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的了解极簿煤层煤矿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并探讨其与煤工尘肺X射线影像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5家煤矿井下、地面作业岗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确诊的672例煤工尘肺病例的X射线胸片进行影像表现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煤、掘进、地面卸煤(岩石)岗位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最低5.9%,最高58.4%,平均含量大于10%。极薄煤层煤矿工人工作场所接触的粉尘应为煤矽混合尘,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最低1.05 mg/m3,最高16.04 mg/m3。所测定的104份煤矿井下、地面工作场所粉尘样品浓度平均值均超过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限值。672份煤工尘肺X射线胸片表现形态为圆形小阴影的病例占90.18%。以圆形小阴影为主的X线胸片中q型占71.12%,p型25.41%r,型3.47%。Ш期煤工尘肺均表现为大阴影。Ⅰ期煤工尘肺小阴影主要分布于中下肺区的占67.33%;Ⅱ期煤工尘肺小阴影主要分布于上中下肺区的95.80%。Ш期煤工尘肺大阴影主要分布于上肺区和上中肺区。结论自贡市煤矿工人接触的粉尘为煤矽混合尘,煤工尘肺病患者X线影像形态大小以q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线在早期诊断肺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于2006年5月~2009年6月运用X线影像检查方法对肺挫伤患者进行临床检查、诊断. [结果]肺问质改变19例,占52.8%(19/36),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租.粗细不均,边缘模糊.肺实质改变11例,占30.6%(11/36),主要表现: (1)斑点、斑片、絮状阴影,沿肺纹理分布,密度较淡,边缘模糊. (2)大片状阴影,表现为肺一段或一叶或跨叶段的大片状不规则阴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多见于中下肺野.磨砂玻璃样改变7例,占19.4%(7/36),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野透光度一致性降低呈雾状或似蒙上一层漳纱.继发感染5例,占13.9%(5/36),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性改变强化征,迁延不吸收和临床感染症状,全部发生于肺实质受累者. [结论]X线诊断是肺挫伤的主要传统诊断手段,且经济、方便,对于肺挫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硫化氢中毒伴淹溺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 对2006年3月10日发生的一起因清理化粪池所致硫化氢中毒伴淹溺6名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5例,表现为肺纹理模糊4例,双上肺静脉增粗5例,双肺门影稍大而浓密3例,片状阴影4例.42 h内片状阴影完全吸收1例,在部分吸收的基础上于其他肺野出现新病灶2例及病灶吸收缓慢1例.溺死者1例呈双肺弥漫性分布的腺泡结节影及片状阴影等.结论 X线胸片能较好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部位及范围,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提高X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明确诊断小儿肺炎具有代表性的X线征象.方法:对采用日本导津800,双台双管X线照相机所拍摄的胸部后前位片及结合临床而明确诊断的200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均为4个月~7岁之间).结果:表现为急性肺气肿的占10.0%;肺门改变的占9.0%;肺纹理发生改变的占15.0%;肺过度充气者占13.5%;纵隔及心缘模糊者占1.5%;空气支气管征阳性者3.0%;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占1.0%;典型大叶性肺炎者占2.5%;大片状阴影者占9.0%;小片状阴影者占15.0%;小片状阴影合并肺门影变化者占10.0%;肺纹理增强合并肺门增大者占10.5%.结论:急性肺气肿、肺门及肺纹理的改变是婴幼儿肺炎的早期X线征象.诊断小儿肺炎有代表性的X线征象主要包括肺部过度充气,肺门影增浓,肺纹理增强,纵隔及心缘模糊,局限性肺气肿,空气支气管征,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  相似文献   

5.
席庆 《医疗装备》2018,(3):23-2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X线影像特征及其对该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2016年确诊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30例,对患儿床旁胸部X线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0例中表现为肺纹理增强1例,细小颗粒状影3例,粗颗粒状影及网点状影13例,两肺野磨玻璃样改变10例,肺野呈均匀一片致密影,即所谓"白肺"3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两肺野磨玻璃样改变及支气管充气征具有诊断意义。床旁胸部X线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能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对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和高分辨CT(HRCT)早期检测煤工尘肺小阴影、阴影融合与肺气肿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77例煤工尘肺患者、36例无尘肺煤工和37例健康非煤工接受多层螺旋CT机无间隔胸部容积扫描及HRCT扫描,对所获得的CT图像进行煤工尘肺小阴影密集度分级、平均肺密度值和肺气肿指数测定,并与其X线胸片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对77例煤工尘肺患者CT和HRCT诊断的尘肺小阴影密集度分级与X线胸片尘肺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771,P<0.01).CT和HRCT诊断尘肺的敏感性达到98.70%,在X线胸片确诊的77例煤工尘肺患者中,CT和HRCT评估76例为煤工尘肺,可疑1例.CT和HRCT从36例X线胸片无尘肺煤工中检出8例(22.22%)达到小阴影密集度1级;从73例Ⅰ~Ⅱ期煤工尘肺患者中,检出26例(35.62%)阴影密集度≥3级,其中3级密集度阴影20例,4级密集度阴影6例;对4例X线胸片Ⅲ期煤工尘肺患者,CT和HRCT与X线胸片诊断结果相同.从113例煤工中,X线胸片检出肺气肿7例(6.19%),CT检出36例(31.86%).CT尘肺小阴影密集度1~2级组的CT平均肺密度值最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无尘肺组和小阴影密集度4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73、F2=-23.00和F3=57.72,P<0.01或P<0.05).结论 从多层螺旋CT获得的CT和HRCT影像,与X线胸片比较,对煤工尘肺小阴影、阴影融合与肺气肿识别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可为煤工尘肺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的胸部X线平片及CT影像资料,并作对照分析。结果X线胸片及胸部CT提示活动性肺结核好发部位为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47例);病灶多呈不规则斑片状影(34例),边界不清,密度不均;X线胸片22例可见病灶内钙化,呈散在斑片状或宽点状,而CT显示为36例;X线胸片9例存在薄壁或厚壁空洞,CT可见19例;X线胸片显示病灶周围有支气管播散灶者6例,CT可见14例;CT显示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15例,淋巴结钙化19例,而X线胸片只分别显示9例和12例;CT显示胸腔积液16例,胸膜增厚、粘连或钙化27例,而X线胸片只分别显示8例和18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评价肺结核的主要和常用方法,CT在发现细小、隐匿病灶,鉴别可疑病灶,确定病灶是否活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加强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及重视 ,提高 X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明确诊断小儿肺炎具有代表性的 X线征象。方法 :对采用日本导津 80 0 ,双台双管 X线照相机所拍摄的胸部后前位片及结合临床而明确诊断的 2 0 0例小儿肺炎进行分析(均为 4个月~ 7岁之间 )。结果 :表现为急性肺气肿的占 10 .0 % ;肺门改变的占 9.0 % ;肺纹理发生改变的占 15 .0 % ;肺过度充气者占 13.5 % ;纵隔及心缘模糊者占 1.5 % ;空气支气管征阳性者 3.0 % ;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占 1.0 % ;典型大叶性肺炎者占2 .5 % ;大片状阴影者占 9.0 % ;小片状阴影者占 15 .0 % ;小片状阴影合并肺门影变化者占 10 .0 % ;肺纹理增强合并肺门增大者占10 .5 %。结论 :急性肺气肿、肺门及肺纹理的改变是婴幼儿肺炎的早期 X线征象。诊断小儿肺炎有代表性的 X线征象主要包括肺部过度充气 ,肺门影增浓 ,肺纹理增强 ,纵隔及心缘模糊 ,局限性肺气肿 ,空气支气管征 ,心脏大血管及肝脏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与胸部X线特征的关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159例新生儿肺炎的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资料,对早期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结果 159例胸片阳性结果 :双肺纹理紊乱、模糊75例(47.2%),纹理增多、增粗52例(32.7%),斑片状阴影78例(49.1%),颗粒状阴影42例(26.4%),肺气肿22例(13.8%),肺不张7例(4.4%),纵膈疝2例(1.3%),气胸2例(1.3%)。患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依次是呼吸急促、发绀,其次是咳嗽、吐沫、呛奶、三凹征。症状和体征与胸片对照分析发现,有肺部啰音者的胸片阳性率只占13.8%,而呼吸急促者的胸片阳性率最高,为84.3%。结论胸部X线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手段,尤其对于只有症状而无阳性体征的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17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期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期影像表现,提高BPD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诊断为BPD的17例早产儿胸部影像表现.结果 17例早产儿中,胸片无明显异常5例,继发于其他胸部原发疾病12例.胸片显示两肺野模糊,肺透光度减低5例;原发病痛程持续24周,异常征象不消失,且连续照片变化不明显者4例.CT主要表现为肺野呈毛玻璃密度及实变影6例,肺过度充气、大小不一囊状透亮影10例,粗网格状影呈两肺弥漫性分布4例.结论 虽然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但早期影像表现仍具有诊断价值,胸部薄层CT上多发囊状影是诊断BPD的重要征象,连续影像随访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职业暴露和吸烟对水泥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和胸部X线影像的影响。方法对某市参加职业病体检的工人进行不同层次分组作回顾性研究。结果水泥厂工人不接尘组与接尘组比较,接尘组FVC%、FEV1%、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及胸片0^+例数明显高于不接尘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工期尘肺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厂接尘工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肺通气功能与胸片的比较,吸烟组FVC%低于标准值例数明显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吸烟组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低于标准值例数、胸片0^+、Ⅰ期尘肺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泥企业的职业暴露和吸烟对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影响是明显的,对X线胸部影像改变也是肯定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比X线影像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报道了46例疑似SARS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收集46例疑似SARS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片表现,血常规,诊断和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6例病人中,以非传染性院外感染性肺炎占的比例最高(48%),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占第2位(33%),第3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结论疑似SARS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论断极为重要,主要应鉴别非传染性院外感染性肺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尘肺病患者胸部螺旋CT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尘肺病患者肺损伤的评估方式。 方法 检查91例尘肺病患者胸部螺旋CT和肺功能,对胸部CT不同影像改变与肺功能变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胸部螺旋CT表现为双肺肺野不同区域弥漫性分布的圆形小阴影、小阴影聚集和大阴影;75.82%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伤,主要为限制性和混合性通气障碍以及弥散障碍;随着阴影分布扩大和聚集,肺功能损伤的异常率逐渐升高(P<0.05);大阴影组FEV1、MVV、DLCO与其他各组比较,VC、FVC、FEV1/FVC、RV/TLC与上肺野、上中肺野小阴影分布组比较,以及小阴影聚集组DLCO与上肺野、上中肺野小阴影分布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肺功能损伤类型和肺通气功能损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胸部螺旋CT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变化,但它和肺功能是评价尘肺病肺损伤的两种独立方法,不能相互替代,两者联合检查有助于尘肺病的病情观察和诊断鉴定。  相似文献   

14.
李凤  卫晓丽  陈志军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668-1669
目的描述并分析西安市2003年4-6月SARS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SARS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西安市2003年4-6月共发生11例SARS病例,其中9例为输入性病例,确诊病例未发生1例死亡;确定疑似病例累积71例,其中7例转为确诊病例,截止到6月8日,其余64个疑似病例全部排除。在SAILS流行期间共调查1代和2代接触者2530例。结论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早期隔离,西安市未发生大的SARS流行,为非SAILS疫区。  相似文献   

15.
武汉某区高中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分析武汉某区高中学生肺结核病患病情况,为全市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高中学生采用电视透视机进行胸部X线检查,胸透异影者进行免费摄片和痰涂片检查。[结果]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71.0/10万,涂阳患病率为69.1/10万,现患病例发现率为27.7%,结控项目登记治疗率仅为23.4%。提示该地区高中学生呈结核病患病率高、发现率低、项目登记率低等特点。[结论]结核病仍然是威胁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加强学校结核病宣教与防治是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梅州市248名煤尘肺工人体质监护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梅州市国营煤矿煤尘肺工人体质状况集体监护结果。方法 病史采集,内外科常规检查,采用高千伏X射线拍胸片,使用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测定,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尿糖等项目。结果 检查煤尘肺工人248名。年龄分布:最小40岁,最大81岁。接尘工龄:最短3.5a,最长49.6a,平均19.5a。工种分布:掘进工最多,其次为采煤工,再次为混合工。尘肺期别:Ⅰ期、Ⅰ^ 期、Ⅱ(Ⅱ^ )期,分别占68.5%、8.9%、22.6%。晋期情况:无变化占75.0%,发现晋期62例,占25.0%。X线表现复杂多样,以小阴影表现为主,占79.8%。有肺功能损害101人,占40.7%。轻度损害最多,占20.2%。并发症主要为高血压42.3%,心电图异常17.7%,肺气肿7.3%,胸膜粘连8.9%,肺结核1.6%,肺癌0.4%。结论 梅州市煤尘肺患者具有如下特征:年龄大、病程长、确诊尘肺年龄早。呼吸系统症状明显,肺通气功能损害不严重,并发症尤其肺结核发病率低。表明梅州市在及早诊断尘肺新发病例,预防新发病例发生,延长尘肺病人寿命,以及控制尘肺并发症方面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清远市小学学生SARS冠状病毒(简称SARS-CoV)抗体水平。方法分别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4月,采集清远市2所乡镇小学学生及2003年SARS-CoVIgG检测阳性儿童的血液,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抗体IgG。结果共检测小学学生血清样本449份,SARS-CoV IgG总阳性率为1.78%(8/449),男、女学生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9、10、11、12岁年龄组学生中检出SARS-CoV IgG,阳性率分别为2.70%(1/37)、7.58%(5/66)、2.13%(1/80)、0.99%(1/101),4个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份SARS-CoV IgG阳性血清样本均来自同一学校;对17名2003年SARS-CoV lgG检测阳性的儿童进行追踪重新采血检测,阳性率为11.76%(2/17)。结论该地区小学学生SARS-CoV抗体阳性率较低,存在隐性感染及聚集现象,SARS-CoV抗体IgG水平随时间延长会逐渐下降,甚至消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套式RT-PCR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方法。[方法]从广东地区SARS患者尸解肺组织、咽拭子、嗽口水及本实验室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SAPS—CoV)组织培养上清中提取RNA,利用针对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及套式PCR扩增。扩增出的阳性片段连接入pGEM—T载体中,测序后比较其与其他已知SARS冠状病毒的同源性。[结果]从SARS患者尸解肺组织、咽拭子、嗽口水及SARS冠状病毒组织培养上清中均可扩增出阳性片段,经测序后证实是SARS冠状病毒特有序列。[结论]针对SARS冠状病毒多泵酶基因所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适用于临床标本及组织培养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程爱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44-1845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找出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SARS前后13829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SARS后(3.25%)较SARS前(5.59%)降低(u=6.69,P〈0.01),下呼吸道感染构成比:SARS后(27.31%)较SARS前(38.46%)降低(u=2.83,P〈0.01),真菌感染检出率:SARS后(20.41%)较SARS前(8.5%)升高(u=2.48,P〈0.05),病原菌SARS前后均以G^-杆菌为主,下呼吸道感染是SARS前后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科室SARS前后不同。结论:SARS的发生未使该院医院感染率增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视程度的提高,做好主动预防,采取有效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煤矿企业职工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病和其他疾病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和2004年义马煤业集团9520名职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资料。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30.92%,胸片、血压、心电图、尿常规、肝功能、血常规和肺功能异常率分别为12.64%、10.77%、10.14%、3.76%、1.89%、1.76%和0.74%,其中肺结核检出率1.01%,尘肺Ⅰ-Ⅲ期检出率3.54%;观察期检出率8.09%。结论煤矿企业不仅要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还要做好心血管和肺结核等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