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优化黄芩中黄芩苷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芩苷提取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黄芩苷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浸泡条件、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5倍药材量的沸水,提取2次,时间分别为60 min和30 min,抽滤,合并两次提取液,用4 mol/L盐酸调节pH值至1~2,80℃水浴30 min,静置12 h,离心,水洗至中性,40℃干燥即得。在此条件下,黄芩苷提取率15.08%,纯度84.58%。结论该制备工艺操作简便、稳定,黄芩苷提取率和纯度较高,且成本低,可以为工业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继耀  王增理  李振国 《齐鲁药事》2010,29(11):646-648
目的优选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HPLC法测定水提液中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对黄芩水提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A1B3C3D3,即样品粒度<3.5mm,分别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6倍,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1.2h,0.5h,0.3h.最佳工艺所得提取物黄芩苷含量为16.9%.结论此黄芩苷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控、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3.
黄芩酶解及黄芩苷元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芩药材的酶解工艺及黄芩苷元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元的重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酶解的温度、醋酸溶液的体积、时间和溶液pH值进行考察;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提取的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乙醇用量进行考察。结果:最佳酶解工艺为用1.2倍的醋酸溶液(pH为4)浸润12小时。浸润温度为40℃。最佳提取工艺为用6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乙醇浓度为90%,第二、三次乙醇浓度为80%,每次2小时。结论:该研究确定的黄芩苷元的酶解乙醇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提取条件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黄芩苷的得率为指标,考察粒度、温度、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6~0.9mm的中档片加50%乙醇50倍量,温度60℃,超声振荡15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净率高、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4):522-525
目的:优选丹莲肝康颗粒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丹参和紫草醇提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野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及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对水提工艺中的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对最优处方工艺进行验证。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丹参、紫草加9.6倍95%乙醇,浸泡3 h,提取2次,每次20 min;3次验证试验显示,丹参酮ⅡA提取率平均值为44.73%,干膏得率平均值为25.55%。药渣和其余药材加水提取3次,第1次加水12倍量水,第2、3次分别加水10倍量,每次提取1 h;3次验证试验丹酚酸B提取率平均值为47.67%,野黄芩苷提取率平均值为71.67%,干膏得率平均值为24.6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丹莲肝康颗粒的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止咳化痰合剂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浸泡—水提回流法对药材进行提取。以君药陈皮的主要活性成分橙皮苷的提取率、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的提取率以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因素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 最佳工艺为加10倍药材量的水超声浸泡20min,提取2次,每次80min。结论 验证试验表明,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止咳化痰合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李君富  尹蓉莉  李肖屹  罗燕  韦娟 《中国药房》2009,(27):2114-2116
目的:优选葛根芩连汤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液中葛根素、黄芩苷含量以及固形物收率为指标,以溶媒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药材量的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优选黄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益霞 《黑龙江医药》2013,26(4):620-622
目的:建立黄芩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以14倍药材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黄芩喷雾剂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出复方黄芩喷雾剂的乙醇渗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为检测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影响因素为:饮片粒度>乙醇浓度>乙醇量>浸泡时间。结论:复方黄芩喷雾剂乙醇渗漉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10倍量、粗粉药材、浸泡24h渗漉。  相似文献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优选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芩中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黄芩中黄芩苷提取的各影响因素(A乙醇浓度、B提取时间、C容积量),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黄芩中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3C3,即50%乙醇、热回流提取3 h、12倍药材量的乙醇.结论:此提取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适于黄芩的大规模提取.  相似文献   

11.
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上达  唐彩泉  刘霞 《医药导报》2002,21(7):438-439
目的:优化黄芩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从黄芩药材中提出黄芩苷的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3个因素.结果:优化的黄芩提取条件为A2B3C3.结论:加8倍量水,每次1.5 h,煎煮3次,黄芩苷的收率可达到88.5%.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黄芩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微波辅助提取黄芩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乙醇浓度60%、微波功率600W、固液比1:15、反应温度8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69·27%。结论: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黄芩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五倍子和黄芩的混合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倍子和黄苓的配伍比例、加热方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五倍子和黄芩最佳混合提取工艺为五倍子和黄芩以2:1的比例配伍,提取3次,每次0.5 h,加热方式对提取工艺无明显影响。结论:该工艺可为研制五倍子和黄芩配伍使用的制剂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优选蔓荆子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晓春 《中国药房》2009,(24):1867-1869
目的:优选蔓荆子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反应温度、微波作用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酮粗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反应温度80℃、微波作用时间40min、微波功率600W、料液比1∶15;黄酮粗品经纯化后纯度可达84.93%以上。结论:优化后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蔓荆子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的产业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化  张明晓  白羽琦  杨滨 《中国药房》2020,(10):1166-1171
目的:评价黄芩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构成特征及其抗病毒活性,以探讨黄芩药材的质-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制备8批不同产地黄芩(S1~S8)的水提物冻干粉,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计算其含量构成比。按不同产地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构成比,制备上述4种成分混合物作为对应的黄酮类成分模拟样品(E1~E8)。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和细胞病变程度法,考察8批黄芩水提物样品及其对应的模拟样品对人喉癌细胞Hep-2的半数有毒浓度(TD50)和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治疗指数(TI)。采用SPSS 17.0软件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与其抗RSV活性(IC50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样品S4(产地为河北承德)的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最高,样品S6(产地为内蒙古-2)的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最高;上述4种成分含量最低的分别为样品S6、S6、S7(产地为北京)、S4。样品S4中黄酮苷类成分含量较高,相应的苷元类成分含量较低,其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构成比为1∶0.224∶0.111∶0.013;样品S6中黄酮苷类成分含量较低,相应的苷元类成分含量较高,上述4种成分的含量构成比为1∶0.241∶0.713∶0.106。不同产地黄芩水提物对Hep-2细胞的TC50均高于50μg/mL,对RSV的IC50为11.11~51.74μg/m L,TI为1.86~5.20;其对应的黄酮类成分模拟样品的TC50为23.11~52.23μg/mL,对RSV的IC50为4.87~14.61μg/mL,TI为1.85~4.75。道地产区(河北承德)黄芩(S4)的水提物及其对应模拟样品(E4)的抗RSV作用最强。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其抗病毒活性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当黄芩中4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构成比为1∶0.224∶0.111∶0.013时,其对RSV的抑制作用较强。道地产区黄芩样品具有较优的黄酮类成分构成特征,该特征可能是道地药材发挥最佳抗病毒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芩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芩总黄酮部位中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平衡透析法测定黄芩黄酮类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以高丽槐素为内标,生物样本用甲醇沉淀蛋白进行预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在透析内、外液中的浓度。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黄芩苷(BL)和汉黄芩苷(WL)的血浆蛋白质结合率随给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BL:82.03%→77.25%→67.17%;WL:82.24%→76.08%→69.87%),而汉黄芩素(W)和千层纸素A(OA)则呈现非质量浓度依赖性,其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9.66±1.19)%、(88.56±1.87)%。结论该文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4个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外均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17.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聂继红  王萍  孙蕾  赵哲  加孜依拉 《中国药房》2005,16(14):1051-1053
目的:建立黄芩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出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结果:黄芩苷检测浓度在0.05912~0.0295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4),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10%(n=5);优选的提取工艺为以14倍药材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李海泉 《安徽医药》2011,15(1):28-30
目的 研究银黄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绿原酸和黄芩苷为指标.结果 金银花最佳提取工艺12倍水,石灰乳浓度为20%,硫酸浓度10%.黄芩最佳提取工艺8倍水,硫酸浓度10%,温度为70℃.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显著优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复合酶法提取甘草酸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甘草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以酶解pH、酶解时间、酶的用量和酶解温度为考察因素优选酶解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工艺中料液比、浸提次数、浸提时间、浸提液pH、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氨水体积分数对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以酶解温度、酶的用量、浸提时间、浸提液pH、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氨水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优选复合酶法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40g甘草粉末加入250 ml复合酶,40℃下进行酶解,在按料液比为1∶20(m/m)加入70%乙醇,溶剂中氨水的体积分数为0.6%,调pH为8,浸提1.5 h,在45℃下浸提3次(溶剂体积比为5∶5∶4)。在该工艺条件下,甘草酸提取率可达85.02%。结论:所选工艺操作简单、节约能源,且提取率高,可用于甘草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