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无疑是20世纪消化疾病领域最大的进步之一,它为消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开展了内镜检查,80年代开展了多种介入治疗,不仅是消化道,对肝、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样取得了可喜成绩。30年来,内镜技术已遍布全国各  相似文献   

2.
现代消化内镜的发明与不断创新,使各级医师对消化疾病的认识逐步进入了崭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消化内镜已经从单纯的诊断手段发展成为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新型诊疗工具,并由此带动相关内镜微创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现就现代消化内镜技术现状及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一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三位,全世界大约有50%的胃癌发生在中国。早期胃癌(EGC)的预后较好,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是降低胃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对EGC的内镜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无痛内镜与单纯内镜检查的临床效果,评估无痛内镜检查的有效性与舒适度.方法 选取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施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选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施行常规内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舒适度和复检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舒适度、成功率、复检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内镜可以减轻检查时患者的痛苦感和不适感,进一步提高检查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内镜技术发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分别经历了硬式内镜(1868~1932年)、半曲式内镜(1932~1957年)、光导纤维内镜(1957年至今)、电子内镜(1983至今)4个发展阶段,随着胶囊内镜的出现,标志着消化内镜技术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诞生。1胶囊内镜的发展史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又名无线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下应用艾贝宁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均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降压组。其中降压组使用艾贝宁降压,MAP控制在7.32 k Pa左右,HR控制在70~90次/分。结果降压组术中MAP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无需输血,而对照组需输血3例。控制性降压过程ECG无明显变化,未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清醒良好,无精神和智力异常。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伍用艾贝宁控制性降压行鼻内镜手术方便易施,手术顺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在内镜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运用超声内镜检查156例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对其中122例分别用内镜下高频电切电凝、ESD、EMR、尼龙圈套器套扎治疗。结果食管隆起病变以平滑肌瘤最常见,占良性病变的54.9%;胃间质瘤占胃良性隆起性病变的60.5%;本组行ESD、EMR术,部分病例术中少量出血,用氩气或者钛夹即可止血。结论超声内镜为内镜微创治疗隆起性病变适应证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大部分病变可以安全切除。  相似文献   

8.
9.
刘丽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230-23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对不同形态结构中鼻甲的不同处理方法。方法:对有鼻塞、流黏涕、头痛、嗅觉减退的84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2例中鼻甲黏膜肥厚患者采用中鼻甲外侧黏膜切除术,8例中鼻甲骨质增生患者采用中鼻甲骨质部分切除术,40例中鼻甲息肉样变患者采用黏膜切除术,14例中鼻甲气化患者采用去除其外侧骨壁,10例中鼻甲曲线过度外移患者采用中鼻甲骨折内移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74例,好转10例,患者无鼻塞、流黏涕、嗅觉减退,头昏、头痛等症状。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下,对不同中鼻甲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可以使患者治愈,无需切除中鼻甲。  相似文献   

10.
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是消化系统疾病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无痛内镜又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概念,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有90%接受镇静法检查。本院2002年8月至今,共行无痛内镜检查治疗3700例,其中282例患者接受无痛内镜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配合体会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内镜技术发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分别经历了硬式内镜、半曲式内镜、光导纤维内镜、电子内镜4个发展阶段,随着胶囊内镜的出现,标志着消化内镜技术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胶囊内镜只有一粒花生米大小,不住院,无痛苦。  相似文献   

13.
内窥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胰腺是发生于胰腺解剖部位之外的迷走胰腺组织,以上消化道多见,但少数也可发生于其他脏器,甚至肺脏、胆囊、肝脏、肠系膜及胆总管内犤1犦。现将我院2000-01~2003-03经胃镜、内镜超声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5~60岁,平均48岁。全部患者均经内镜、内镜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发生部位:胃窦部4例,胃体部1例,胃底部1例,十二指肠降部1例。7例全部为单发。直径0.60~1.50cm,平均0.98±0.36cm。胃镜、内镜超声以及病理检查:7例胃镜下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碘染色结合超声内镜(EUS)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食管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NBI及碘染色检查,并对病灶进行活检,统计NBI及碘液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联合检出率。对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判断病变的浸润深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将切除的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比较病变浸润深度与超声内镜判断的浸润深度的符合率。结果单独采用NBI与单独使用碘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结合碘染色方法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显著优于单独应用NBI或碘染色法(P<0.05)。EUS判断食管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结合碘染色法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超声内镜可以对病变的浸润深度做出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在胃肠道疾病反应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来本院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均进行CT仿真内镜和电子内镜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同手术病理检测的符合率。结果经电子内镜检测,结肠癌33例患者,与手术病理检测的符合率为97.1%,14例胃癌,符合率100%,结肠息肉13例,符合率100%,炎症性肠病和溃疡3例,符合率100%。经CT仿真内镜检测,结肠癌33例,符合率97.1%,胃癌14例,符合率100%,结肠息肉12例,符合率92.3%,炎症性肠病和溃疡2例,符合率66.7%。CT仿真内镜和电子内镜的符合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仿真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内镜检查手段,其实用性更强,方便、无创、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并分析超声内镜辅助下行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7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0例疑似胃粘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适的内镜微创治疗方式,手术结束后为患者进行病理切片以及免疫组化的检查。结果:根据对患者进行的内镜检查结果,高频电刀治疗20例,黏膜剥离术10例,黏膜切除术20例,套扎治疗60例;术后通过超声内镜诊断,并与术后病理性质进行比较,其符合率为94.7%,来源层次符合率为95.8%。结论:根据结果显示,超声内镜辅助下行黏膜下肿瘤内镜微创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效果,其安全性也具有极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幽门管溃疡为特殊类型的溃疡,临床表现不尽相同。1998-2003年经内镜诊断的幽门管溃疡50例,占同期胃溃疡检出总数的5.2%。现就其临床及内镜特点介绍如下,以期提高对幽门管溃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2月-2005年10月开展鼻窦内镜手术3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锡琛  刘玉梅 《江苏医药》1989,15(10):543-545
本文收集内镜及病理证实的良性溃疡316例及恶性溃疡250例,进行对比分析。良性溃疡多位于胃角小弯、偏小、圆形或椭圆形,底白薄苔、边整齐光滑充血,活检时局部软韧、不易出血。恶性溃疡多位于胃窦体小弯、偏大、不规则形,底灰白厚苔、盖有坏死组织、边不整齐、凹凸不平、有糜烂,活检时局部硬脆,易出血。两者能在内镜下鉴别。但慢性巨大溃疡与溃疡型胃癌及良性溃疡与Ⅲ型早期胃癌,有时难于鉴别。胃内环境如胃窦蠕动、胃腔变形及粘液湖情况,仅供诊断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和分析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入我院确诊为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超声内镜联合ESD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胃镜联合ESD治疗,对两组的一般手术情况和随访记录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病灶切除率更高,随访复发情况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黏膜及黏膜病变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