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广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广西近年来流脑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流脑诊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西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报告的22例流脑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2003年1月~2008年8月,广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流脑22例,病死8例.22例全部急性起病,均有发热,50%的病例出现四肢或躯干出血点、瘀点瘀斑.76.47%的流脑脑脊液外观浑浊.92.93%的病例脑脊液蛋白质升高,93.33%的病例脑脊液氯化物降低.结论 广西流脑发病率较低,病死率高,是对广西青少年儿童健康造成威胁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2005年1月~2007年4月入住本院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患者,在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特征.方法 抽取在此期间住院治疗的全部流脑病例49例,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皮肤淤点淤斑及意识障碍为主.普通型34例(69.39%),暴发型15例(30.61%),死亡3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11例脑脊液或血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部分样本进行分群,其中C群5例;6例阳性样本作药物敏感试验,其中对磺胺甲基异(哑心)唑耐药3例,对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均敏感.结论 本研究中,流脑病例的发生可能与细菌菌群变迁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起C群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的5例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国内多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C群菌少见,爆发性流行更为少见,现将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一起疫点上C群菌流脑爆发5例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勇  马福宝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00-5401
目的 调查分析37例流脑病例的一般情况、流行病学史、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访的方式获取资料,按指标分别分析.结果 江苏省流脑发病流动人口占81.08%,学生占43.24%.临床表现多起病急,伴随发热、皮肤瘀斑瘀点,超过半数病例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有效.35.14%的病例曾有过流脑疫苗接种史,各种临床症状的出现在无疫苗接种史病例与有疫苗接种史病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流脑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特别是同市的县区间流动,应加强县区间管理与协查.发病后应及时隔离救治,否则病情发展迅速,可致死亡,治疗推荐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接种疫苗后是否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2008年2月26日原阳县大宾乡石村出现第2例流脑病例.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以及省CDC实验市检测证实,引起本次流脑发病的为:脑膜炎奈瑟菌C群感染所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正常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广州市正常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广州市494名正常人群的A群流脑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广州市正常人群A群流脑抗体总阳性率为72.3%,GMT为1∶10.12.各年龄组人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及GMT均不同,其中5~9 a组最高,30 a以上组最低,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3, P<0.0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1, P<0.01).结论广州市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具有免疫力,但30 a以上成人流脑抗体水平低下,提示今后除继续做好儿童和青少年的预防接种外,应加强成人流脑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范耀春  李澄  闫真  闫绍宏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527-5528,5531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1991~2010年期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1991~2010年期间流脑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1~2010年,内蒙古共报告流脑病例1085例,年均发病率为0.2339/10万;死亡106例,年均死亡率为0.0229/10万,年均病死率为9.68%;全自治区12盟市均有流脑病例报告.0~岁组发病数最多.全区流脑发病主要集中于上半年,3、4月份发病最多.散居儿童发病数最多为315例,占总数29.03%.结论 该区流脑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流脑预防策略有效.流脑监测工作水平提高.今后要加强对该区儿童、农民、工人和东部区人群流脑预防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22日晚,湖北省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咸宁市中心医院1例临床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危重病例报告,经专业人员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后,最终排除流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可群  辜荫华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1):1029-1029
流脑是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使用流脑多糖菌苗前,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每8~10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我市在50~70年代出现了3次不同程度的流行高峰。为掌握本市实行流脑多糖菌苗预防接种以来流脑流行的特征变化,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1980~1997年流脑疫情及健康人群免疫资料分析如下。资料 (1)流脑疫情资料:来源于本市1980~1997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及各区县对流脑患者访视调查资料。(2)流脑患者致病菌群调查资料:对临床诊断为流脑的病人,采集脑脊液,由北京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即流脑)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流脑患儿中的1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别对流脑的发病情况(包括性别特点、发病季节、发病年龄特点、职业特点),临床检查情况,以及死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流脑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更高(64.O%),多见于冬春季(以春季发病率更高/62.0%),在未成年人群(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中发病率明显更高(82.0%),多见于学生(46.0%)与散居儿童(26.0%)中;发病后多项临床检查指标,如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蛋白水平等均出现异常;流脑死亡患者中以0—5岁患者相对更多(50.0%)。结论应对流脑易感染人群加强防范工作,重点对未成年人做好重点保护,并做好流脑疫苗的接种与补种工作,以降低流脑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