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搜集历代中医医案、本草文献中关于中药煎煮的相关内容发现,中药煎煮始于先秦、成于两汉、盛于魏晋隋唐、变革于宋金元、完善于明清,中药煎煮技术有"七要素"——容器、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煎药浓度、煎药次数、特殊煎煮方法;分析古代和当代中药煎煮的规范化进程,比较当代中药煎药机与传统手工煎药的优势和不足,总结出中药煎药机"五参数"——煎药机压力、煎药加水量、煎药机温度、煎药时间、煎药次数。中药煎煮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煎药的"七要素",又要不断提高中药煎药机"五参数"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药煎煮煎药器具、入药顺序、煎前浸泡、煎煮用水量、煎煮火候与温度、煎煮时间与次数等内容的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中药煎煮法提供了参考,对患者煎煮中药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从煎药的火候、煎药次数、先煎、后煎、包煎、烊化、贵重药材用法等多方面分析了中药的煎煮方法。说明服用中药汤剂要掌握好煎煮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4.
徐晓艳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153-154
中药煎药室是中医院为有煎药需求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提供中药煎煮的一个部门。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医治病的临床效果和病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本文从健全煎药室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煎药室操作规程、加强煎药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探析,为煎药室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药的煎煮法吴光夭彩(浙江省遂昌县中医院,浙江323300)主题词中草药/分类煎药法/分析时间因素中药的煎煮方法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为确保煎药质量,充分发挥药效,对煎药一定要得法。煎药的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为好,忌用铁器,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又因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药饮片煎煮前后的性状进行鉴别,为临床选用高品质的药材提供依据。方法以《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要求对饮片进行煎煮,对煎煮前后的饮片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从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特征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原药材与单煎、群煎晾晒后的饮片,在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结论应在药品采购环节把好质量关,杜绝劣材混入,从而保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根茎类中药材药物饮片制剂与中药生药颗粒剂的应用效能。方法选取本院药剂科的根茎类中药人参、黄芪以及党参2种药物的生药颗粒剂和生药材传统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三种药物在不同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和不同粉碎粒度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结果相同条件下,三种药物在不同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不同粉碎粒度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和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具有较大的不同,同时中药材在不同粒度和煎煮次数下有效部位的煎出率具有较大的差别,可为药厂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生产和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配制提供较为准确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煎药机煎药的质量,通过对煎药机煎药时中药汤剂煎煮流程中的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药袋等影响煎药质量的因素的对比试验及汤剂相对折光率的测定,确定不同类型的方剂的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等,进而优化煎药工艺,强化煎药的过程质量控制,对提高煎药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汤剂质量的好坏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除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饮片质量等因素外,汤剂煎煮中的特殊处理方法也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药汤剂煎服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汤剂的煎制过程中,由于中药材的来源不同,用药部位不同,质地不同.以及药物所含有效成分煎出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应视各种药物的不同性质,在入煎时分别对待,以确保有效成分的煎出含量,从而发挥群药的疗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十分讲究煎药之道,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讲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某些中药的煎煮时间过长,则使香气大发,可丢失药效;有些中药如果煎煮的时间过短.不会使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或者药物中的毒性成分不能消除.以上种种因素则严重地影响药效,也贻误病情.甚至发生中毒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药汤剂是我国医疗史上应用最广的一种剂型。自古以来,对汤剂的制备就很讲究,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影响煎药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煎药器具、煎煮次数、时间、加水量、火候等等。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药怎样煎煮才能保存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煎煮前浸泡、煎煮时的火候与煎煮的时间、以及煎煮时脚注的处理三个方面 ,论述了中药怎样煎煮才能保存微量元素的问题 ,指出要想充分发挥药物的性能 ,必须做到合理煎药  相似文献   

13.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改进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汤剂质量的好坏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除煎煮时间、次数、加水量、饮片质量等因素外,汤剂煎煮中的特殊处理方法也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煎煮中药常规操作加水量及浸泡时间用砂锅将药物装起,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煎药。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20-30分钟,使药材的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以免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遇热凝固而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加水量多少受饮片的重量、质地等影响,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3~5cm为宜,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注意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相似文献   

15.
陈永青 《中外医疗》2010,29(20):146-147
目的本文作者根据造价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怎样煎好中药的方法。方法综述中药煎煮与中医中药疗效的关系。寻求中药煎煮有操作性的质量标准,摸索自动煎药包装机"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可控质量标准"。结果煎好中药必须注意好各项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应重视。结论中药的煎煮与中药的疗效息息相关,有待推广和宣传规范化的中药煎煮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医医院煎药工作面临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基于二维码技术、无线网络技术、Web Service接口技术的中药煎药管理系统,通过科学地控制、监测煎药各环节及相关指标,规范煎药流程和人员操作,在提高汤剂药品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人员工作量统计和药品追踪和质量追溯.详细介绍了中药煎药管理系统架构、系统业务流程和系统功能,最后对系统应用效果做了总结.该系统在医院实施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保证了医疗服务的准确、及时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我院YF12/3+1型中药与传统方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方法:挑选有代表性的中药饮片进行了煎药机煎煮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出率的比较。结果:实验表明:我院YF12/3+1型机器煎法比传统煎法有效成分煎出率更大。结论:我院YF12/3+1型机器煎法具有更优的煎出率,且煎煮时间短,可满足中药汤剂的质量和特殊用法的要求,便于病人携带,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煎煮中药中几种常见煎药误区进行分析,使广大患者选择更方便的适合自己的煎煮方法,服用高效质优的中药汤剂.方法 对不锈钢锅,铝锅的化学成分和与药物酸碱性对其影响进行归纳分析,对微波炉,电磁炉的加热原理进行归纳分析,对煎煮时间等因素对中药汤剂的成分变化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不锈钢锅适合煎煮中药,铝锅忌用.微波炉,电磁炉可用.汤剂并非煎煮时间越长火越大越浓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利弊对比分析。方法:本文将选择自拟黄连解毒汤,分别采用自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煎煮所得溶液相对密度及小檗碱煎出率。结果:采用相对密度法测定两种煎煮所得溶液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传统煎煮方法的小檗碱煎出率高于自动煎药机煎煮。结论:自动煎药机与传统煎药在中药煎煮上,各有利弊,为了方便、快速煎煮药物,建议应结合中药特点,改进煎药机,以使得在快速煎药的时候,保证中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药煎药室是中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加强中药煎药室的监督管理、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对于临床疗效至关重要。通过对吉林省地市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标准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收集资料,对比吉林省地市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改建前后差异,建立符合吉林省地市级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中药煎药室标准化建设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