS)组以及平和体质对照组,检测其空腹血糖(PFG)、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测量体重指数(BMI)、体脂率(F%)、腰围(WC)、血压、血脂等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除平和质外,MS组、肥胖痰湿组和肥胖非痰湿组BMI、F%、WC比较无差异(P>0.05);肥胖痰湿组与肥胖非痰湿组血压、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P>0.05);肥胖痰湿组PFG、INS、HOMA-IR与肥胖非痰湿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与MS组差异不明显。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痰湿体质潜在的病理机制,也是痰湿体质区别于非痰湿体质的关键特征,并且其发生要早于血脂、血压等临床检验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徐学功  张燕  徐变玲 《光明中医》2012,27(11):2198-2200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痰湿体质综合调治管理模式(健康宣教加服苓术祛湿丸)与现行常规管理方法(健康宣教)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中医药在社区痰湿型体质人群健康管理新模式中的意义。方法采取合格受试者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200例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调治组(调治组)和常规健康宣教组(对照组)各100例,进行干预。结果在P<0.05水平,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后痰湿体质证候量化积分均下降;对照组腰围、腰臀比减少有显著性差异,调治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血脂变化调治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CHO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调治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CHOL)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①生活行为方式宣教指导结合中医药物调治的综合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痰湿体质量化积分、体质评分;②经综合调治后痰湿型体质人群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CHO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③健康宣教结合中医药调治对减小腰围、腰臀围比有效,且能明显改善痰湿体质受试者的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肥胖指标诊断的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收集983例健康体检者的基本情况,以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腰臀比(WHR)为肥胖指标,同时判定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不同肥胖指标诊断的肥胖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代表肥胖指标的典型变量V1主要受WC的影响,代表中医体质类型的典型变量W1主要受痰湿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与平和质的影响。从肥胖指标的角度看,WC、WHtR诊断的肥胖与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呈正相关;从中医体质的角度看,痰湿质、湿热质和平和质与肥胖呈正相关,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肥胖呈负相关。结论 WC是较好的肥胖指标,痰湿质、湿热质是易于发生肥胖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4.
收集了临床治疗的172例失眠症病例,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了体质类型辨析,并按其体质类型分析调体治疗用药规律,发现失眠症患者的体质类型以气郁质、湿热质和阴虚质为最多见,分别给予疏肝解郁方、清热利湿方和滋阴清热方调理,疗效明显.对于兼杂体质者以调整阴阳、交通心肾等法调理之,疗效亦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非哺乳期乳腺炎(NPM)的相关性,为NPM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38例NPM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判定患者体质类型,并对身高、体质量、年龄、哺乳时间等指标进行测量,观察记录病程、肿块的大小、肿块数目、乳房疼痛等情况。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对NPM预后的影响。结果:NPM患者以痰湿质、气郁质、平和质为多。平和质的年龄最低,病程最短,肿块最小;气郁质体质量指数(BMI)值最小,年龄最大;痰湿质的BMI最大,肿块最大,病程最长(P 0. 05)。结论:平和质、气郁质、痰湿质是NPM的高危体质,不同NPM患者临床特征不同,提示不同体质下NPM的预防及治疗应有侧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脾调糖方应用于痰湿体质血糖调节受损者(IGR)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痰湿体质IGR患者70例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卡波糖片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健脾调糖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积分、BMI、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积分、BMI、血脂等方面均明显优对照组(P0.05),在降低FPG、2h PG及Hb A1c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健脾调糖方应用于痰湿体质IGR者治疗,可明显改善IGR者痰湿症状积分、体质量、血糖及血脂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亚健康人群痰湿体质的影响。方法:应用八段锦功法锻炼6个月,治疗36例饮食控制的痰湿体质亚健康老年人,对照组36例痰湿体质亚健康老年人纯采用饮食干预,对比观察两种干预方法对痰湿体质亚健康老年人中医体质评分状况的变化,评价八段锦功法对改善老年亚健康人群痰湿体质的作用。结果:本项目完成半年干预的共72例,两组干预前后痰湿质积分比较均P0.05,而八段锦组对痰湿体质积分改善优于饮食组(P0.05)。本项研究显示干预结束后,八段锦组有15例痰湿质发生转化,不能判定为痰湿质;饮食组只有8例痰湿质发生转化,评分达不到痰湿质。干预后各种偏颇体质积分的改善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组与饮食组痰湿质都有改善,而八段锦组对痰湿体质积分改善优于饮食组(P0.05)。干预后两组兼夹气虚质积分、阳虚质积分、阴虚质积分、湿热质积分、血瘀质积分、气郁质积分、特禀质积分较干预前也有改善。说明八段锦能改善脏腑功能,补阳益阴,同时能促进气血运行,有益身心健康,促进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向平和质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痰湿体质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体质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在社区选取12名痰湿体质高脂血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例;试验组在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食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评价病人TC、TG、HDL、LDL、体重、腹围、BMI以及痰湿体质表现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痰湿体质改善,血脂指标、体重、腹围、BMI均下降;其中TC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试验组干预前后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不仅可以调整患者血脂,而且可以改善患者体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探析中医体质学说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痰湿体质的OSAHS病人20例,非痰湿体质19例,阴阳平和质20例;结合3组的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嗜睡指数(ESS)等基础指标,分析对比脂联素(APN)、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痰湿体质组呈显著高AHI、BMI、ESS、Leptin、TNF-α以及低APN水平,痰湿体质分值与AHI、ESS、TNF-α呈显著正相关,与APN呈显著负相关。结论:OSAHS患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表达与中医痰湿病理体质的形成以及OSAH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善痰湿体质状况对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揭示纠正偏颇体质在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上的显性作用。方法:将120例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保持原有降压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适当的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除保持原有降压药物治疗外进行纠正痰湿体质的生活方式指导及耳穴贴压和艾灸疗法综合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结果:随防半年后,干预组痰湿症状量化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BMI、腰臀围情况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体质干预能有效改善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的痰湿症状情况,降低体重、腰臀围等肥胖指数,改善血糖血脂情况,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心血危险事件的发生,利于基层高血压病的防治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