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玻璃体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卫红 《华夏医学》2002,15(3):410-411
玻璃体切割联合气液交换、重水置换、眼内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等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 ,为许多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及增殖较重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带来了复明的机会。由于手术较复杂 ,术后反应重 ,视力恢复不理想 ,护理 ,特别是贯穿护理过程始终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科对 2 7例玻璃体手术患者实施了全面细致、适时有效的健康指导 ,强化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7例患者中男 2 0例 2 0只眼 ,女 7例 8只眼 ;年龄最大 77岁 ,最小 2 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 5 2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前后进行护理。结果 术后视网膜功能性复位 4 8例 (占 92 .3% ) ;术后 3个月复检视力 ,术眼 >0 .2者 6例 ,0 .1~ 0 .2者 12例 ,0 .0 1~ 0 .0 9者 17例 ,指数 9例 ,仅 4例为光感。结论 在手术成功的前提下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囊肿较少见 ,临床上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echment,RD) [1 ] ,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而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eoretinopathy ,PVR)者则未见报道。现将我科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囊肿合并PVR者 9例 9眼情况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间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5 75例 ,其中 9例诊断为视网膜囊肿合并PVR。单眼 8人 ,双眼 1人 (仅手术治疗单眼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2 4~ 46岁 ,平均3 3 7岁 ,大于 40岁 …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 roretinopa-thy,PVR)是视网膜脱离和眼球穿通伤后的严重并发症 [1 ] ,单纯用传统的巩膜手术很难使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 ,联合玻璃体手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 2 2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脱离病人 ,经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膜剥离、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气液交换、重水置换、眼内激光光凝等治疗方法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2例 ,男 1 6例 ,女 6例。右眼 1 0例 ,左眼 1 2例。年龄…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已挽救了不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的有用视力 ,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术后发生白内障或白内障加重 ,其发病率报道不一 ,非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发病率为 3 2 % ,2年以上达 4 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为 1 7%~68%。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眼内填充术后白内障发生率可高达 1 0 0 % ,取出硅油后白内障的发生亦不可避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白内障已使相当数量的患者最终视力下降 ,其白内障的摘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1 术后白内障的形成原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晶体混浊主要表现为核硬化和后囊下混浊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研究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的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26只眼均为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2)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0.1以上者占85%;(3)一期联合手术9只眼,其中8例一期人工晶体植入。随访4个月∽3.5年,未发现1例玻璃体再出血。结论 玻璃体手术可使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获得很好的治愈率,联合手术使患者更加受益。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而且逐渐普及的重要方法。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由于手术操作比较复杂 ,对手术中医护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就我院手术配合的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8~ 2 0 0 0年采用德国歌德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仪 ,zei氏手术显微镜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5 2例 ,其中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4岁。手术病因为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2 6例 ,高血压性玻璃体积血 8例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15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 3例。 5 2例中 5 1例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相似文献   

8.
陈少军  刘勇  李付亮 《重庆医学》2002,31(11):1083-1084
目的 探讨Marfan’s综合征合并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最佳方案。方法 对 6例 (8眼 )Marfan’s综合征合并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根据本病特点及不同眼内情况 ,选择巩膜外环扎、晶体摘除、玻璃体彻底切除 ,剥离玻璃体后界膜及视网膜前、下膜 ,眼内注入长效气体或硅油。结果 术后随访 3~ 12个月 ,视力 >0 .3(4眼 ) ,0 .1~ 0 .2 (2眼 ) ,0 .0 2~ 0 .0 5 (2眼 ) ,其中有两位年龄小于 14岁的患者行再次玻璃体切除手术。结论 晶体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及巩膜外环扎联合术 ,是处理Mar fan’s综合征合并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效果。方法: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28例(28眼),其中伴有眼内异物7例,伴有视网膜脱离15例,受伤时间8d~3个月。结果:眼内异物均一次性取出,1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经再次手术复位;15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14例注入硅油.1例注入GF。气体,硅油取出后1例患者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二次注入硅油视网膜复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15例患者均在受伤2周后接受手术,无视网膜脱离的13例患者中有8例在2周以内接受手术。术后视力在0.1以上者有7例为受伤2周以内接受手术治疗。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伤后2周为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护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桂荣 《广西医学》2001,23(5):1263-1264
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 ,通过采用常规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填充 (气体、硅油、重水置换 ) ,使难治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大大提高。由于手术时间较长 ,对眼球干扰大 ,术后反应重 ,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大 ,因此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 1999年5月~ 2 0 0 0年 12月 6 3例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住院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6 3例 6 3眼 ,男 39例 ,女 2 4例 ,年龄 10~ 6 6岁。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7例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4 1例 …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出血如果长期不吸收 ,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影响视功能的恢复。笔者采用尿激酶球后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 4 3例 4 3眼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玻璃体出血 4 3例 4 3眼 ,其中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2 5~ 6 6岁 ,平均 4 4岁 ;外伤 10例 ,视网膜静脉阻塞17例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3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0例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3例1 2 方法 化验检查患者的出凝血时 ,正常后 ,对非新鲜出血者采用尿激酶 5 0 0 0U球后注射 ,隔日 1次 ,根据病情用 2~4周。1 3 疗效判定  (1)治愈 :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手术治疗和效果.方法 对123例(131眼)玻璃体积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积血131眼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1眼(54.2%)、外伤性22眼(16.8%)、孔原性视网膜脱离21眼(16.0%)、眼底静脉阻塞14眼(10.7%)、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眼(1.5%)、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0.7%).绝大多数玻璃体积血患者经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外伤性和孔原性视网膜脱离玻血视力恢复最佳.结论 玻璃体积血原因多样,以糖网病、外伤、孔原性视网膜脱离者居多,玻璃体切除术是其治疗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与否在治疗闭合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中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1-2009.3收治的闭合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例52例,对其手术方式及视功能、视网膜复位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闭合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平均年龄45.4±19.2岁。男性41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5.6岁;女性11例,年龄39.60岁,平均年龄47.4岁。其中行玻璃体切除+球内注气(或硅油)者30例(A组),行玻璃体切除+巩膜环扎+球内注气(或硅油)者22例(B组)。A组术前视力≤0.02的20例(66.7%),视力〉0.02的10例(33.3%);术后视力≤0.02的7例(23.3%),视力〉0.02的23例(76.7%)。B组术前视力≤0.02的13例(56.4%),视力〉0.02的9例(43.6%);术后视力≤0.02的5例(22.5%),视力〉0.02的17例(77.5%)。两组术前及术后视力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玻璃体切除+球内注气(或硅油)者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25例(83.3%),行二次手术者5例,2倒视网膜回贴;玻璃体切除+巩膜环扎+球内注气(或硅油)者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18例(85.8%),行二次手术者4例,2例视网膜回贴。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在治疗闭合性眼裂伤伴视网膜脱离中与玻璃体切除非联合巩膜环扎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巩膜环扎在玻璃体切除治疗严重的闭合性眼外伤伴有视网膜脱离中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手术是目前眼科常规的显微手术 ,它广泛应用于治疗眼外伤、玻璃体混浊、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但玻璃体手术是一种涉及角膜、巩膜、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等组织的眼内显微手术 ,其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性质也较严重 ,若不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导致严重后果 ,甚至失明。因此 ,如何做好玻璃体手术的术后处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已成为当前护理需要重视的问题。1998~ 2 0 0 0年 ,我院进行玻璃体手术 10 9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玻璃体切除术病人 10 9例 ,男 6 5例 ,女 4 4例 ;年龄 9~72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液在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18眼)复杂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玻璃体切割中、剥膜过程中或剥膜后少量多次注入全氟化碳液,打开视网膜漏斗,稳定视网膜。再行眼内激光或冷凝,联合膨胀气体或硅油填充。术后复查视力,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解剖复位率达77.8%。其中视力达0.05以上者10例,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全氟化碳液残留2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结论:全氟化碳液作为"流动的液体操作工具"应用于复杂的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可方便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积血33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发病特点。方法对2003—2006年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330例334只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330例(334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中,外伤引起的最多,为125只眼(37.6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次之,为112只眼(33.73%),视网膜静脉阻塞64眼(19.28%),Eales病引起者8只眼(2.41%),其他少见的原因分别为高血压、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老年性黄斑变性、白内障手术及先天性小眼球等。结论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Eales病是引起玻璃体积血的最常见原因,早期激光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出血是眼科常见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为了挽救视力 ,必须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1990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应用尿激酶玻璃体内注射[1] ,并联合 2 0 %甘露醇静滴 ,治疗玻璃体出血 2 8例。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2 8眼 )中 ,男 19例 ,女 9例。均为单眼患者 ,年龄 9~ 6 8岁 ,其中外伤性玻璃体出血 2 5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例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1例。本组病例均为出血较多 ,1周内出血无明显吸收 ,且玻璃体内有血凝块者。治疗前视力 <0 .0 5者 2 1例 ,<0 .1者 7例。1.2 治疗方法 术前测眼…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眼内显微手术 [1 ] ,1996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采用美国 storz公司生产的玻璃体切割系统为 39例患者进行手术 ,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6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 ,我院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393例 ,其中男 2 6 3例 ,女 130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7岁。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175例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7例 ,玻璃体出血、混浊 78例 ,眼外伤后牵引性视网膜脱离31例 ,球内异物 12例。2 用物准备2 .1 仪器 :玻璃体切割系统 ,X- Y轴双目显微镜、冷冻机、电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方法 对2004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22例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的患者术后网膜均复位,术后2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最佳视力0.05~0.1者4例(18.2 %),0.12~0.5者10例(45.5%),大于0.5者8例(33.3%). 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及时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减轻PVR,完全清除眼内积血,封闭所有视网膜裂孔,复位视网膜,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是导致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本文就 1 995~ 2 0 0 2年 1 7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导致手术失败原因作一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收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 1 55例(1 55只眼 ) ,手术后因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手术失败导致视网膜脱离复发的有 1 7例 (1 7只眼 ) ,占 1 0 97% ,其中男性 1 0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2~ 67岁 ,平均 42 75岁 ;右眼 8例 ,左眼 9例。1 2 眼底情况 术前视网膜脱离范围 <2个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