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内脏自主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病变等,尤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显著.目前其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山梨醇(多元醇)通路学说、肌醇减少学说、组织蛋白糖基化学说和血管性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占糖尿病患者的60%以上,DPN引起肢体的麻木疼痛,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局部溃疡,肢端坏疽等表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等所致,本病可以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等。临床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踏棉垫感,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通常为对称性,下肢教上肢严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增高,据报道可达90%~100%.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笔者用银杏叶提取物(EGB)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着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i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PN,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微循环障碍、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血液流变学改变、凝血机制失调、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高等因素导致组织缺氧,使周围神经代谢异常,继而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DPN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徵,该病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为对称性、多发性病变,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下肢常见)对称性疼痛、感觉异常,呈间歇性或是持续性发作,静息和夜间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在甲钴胺片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患肢末端放血的方式治疗DPN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形式,有大量证据表明,DPN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内微血管异常有关。微血管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与络脉十分相似,因此基于络病理论,总结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及治疗相关中医研究进展,为防治DPN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差。文章检索近五年中医药诊疗DPN的文献,从DPN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正宇 《新中医》2011,(7):152-15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肢端末梢麻木、发凉、疼痛、感觉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是中医学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方向。笔者临床中对于DPN的中医药治疗略有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新确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15%会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 年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在50%以上[2]。DPN是导致足部溃疡、残疾的主要原因;DPN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社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可高达40%-60%,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高。DPN易导致慢性疼痛和其他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而且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我们自2003年2月-2006年2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通常为对称性、多发性病变,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常以肢端感觉麻木、针刺感、灼热及感觉迟钝为主要临床症状.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对该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归属于中医“筋痹”、“血痹”、“脉痹”、“痿证”等范畴.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达40%~90%。DPN通常会导致肢体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等。现将近年来的中医治疗DPN的研究概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有时伴痛觉过敏,最终可导致运动神经受累,感觉神经减弱。肌力减弱以致肌萎缩和瘫痪,是致伤残的重要方面之一。笔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空气肢体压力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1一般资料共观察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门诊及住院确诊为DPN的患者70例,符合消渴气虚血瘀证症状~([1]),按年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DM患者的40%~70%,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疼痛、灼热或其他异常感觉,严重时可发生溃疡或肢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致残及死亡率较高[1-2]。DP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与高血糖、山梨醇旁路、肌醇耗竭、炎症因子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微循环障碍和脂质过氧化等相关[3-4]。硫辛酸是一种的强效抗氧化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神经组织的氧化应激,维持神经内膜血流和神经传导速度,达到治疗DPN的目的,但部分DPN患者治疗后效果欠理想[5-6]。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外治法在DPN的治疗上显现出明显优势[7]。笔者采用外用自拟活血化瘀方联合硫辛酸用于DPN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鲁豫 《吉林中医药》2008,28(4):308-30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达60%-90%.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具有一定的优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或体征~([1])。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随病情发展,病变范围逐渐向躯干延伸~([2])。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达90%~([3]),3年生存率约为53%~([4])。DPN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高血糖毒性是引起D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