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应用BiPAP VISION型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2例,给予药物及常规氧疗;应用呼吸机组34例,在应用常规治疗基础加BiPAP VISION呼吸机治疗.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减少.结论 BiPAP VISION型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肯定,可以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COPD急性加重并发严重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2例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给予氧疗、药物等常规治疗.BiPAP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效,但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JP〈0.05);BiPAP治疗后1小时即有效,一般情况下,3天后各项指标趋干正常。结论 在依从性较好的情况下,应用BiPAP治疗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均给予常规治疗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其中治疗组60例,同时采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ABG)指标变化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下降,血气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杨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3,(3):125-125
目的了解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COPD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连续使用BiPAP呼吸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等指标。结果BiPAP治疗组治疗24 h后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BiPAP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无创BiPA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3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无创正压组(常规治疗 无创BiPAP机械通气)分析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3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1例无创正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小时、72小时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BiPAP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COPDⅡ型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患者共46 例,分为使用和不用BiPAP呼吸机两组,即BiPAP呼吸机组和常规组,每组2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BiPAP组2、24、72h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成功率高且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 BiPAP呼吸机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有效的通气方法,能迅速改善动脉血气,且病人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气促症状明显缓解,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景志琴 《吉林医学》2012,(26):5610-5611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神志恢复,病情逐渐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至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COPD所至严重呼吸衰竭患者54例(昏迷组27例,非昏迷组27例),观察平均住院日、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以及通气前后心率及血气指标变化.未使用呼吸机的常规治疗组26例做为对照.结果:NPPV组住院时间缩短,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NPPV治疗组无论是昏迷患者还是非昏迷患者通气后心率下降、血气指标改善,与通气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用BiPAP模式行NPPV是治疗COPD所至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也有效,及早应用能迅速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秦勇  陈再蓉 《西部医学》2007,19(3):372-37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型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经常规治疗(对照组)和35例经常规治疗加BiPAP治疗(治疗组)的COPD急性加重并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BiPAP治疗后2小时及1、2、3天的PaO2、Pa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症状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也分别低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型呼吸衰竭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能降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3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增加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h后PaO2和PaCO2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48h后PaO2和PaCO2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对经常规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对照组)和经常规治疗加BiPAP治疗30例(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Bi-PAP通气治疗后2小时、1天、2天、3天、7天的PaO2、Pa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症状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应用BiPAP呼吸机能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62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而治疗组指标改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均给予常规治疗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同时采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ABG)指标变化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下降,血气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PAP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其能迅速改善ABG指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由  周全 《微创医学》2011,6(3):245-246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技术(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通气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气组BiPAP治疗后pH、PaO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提高,PaCO2等则显著下降。结论 BiPAP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联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48h观察组PaO2、PaCO2及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FEVl、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BiPAP治疗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可快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及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用BiPAP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经BiPAP通气治疗8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方法治疗8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对照组较前有改善,二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用于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42例患者常规治疗外,均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S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患者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结论:BiPAP呼吸机对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景行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66-3967
目的:研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BiPAP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王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27-1828
目的:观察BiPAP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15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及临床变化。结果:经BiPAP治疗后,15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明显好转,有效率80%。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杨玉梅  王以炳  夏蕾 《四川医学》2010,31(11):1604-160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不气管插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开展采用NPPV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有气管插管指征、拒绝气管插管患者疗效的前瞻性观察研究。27例COPD伴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组,13例意识清醒患者为对照组,观察NPPV治疗前、治疗4h及72h后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27例BiPAP无创通气4h后18例(67.7%)好转,无意识障碍患者中92.9%(12/13)BiPAP无创通气治疗成功。结论 NPPV可以有效地逆转选择不插管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