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毅  蔡冰 《铁道医学》2000,28(5):326-327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39例患者采用多切口分别剜出肌瘤的方法摘除多个肌瘤,保留子宫;术中采用宫缩剂、止血滞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等方法止血。结果 7例伴不孕症的患者术后3例妊娠;随访33例中3例肌瘤复发。结论 子宫肌壁间肌瘤剜出术,保留了育龄妇女的生育及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沈燕  何爱琴 《河北医学》2008,14(12):1486-1487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育龄妇女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肌瘤患者选择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我院对3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合并肌瘤剥除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肌瘤的复发率,经密切配合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采用手术剜出肌瘤并修复保留的子宫治疗31例子宫肌瘤患者,并与同期31例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例进行比较,发现子宫肌瘤剜出术具有以下优点:①保留青年妇女的生育功能和提高受孕率。②不影响子宫的生殖分泌功能,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③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康复快,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应用套扎法对45例肌壁间肌瘤及阔韧带肌瘤行剔除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对45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套扎法行肌瘤剔除术。其中肌壁间肌瘤36例,阔韧带肌瘤9例,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术中联合B超监护下,对32例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进行手术,采用钳夹、扭转、牵拉等方法成功实施手术。结果32例内突壁间肌瘤中,有29例为1次切净,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6%。其手术时间:最长2.25h,最短30min,平均44min;出血量:最多出血量80mL,最少出血量5mL,平均22mL。32例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约占9.38%,其中术后发热(合并重度贫血)1例,子宫出血1例,TURP综合征1例。结论B超监护下采用官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6.
方程  李鸿雁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917-19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同部位的肌瘤的处理特点。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30例腹腔镜手术全部完成,其中1例病理报告为高分化平滑肌瘤,立即追加开腹行全宫切除术,单发性肌瘤24例,其中浆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14例,阔韧带肌瘤4例,宫颈肌瘤2例。多发性肌瘤6例,肌瘤数2~5个。肌瘤的直径1~13cm,术中出血10~100ml,术后住院平均3.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对浆膜下肌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分别采用电切,分离,缝扎等术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尤其对保留子宫未生育妇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6个月,分析治疗前后患者FSH和LH的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显著减少,经期缩短;FSH及L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有低热及轻度腹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有9例患者采用剖宫取胚术终止了娠并且保留子宫;3例患者采用B超监护行宫腔镜电切术破坏子宫内壁并吸出孕囊,成功终止妊娠.结论 B超诊断结合宫腔探查,并配合动态观察血HCG可有效提高子宫肌壁间妊娠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腺症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为子宫切除术与子宫腺肌瘤剔除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多数妇女希望施行微创手术并保留子宫,因此,我们尝试对56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剔除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肌瘤102例,多发肌瘤78例;单发肌瘤包括肌壁间肌瘤62例,浆膜下肌瘤36例,阔韧带肌瘤4例。结果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62&#177;38)ml;手术时间(112&#177;35)min;术后(3.8&#177;2.8)d肛门排气;术后住院天数(5.8&#177;0.8)d;无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生长部位及其大小有关。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妇科超声检查的1270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筛查出22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结果农村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病高达17.3%,其中多为肌壁间肌瘤和单发性肌瘤。结论在农村加强子宫肌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艳芬  龙凤宜 《广西医学》2008,30(2):189-19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的手术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同期开腹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32例,观察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两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手术方法,适当选择病例,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比开腹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流产2例,早产6例.多发生于孕21~28周黏膜下肌瘤和较大肌壁间肌瘤患者;臀位5例,产后出血3例,均发生在剖宫产术后,手术时间(58±12)min.12例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患者均在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其中切除子宫3例:2例为肌瘤多发,直径6-8cm,术中创面大,出血多,为避免术后感染、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为肌瘤过大,直径约12cm,肌壁间肌瘤,突向宫腔,切除后子宫内膜缺损过多而行次全子宫切除.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使子宫肌瘤患者避免了二次开腹手术,故认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宫体和宫颈     
砚肋团2子宫肌摘21例侧除术后妊振情况分析/哪建宜//广东医学一1999,20(11),一883 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肌启息者21例,粘膜下单个肌瘤3例(占14 .3%),经阴道行肌瘤切除;浆腆下肌瘤4例(占19 .0%)、肌壁间肌瘤14例(占66.7%)经腹行刻除术。21例行子宫肌瘤刻除术后全部随访(最长时间5。),结果13例妊振,其中11例已分娩,2例在妊振中,未孕8例,仍在治疗中。对于藉要保留生育力的患者,肌启荆除术适应征可适当放宽,并建议及早手术,以降低因子宫肌启造成的不孕及流产的发生,同时要做好术后的跟踪治疗。参3(秦亚芸)仪冷闭3子宫膝肌病与子宫皿翻的临床及…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随着肌瘤的生长和增大,则从子宫肌层向不同方向发展,因此出现了子宫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及粘膜下肌瘤.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可分为保留子宫仅行肌瘤挖除术,另为将其肌瘤与子宫一并切除.我院1985年~1994年8月行子宫肌瘤挖除术(肤式)31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线圈套扎法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也  叶丽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56-1556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组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年龄23~45岁,均为单发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直径为3~12cm。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有异常出血的患者术前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B超检查明确肌瘤的部位、大小、离官腔的距离,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内科合并症。将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运用1-0微乔线体外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基底部减少出血,B组于子宫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7.
垂体后叶素在肌壁间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杜瑛 《重庆医学》2003,32(11):1520-1521
目的 为了评价垂体后叶素在肌壁间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作用 ,为子宫肌瘤挖出术的患者减少术中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 将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患者应用催产素肌瘤挖除术 ,另一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肌瘤挖除术 ,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结果 应用垂体后叶素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催产素肌瘤挖出术组 (P <0 0 1)。结论 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明显减少子宫肌壁间肌瘤术中出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 ,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其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子宫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下面就我院妇产科2005年收治的30例粘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子宫肌瘤挖除1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筛选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126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子宫浆膜下肌瘤70例,肌壁间肌瘤53例,阔韧带肌瘤3例.肌瘤直径大小为6.1 cm (3~12 cm),其中肌瘤直径<5 cm 33例(26.2%),≥5 cm 93例(73.8%),单发肌瘤57例(45.2%),多发69例(54.8%),根据患者本人保留子宫的要求采用不同术式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结果子宫肌瘤挖除术26例,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结扎术70例,子宫肌瘤挖除及子宫动脉临时阻断术30例.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术式,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111例,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38例、次全子宫切除33例、肌瘤剜出术22例,经阴道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18例。保守治疗5例,手术和保守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生活质量要求来决定。治疗中并尽可能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