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卧位拔伸定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卧位拔伸定点旋转手法,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结果:66例患者用此手法复位治疗后,显效58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卧位拔伸定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赵军  董万涛  邓强 《西部中医药》2009,22(11):16-17
目的:观察坐位拔伸旋转手法配合中药熏洗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7例,分别施以坐位拔伸旋转手法配合中药熏洗热敷治疗及坐位拔伸旋转手法配合西药口服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总有效率为93.81%,对照组为90.7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缓解颈肩部肌肉僵硬、改善颈椎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坐位拔伸旋转手法配合中药熏洗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为关键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作用原理,方法:以该法治疗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治疗组,以颈椎牵引法,旋转复位手法,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对照组,两者作痊愈率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比牵引法加旋转复位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更安全,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仰卧拔伸手法结合牵引治疗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颈型和神经根颈椎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取仰卧拔伸手法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颈椎牵引与仰卧拔伸手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拔伸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拔伸定点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部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好转1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痊愈11例,好转2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86.8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伸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牵引下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和方法.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颈椎牵引下作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均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测评,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cGill简化量表检测表明,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牵引下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①理筋手法+定点拔伸推顶法,②理筋手法+颈椎牵引。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共收治病例181例,其中治疗组96例,对照组85例。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都增加,两组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是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结合颈椎的解剖结构特点而形成,能纠正紊乱的颈椎椎体及小关节,临床操作简单,舒适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金英杰  李雪珍 《新中医》2014,46(3):161-163
目的:观察仰卧拔伸牵引配合推拿手法与坐位颌枕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仰卧拔伸牵引配合五区五线十三穴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坐位颈椎颌枕牵引配合五区五线十三穴推拿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2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3.3%、79.2%,高于对照组的90.0%、60.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仰卧拔伸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愈显率较好,优于坐位颌枕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门诊及住院的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172例.两型颈椎病的对照组均予以常规牵引治疗、相同手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口服舒筋通络颗粒,1袋/次,3次/d,疗程1个月.结果:①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组总有效率(85.45%)高于对照组(69.77%)(P<0.05);神经根型颈椎病组在疼痛、压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压顶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除对照组治疗后上肢肌力变化小明显外,两组治疗后其余观察项目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②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主要的症状、体征消失方面,两组头痛、眩晕、压顶试验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转颈试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枕颌带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整脊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VAS及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予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自拟舒颈通络汤.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脊通经手法配合自拟舒颈通络汤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侧卧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予侧卧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仅以颈椎牵引治疗。3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7.50%,2纽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疗程后治疗组积分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并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林依怀  王史潮  吕存贤  王庆来 《新中医》2021,53(12):170-173
目的:观察如意黄金膏联合定点旋转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定点旋转拔伸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使用如意黄金膏外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N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NDI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N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意黄金膏联合定点旋转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颈部疼痛及上肢放射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邓明 《中医药导报》2012,18(4):37-38
目的:比较仰卧拔伸与坐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差异。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仰卧拔伸组和坐位牵引组各32例,分别施以仰卧位拔伸手法和坐位吊带牵引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仰卧拔伸组总有效率为93.8%,坐位牵引组为8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拔伸手法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用针灸治疗,观察组用针灸、邵氏无痛手法、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44%、对照组7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1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妥乐平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症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中医旋转整复手法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封蕾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56-2357
目的 观察腕踝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腕踝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镇痛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0.0%:治疗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腕踝针治疗神经根颈椎病上肢疼痛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对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单项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治疗组对颈臂疼痛、颈椎活动度、上肢麻木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砭石理督通阳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定点旋转扳法联合针刀序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0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用推拿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53例用定点旋转扳法联合针刀序贯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57%、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及颈椎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NCV、SNC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序贯疗法联合定点旋转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仰卧位拔伸及推顶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推顶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接受仰卧位拔伸及推顶手法或颌枕吊带牵引治疗。结果:2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