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 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统一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健康宣教,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和方法,正确选择静脉,加强输液巡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TB)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院中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7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并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38例患者为实验组,后3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结核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灶吸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而病灶吸收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应用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促进结核吸收,也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将武清区结核病防治所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方案为:2EHLZ+V/6EHL+V,对照组40例方案为2EHLZ/6EHL。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2月、3月末痰菌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8月末痰菌阴转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抗结核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中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医院选择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70例作为临床对象,分组的方式为计算机表法,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对比2组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优;且不良反应产生少于对照组,采取统计学分析,组间有显著差异形成且P0.05,在统计学之中具备分析意义。结论: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中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能够将治疗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病例入院诊治时间2016年9月-2017年6月,所有患者均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予以有效的护理,观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有效的护理,所有肺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失眠头痛,1例患者总胆红素上升,1例患者瘙痒,总发生率为10.0%。结论:在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予以有效的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含莫西沙星用药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对多种抗结核药物出现耐药反应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用含莫西沙星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用含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展开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两组肺结核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两种方案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阿米卡星、莫西沙星以及吡嗪酰胺这一含莫西沙星的联合治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显,该治疗方案能够更好的帮助肺结核患者对病情进行控制,提高治疗有效率,为进一步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效果,今后本中心将优先采用含莫西沙星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片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2例,对其应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并统计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32例患者中,主要不良反应有7例皮肤,16例消化系统,2例泌尿系统反应,3例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反应。所有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及调整剂量之后,其不良反应症状得到减轻或消失,抗结核治疗能够继续。结论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有剂量、疗程、年龄、合并用药等,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复治涂阳患者采用联合左氧氟沙星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复治涂阳患者且非耐药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让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结核化疗.并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加用左氧氟沙星,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复治涂阳患者采用联合左氧氟沙星化疗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病患者86例,初次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均给予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3HRZE(S)/9HRE)进行治疗,对于进行复治的肺结核患者给予HZPOL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抗肺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结果患者在采用抗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肝脏功能受损以及包括尿酸增高、四肢麻木和关节疼痛在内的其他不良反应。86例患者中治愈41例,占47.7%,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大于1/3,好转出院静养的患者42例,占48.8%,因咳血不止死亡3例,占3.5%。结论抗肺结核药物过程中采取不良反应护理,能够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其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左氧氟沙星与常规结核化疗方案联合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90例,以每组45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收治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以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结合的方式进行化疗,对照组则采用肺结核强化期的治疗方式。结果: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对比统计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左氧氟沙星与常规结核化疗方案联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疗效较显著且暂未发现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药相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28例来我院就治的肺结核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强化抗痨方案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应用中西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64例,总有效46例,占71.9%;治疗组64例,总有效60例,占93.8%。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有效率明显好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中西结合可以减少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肺组织修复,对杀灭结核茵起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抗结核标准治疗方案中使用利奈唑胺代替乙胺丁醇方案治疗药物敏感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7月在盘锦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43例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利奈唑胺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利奈唑胺组使用利奈唑胺替代标准抗结核治疗方案中的乙胺丁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进行抗结核治疗引起不良反应(ADRs)的情况,为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雅安、资阳两市2011-07/2012-03期间,符合纳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治疗新剂型研究课题条件的1 203例肺结核病患者,在全程督导下使用FDC抗结核治疗时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1 20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的ADRs为328例,ADRs发生率为27.27%,所有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系统(41.56%)和神经系统(26.89%)最为常见。肝损害的发生率为5.07%。患者胃肠道系统和神经系统ADRs发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肝损害发生率月度分布的趋势不明显。男性(28.64%)与女性(32.56%)AD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60岁组(33.26%)ADRs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组(19.27%)(χ2=21.13,P〈0.05)。结论服用FDC的患者ADRs总体发生率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与板式组合药相似。ADRs最常发生在治疗初期,因此治疗初期需要加强用药观察和监测,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ADRs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58例肺结核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长、老年、口腔卫生差,营养不良,院内使用抗生素等与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有关,感染真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占77.7%。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的加重,占91.4%。结论:在正规抗痨和加强支持下,强调护理,尤口腔护理,严禁滥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在结核病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方法 随机按2∶1配比将48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成板式药组332例和传统药组1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结果 487例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47%,板式药组、传统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4%、27.10%,板式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传统药组(P<0.05);强化期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0%,老年患者中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2%,均高于传统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式药物与传统抗结核药对肝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板式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传统散装抗结核药,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板式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特别是强化期老年服药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29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DILI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嗜酒、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有肝病史、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3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结论对抗结核药致DIL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以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9例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分布、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该49例不良反应中好发年龄为1~10岁小儿及60岁以上老人,分别占16例(32.7%)、11例(22.4%),接种第1针后发生20例(40.8%),以局部反应最多,占24例(49.0%)。所有病例经采取适当的护理对策,均安全度过用药期,47例完成全程接种,无一例因免疫失败发生狂犬病。结论接种狂犬疫苗可预防狂犬病但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全程接种率和免疫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并观察在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76例,以患者姓名首字母排序方式,划分对照组(n=38)、观察组(n=38),两组均常规抗结核治疗.行免疫增强剂治疗为对照组,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为观察组,并对采集的治疗前后观察...  相似文献   

19.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62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用药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结合常规治疗应用于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10月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的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29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68.97%,细菌清除率65.52%,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为10.34%.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效果好、细菌清除率高、安全性高,可作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的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