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药材龙胆斑枯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枯病已成为龙胆草的毁灭性灾害,严重制约龙胆药材的生产.本文就龙胆斑枯病的病原菌、侵染来源、发生特点、病害症状、病害影响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防治龙胆斑枯病,提高龙胆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龙胆斑枯病是龙胆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研究,探讨了龙胆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从农业措施、土壤与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和中药防治等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黑龙江龙胆斑枯病的病原菌为Septoria mi- crospora speg.和Septoria gentianae Thum.;农学措施防治研究表明优质健壮种苗、较高的栽培密度、与高杆作物间作可有效缓解龙胆斑枯病;就有效成分而言,獐牙菜苦苷含量与病情之间无明显规律性,但龙胆苦苷含量随病情指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植物新农药防治龙胆斑枯病药效试验表明,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菌(Septoria microspora Spe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龙胆斑枯病是龙胆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研究,探讨了龙胆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从农业措施、土壤与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和中药防治等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黑龙江龙胆斑枯病的病原菌为Septoria mi- crospora speg.和Septoria gentianae Thum.;农学措施防治研究表明优质健壮种苗、较高的栽培密度、与高杆作物间作可有效缓解龙胆斑枯病;就有效成分而言,獐牙菜苦苷含量与病情之间无明显规律性,但龙胆苦苷含量随病情指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植物新农药防治龙胆斑枯病药效试验表明,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菌(Septoria microspora Spe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病害流行预测,防治指标研究,以及农业防治措施、种子处理、植物源药剂防治龙胆斑枯病,探讨了人工种植龙胆斑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发现了黑龙江省龙胆斑枯病病原菌(Septoria microspora Speg.)的两个新变种.建立了龙胆斑枯病病情随时间进展数学模型,同时建立防治指标模型d<,ET>=[-ln(123.24PV-100W/82.74W)/0.041 71-MR]·Q.农业防治措施表明优质种苗、秋季移栽、较高的栽培密度和轮作可起到一定防病作用;采用中药蛇床子制剂和施加乐、甲基托布津等处理种子可以杀灭种子上病原菌;对9种中药提取物进行药效学试验表明,川楝子、蛇床子、白鲜皮等中药提取物都有较好的防治龙胆斑枯病效果;由此构成龙胆斑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龙胆斑枯病对龙胆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龙胆斑枯病对龙胆产量及龙胆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一等级龙胆种苗移栽 ,秋季调查每株病情 ,测定产量 ,采用HPLC法测定龙胆苦苷类成分含量。结果 :产量随病情加重而下降 ,在病情指数大于 60时 ,产量下降明显 ,龙胆苦苷类成分含量在病情指数大于 70时开始下降。结论 :龙胆斑枯病病情较重时才造成较大产量损失和质量下降 ,龙胆斑枯病病情指数小于 60时对龙胆生产造成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6.
龙胆斑枯病是由龙胆生壳针孢菌的侵染所致。该病害的发生和种植密度,温度、湿度以及寄主的种类有密切关系。防治该病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杀菌效果良好的药剂有瑞毒霉锰锌、退菌特和克菌丹。  相似文献   

7.
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大宗中药材。近年来,病害是党参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党参的产量和质量。该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报道的回顾,对党参根腐病、紫纹羽病、锈病、白粉病、斑枯病、灰霉病及霜霉病7种常见病害的危害症状、病原学、种带真菌、侵染循环、病害流行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党参病害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党参病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党参病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黄叶部的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地黄在整个生长期间病害较多,对产量影响较人,有的年份造成大幅度减产。根据几年来的试验观察,先介绍几种叶部的主要病,病害及共防治。斑枯病:本病是山一种真菌Septoriadigitalis Pass.引起的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往往使成片植株的叶子卷缩、枯焦。被害叶部病斑成园形、近园形,或受叶脉限制成不规则形,褐色或深褐色。直径3~13毫米,有时有轮纹,易和轮纹病混淆。病斑有肉眼可见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大黄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调查甘肃省大黄主产区大黄病害种类及其特性,为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相结合.结果和讨论:共发现真菌性病害8种,分别为叶黑粉病Thecaphora schwarzmaniana、斑枯病Septoria sp.、锈病Puccinia rhei-palmati、轮纹病Ascochyta rhei、叶点霉灰斑病Phyllostica rhei、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灰霉病Botrytis sp.、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iums、1种病毒病(毒源待定).黑粉病发病率为:14%~26%,为害严重,急待解决.白粉病、灰霉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重庆党参真菌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2015,(6)
目的:明确当前重庆党参主要栽培品种川党参主要真菌病害及对应病原菌种类。方法:对川党参主产区进行系统调查,对所得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调查到真菌病害5种,分别为党参锈病Puccinia campanumoeae Pat.、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白粉病Sphaerotheca codonopsis(Golov.)Z.Y.Zhao、斑枯病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目前,危害川党参最严重的为党参锈病、根腐病和紫纹羽病。结论:重庆巫山、巫溪、奉节、南川等地锈病发病率为100%,严重度2~3级,是川党参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云南栽培滇龙胆病害种类及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ZL  Zhang JY  Jin H  Yang MQ  Yang WZ  Yang Y  Yang TM  Shi YN  Yang SB  Liu L 《中药材》2012,35(1):6-11
目的:了解栽培滇龙胆病害种类,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症状观察、样本采集、病原菌分离、形态鉴定及柯赫氏验证程序来鉴定确诊。结果:栽培滇龙胆的病害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锈病(Aecidiumpers)、圆斑枯病(Pestalotiopsis)、匐柄霉叶枯病(Stemphylium sp.)、壳二孢叶枯病(Ascochyta sp.)、格孢腔菌(多胞菌)叶枯病(Pleospora sp.)及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spp.)和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其中以炭疽病为主要病害,发病株率40%以上,严重度达4~5级;其次是锈病,发病株率10%以下;其他病害发病株率在2%以下。结论:滇龙胆以上几种病害为首次报道,滇龙胆是这些病原菌的新记录寄主。针对这些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药剂浸苗及田间用药防治龙胆斑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新的化学药剂防治龙胆斑枯病。方法在移栽前采用不同药剂对种苗进行处理以及发病后采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对龙胆斑枯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通过病情调查,评价防治效果。结果田间防治试验以丙环唑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种苗处理以施佳乐800倍液浸种苗4 h后移栽,防治效果最佳。结论通过种苗处理和发病后的化学防治,对龙胆斑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玄参斑点病、斑枯病、轮纹病3种叶部病害的发生为害调查及药剂防治研究,探索其发病规律及防治药剂的筛选,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主要玄参产区,对叶部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玄参叶部病害田间病株率达100%,平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1.2%、59.3%,其中斑点病的田间危害程度最高,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42%、65.7%、72.6%;玄参叶部病害危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危害程度依次为:4000株/亩3000株/亩2000株/亩;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及危害程度与种植方式相关,以连作方式平均病情指数最高达45.03%,轮作与生荒地种植方式较低。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硅唑(400 g·L-1)乳油1000倍液防治叶部病害效果最好,田间防效达74.3%。结论:3种叶部病害均有发生危害,以斑点病危害最为严重,利用氟硅唑(400 g·L-1)乳油进行防治,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发掘与利用龙胆草的潜在功用。方法:比较龙胆草在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和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中所述功用,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龙胆草传统功用的核心内容与《药典》记录相符合,但从古代本草文献总结出来的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杀虫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龙胆草复方所治痈肿疮毒、疳疾、神志不安、癫痫、出血等病症,并未被《药典》收录。结论:初步认为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是龙胆草的潜在功用。  相似文献   

15.
龙胆斑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用药剂防治龙胆斑枯病.方法:移栽前以不同药剂处理种苗,田间发病后调查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在龙胆斑枯病发病期间,以不同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结果:以甲其托布津600倍液和700倍液浸种苗12h后移载,防治效果最佳;田间药效筛选表明,以百菌清500倍、甲基托布津500倍、杀毒矾500倍防治效果最佳,经5次用药,于9月中旬把龙胆病情指数控制在60以下.结论:采用药剂处理种苗,结合田间施药防治可有效的防治龙胆斑枯病,使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草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用不同溶剂对龙胆草进行提取,得到龙胆草的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测定其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龙胆草的乙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结论:龙胆草提取物特别是其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云南种植的粗茎秦艽斑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掌握该病发生的基本规律,经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基于真菌形态和ITS序列特征,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被鉴定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该病在云南粗茎秦艽主要种植区普遍发生。结论:小孢壳针孢Septoria microspora是粗茎秦艽斑枯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龙胆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东北及华北地区,株高30~60厘米,根及根茎入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效。龙胆草多采用分株繁殖、根茎繁殖和种子育苗移植,前二者繁殖系数低,后者耗费工时,生产意义不大。现将龙胆草直播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和实验中参考。一、生长习性龙胆草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忌强光。种子细小(千粒重24~27毫克),温度适宜(20~25℃)、土壤湿润和弱光照射,  相似文献   

19.
龙胆草系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干燥根茎或全草入药。性味苦寒,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功效。目前我省均系野生。水城特区丫口生产队于一九七五年下半年开始采挖野生龙胆草变家种,共栽有一百亩。一九七八年用种子播种三亩,效果良好。丫口生产队的龙胆草是种在邱家岩脚的坡地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含有机质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方法如下: 一、气候土壤野生龙胆草对气候要求不很严格,喜生  相似文献   

20.
伪龙胆草桃儿七致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1996年4月收治1例因服龙胆草引起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炎患者。经鉴定,所服龙胆草系伪龙胆草──桃儿七。桃儿七因所含成分鬼日毒素对人体细胞、神经系统有极大的毒性作用,且外观上类似龙胆草,在市场上混作龙胆革销售,数量不小,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为引起医药界重视,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李××,男,28岁,餐厅务工人员。因服龙胆草致呕吐、腹泻、神志不清、四肢无力1周急诊入院。患者在1周前因患眼结膜炎眼自购龙胆草30g,当即引起恶心、呕吐、头昏,遂送至省医院急救洗胃、输液治疗,次日回家后在附近诊所继续输液,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