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透灸背俞穴治疗心源性失眠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旺 《光明中医》2010,25(3):477-478
<正>失眠,中医称"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2.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笔者以归脾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失眠78例,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推拿点穴辨证治疗不寐1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1].  相似文献   

4.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的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有人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人寐。不寐一证,既可单独出现,  相似文献   

5.
中医将失眠症称之"不寐""失寐""不得眠""目不眠""不得卧"等,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睡眠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  相似文献   

6.
<正>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现代医学称之为"神经衰弱",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由于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下降,患者日间瞌睡、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严重者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  相似文献   

7.
正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学"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范畴。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美国睡眠障碍中心协会的定义是:失眠症是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引起的睡眠障碍,失眠属于睡眠困难和伴有精神神经性疾病的睡眠障碍中的亚型~([1])。  相似文献   

8.
<正>不寐西医称之为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的一类疾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等,严重时彻夜不眠。不寐在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称之"不得眠""不得卧""不能卧"或"卧起不安"。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李雅琴是宁波市象山县中医医院主任  相似文献   

9.
<正>失眠即不寐,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寐""卧不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仲景认为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阴阳不相顺接。秦师引经据典,以仲景为法,对失眠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和辨证  相似文献   

10.
失眠亦称"不寐"或"不得眠"、"不得卧",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适.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笔者采用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形式的,有的是难以入寐,有的是寐而易寤,而有的是寐而不稳,或寤后不能再寐,甚至整夜不能入寐.不寐一病,病在心,病源在肝肾,与肺脾(胃)有关,故不寐可从五脏论治.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临床中有失眠患者觉得中药口感不佳,不愿口服中药,加之煎药麻烦费事,不能长期坚持口服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其副作用大,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笔者经  相似文献   

13.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形式的,有的是难以入寐,有的是寐而易寤,而有的是寐而不稳,或寤后不能再寐,甚至整夜不能入寐.  相似文献   

14.
吉良晨治疗不寐证经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彪  金玫 《北京中医》2001,20(1):7-8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形式的,有的是难以入寐,有的是寐而易寤,而有的是寐而不稳,或寤后不能再寐,甚至整夜不能入寐.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富 《光明中医》2009,24(9):1818-1819
失眠是睡眠障碍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属中医"不寐"范畴,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安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眠,可反复数年不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历代可见"不得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得眠"、"不寐"等名称。失眠症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治失眠,今多从"邪火亢盛,阴亏血少,神失所用"或"痰火上  相似文献   

17.
失眠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整夜不眠,并可反复数年不愈,  相似文献   

18.
<正>失眠,中医称为"不寐"、"目不瞑"或"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自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1]。西药治疗虽能立竿见影,但往往有较多的副作用,易形成依赖或成瘾。我科运用腹针配合中药贴敷涌泉穴治疗女性失眠,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0岁,  相似文献   

19.
黄丽  朱国建  宋文娟 《光明中医》2007,22(11):46-47
神经衰弱,中医又称"不寐"、"不得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疾病.有轻重之分,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疼,有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相似文献   

20.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不寐的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