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赵和平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本虚标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本虚为肾督亏虚,标实为外感风寒湿热、内生痰浊瘀血;急性期以祛风散寒、清热利湿、化痰祛瘀为主,缓解期以补肾强督为主,临证可分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和痰瘀交阻证三型进行辨证治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属“顽痹”之列,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文章认为本病不同于风寒湿痹,其病理特点是以肾督亏虚为本,寒湿痰瘀阻于经脉为标,临床分为肾督阳虚、寒湿瘀阻及肾督阴亏、湿热瘀滞两型,治疗当在益肾壮督、荣筋强骨的基础上,蠲痹通督,泄浊祛痰。  相似文献   

3.
黄永宾  胡培森 《河南中医》2020,40(3):411-4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机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以肾阳虚衰,外邪入侵和病理产物蓄积为主,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为寒、湿、热、风邪,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浊、瘀血,外因中寒邪入侵尤为关键。故笔者临床治疗AS多从肾督辨治,从脾胃辨治,从痰浊、瘀血辨治,强调从肾督、脏腑、脾胃、血瘀等方面论治,临证中把本病分为肾虚督寒证、寒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湿瘀互结证四型,根据不同的症状体征标本兼顾,应用固肾通督、温经散寒、祛风健脾除湿、化瘀通络等治疗方法,灵活用药。常用的药物有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平肝熄风药。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瘀",辨证以上盛下虚、本虚标实较为常见。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为主治本,兼顾祛风火痰瘀之标邪。强调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固本培元,以达平肝熄风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但亦有实中带虚者,临床治疗应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注重辨脏腑虚实,随证治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沈智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31-1632
近年来 ,笔者从肌营养不良患者肌群萎缩无力与肌肉假性肥大等主要临床症状出发 ,从体虚毒滞、痰瘀交阻立论施治 ,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1 中医学认识病因与发病 本病起因于先天禀赋不足 ,肝肾亏虚。若后天失予调养 ,则致肝脾肾三脏虚损而发病。病情可因劳倦、外感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而加重。一般初期即表现为虚象 ,有脾肾两虚和肝肾阴虚等 ;久病则出现肝脾肾俱虚 ,痰、瘀、毒邪留著 ,以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候。本病病位以肝、脾、肾为主 ,也可累及心肺。病机 本病多起因于本虚 ,正虚无力御邪 ,导致病邪滞着 ,日久形成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7.
肾与脑密切相关,肾虚是脑鸣的病机关键。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手段,从中医角度探讨脑鸣的发病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病病位主要在肾,病性多属本虚标实,病机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治以补肾益脑为主,兼顾祛除病理产物;若见纯虚之证,当以补肾壮肾为主;若见纯实之证,当先急后缓,续投调肾益肾之品。总之,临床应审因测机,据证选法,权衡虚实,从肾论治。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王素芝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肾虚督亏,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关键,肾虚督滞是其基本病机,本病属本虚标实,肾虚督亏为本,风寒湿、湿热、瘀血、痰浊等实邪阻滞为标,治疗扶正祛邪兼顾,补肾养督,祛邪通督;辨证分为肾虚督寒血瘀证、湿热伤肾血瘀证、肝肾两虚、痰瘀阻络证。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对其积极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医病名、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痰浊内阻,心脉不通;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互阻。临床辨证各有心得,或以阴阳、脏腑、病因、气血津液辨证;或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辨病为主;或一方为主,随证加减;或突出治法,辨证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0.
蔡建伟 《新中医》1999,31(6):60-61
现将近4年来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中药治疗老年痴呆为本虚标实之疾。本虚乃气血阴阳的衰少,标实则多为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的堆积〔1〕。其病位虽在脑,但与心肝脾肾等脏的功能密切相关。中药治疗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从虚论治,或祛邪为主,...  相似文献   

11.
刘良丽教授认为肺胀病为虚实夹杂的病症,早期为肺气虚,继而累及他脏,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标实则为痰、热、瘀错杂互结致病,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兼有本虚,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痰瘀互结贯穿本病的整个病程,因此治疗该病,无论加重期还是稳定期都应扶正与祛邪并用,并随时注意本虚标实的侧重点,随证化裁,达到本虚标实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对其积极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痰浊内阻,心脉不通;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互阻。临床辨证各有心得,或以阴阳、脏腑、病因、气血津液辨证;或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辨病为主;或一方为主,随证加减;或突出治法,辨证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肺胀的记载,阐述肺胀之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指出"痰"为肺胀最主要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从而引出"痰"为肺胀病机之关键,"治痰"为肺胀的治疗要点;而二陈汤作为治痰之通剂,凡以痰为病机,随症加减即可,因此使用二陈汤合方辨证治疗肺胀;临床上肺胀急性期多以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证为主,治则当以清热化痰祛瘀为主;稳定期多以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兼痰瘀为主,治疗以益气祛痰活血为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李七一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脂血症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肝肾虚,标实为痰瘀气滞。治疗上重在滋补脾肾,兼顾痰瘀同治、调肝理气,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食居有节。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胡天成教授辨病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经验。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咳喘、血证、虚损等病范畴,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病因多系湿热内蕴;核心病机是湿热熏灼,肺络受损,痰瘀互结;病性以肺脾肾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急性肺出血期与慢性反复发作期多实,实证多系湿热痰瘀为患;肺出血静止期、慢性迁延后遗期多虚,虚证多因气血亏虚使然。本病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的方法,临证应分清标本缓急,总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祛邪扶正,补不宜早;以清为主,以通为补。  相似文献   

16.
传统医学强调,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多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发挥中药的整体观和双向调节的作用,避免西药治疗中疗效单一且副作用大,远期疗效差的弊端。从整体观念辨证性探讨中医治疗本病优势及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焦安钦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焦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之气虚、阳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瘀、湿、热为主,其病机核心为肾虚、血脉涩滞、瘀血痹阻。焦教授主张通过整体辨证结合临床及病理分期论治该病,治以补虚泄实,并随症调整虚实侧重,注重补肾祛瘀,以益气、温阳通阳、滋阴、祛痰、化湿、化瘀通络、清热为具体治则。  相似文献   

18.
硬皮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阳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主要涉及的脏腑包括肺、肾;标实为寒、痰、瘀,痰浊又为标实中之重点,不仅为病理产物,也能成为致病因素.本病的治疗总则为温阳化痰,温补肺肾阳气的同时再兼以化痰,常选用阳和汤加减治疗,针对其他病理产物佐以散寒、祛瘀等驱邪治标之法,根据疾病转归变化,辨证论治,以达标本同治,去除病根.  相似文献   

19.
总结董玉江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气滞痹阻心脉,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气滞、痹阻心脉为标,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养阴、豁痰化瘀理气为本病的治法,并强调辨病辨证结合,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肺结节病类属中医"积聚"范畴,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肺络而发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标实主要为痰瘀痹阻,临证应注重豁痰化瘀散结;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临证应把握主证,辨肺、脾、肾三脏之所属,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