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论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医研究的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研究是为中医发展服务的,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医发展有着不同需求,中医研究也有不同的目的与方法。古代中医研究的目的仅在于提高临床疗效;而近现代中医面临生存危机,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在于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与存在的"合理性",方法也多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当前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发展目标的确立,使中医迎来百年来未有的发展良机,中医研究的目的宜集中于促进中医"恢复主流医学地位",真正实现"中西医并重"。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真正的"中医不多,有中医科研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所以搞好中医继承教育,是发展中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毛德西教授的从医之路和治学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全国名老中医毛德西的从医历程及其"读经典,勤临床,拜名师,多总结"的从医之路和治学经验。结果:毛德西秉承医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之训,临证经验日渐丰富,学术思想日臻完善,对中医的认识日渐升华。"读经典,勤临床,拜名师,多总结",寥寥数语,见证了一代中医临床大家的成长历程,凝聚着中医名家的济世之心。结论:毛德西教授从50多年来从最初的被动接触中医到后来主动学习中医,再到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先生在学习中体会中医,在体会中思考中医,在思考中传承中医。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医专业的特殊性及其发展的现状,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日益受到重视.影响中医成才的因素很多,但"通人文、重经典、多临床"这三个因素被认为是中医成才的三个关键环节.为此本文首先阐释了这三个因素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中医本科生如何抓住这三个要素以促进自身的成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围绕"通人文、重经典、多临床"的中医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中医"心悸"范畴,多为"心肾不交"所致,以左归丸加减辩证治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中医本无"干燥综合征"病名。根据本病以口眼干燥为主症的临床特点,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将本病明确命名为"燥痹"。也有人将其命名为"虚劳"、"痹证"、"燥毒证"、"干燥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处理、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多,中医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中医"不孕症""月经后期""闭经"瘕"等范畴。中医认为肾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肾虚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根本原因,而痰湿和血瘀是其两个继发的病理因素。中医辨证论治与针灸等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均作出有益的探索,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可见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自学中医好处多,这方面我尝到了甜头。 文革时我被打成"三家村"黑帮回家务农。因为书被洗劫一空,在朋友的鼓励下,向别人找来中医书学习。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医多从肾论治膝骨关节炎,我们通过重新审视膝骨关节炎退变过程中的病变特点以及脏腑病机特点,结合传统中医"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肾肝脾相关"理论,提出从肾肝脾相关理论膝骨关节炎论治,并详细阐释补肾柔肝健脾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陈吉  朱晓宏 《光明中医》2014,29(11):2257-2258
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等几个方面。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防治的的意义。1治未病理论"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强调"未病而治"的预防医学思想,贯穿于养生、防病理论的始终。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反复强调"上工必须治未病",[1]"上工治未病"既体现了医学以追求人类健康为目的的本质,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医"乳房""乳汁"之说已久,惜后发挥甚少,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当今乳房疾病患之者众,求于中医治疗者也多,临证惑而有憾。今集临证之得,抒以己见,引乳房"三部"说、乳液"圣液"论、乳液"乳流"辨、乳液诊察发挥诸端以臻至善。  相似文献   

12.
杜昌 《河北中医》2011,33(10):1527-1527
腰痛在中医内科门诊中比较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季多见。腰痛有虚实之分,无外"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笔者临床中将之分为4种证型,遵守中医理法方药规律,严谨遣药组方,辨证治疗腰痛,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之"痢疾"、"泄泻"、"肠澼"、"腹痛"、"肠风"等范畴.由于该病病因复杂,病机多端,近年中医文献中,对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很不统一.通过对近十年发表的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初步探讨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及对应方药,从而形成中医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初步框架.该病病机多为脾肾两虚、肝脾失调、湿热阻滞大肠,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脾肾亏虚,标实乃湿、热、瘀、毒壅滞大肠.分析文献中的不同辨证分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大肠湿热、脾虚湿热、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寒热错杂等其他类型.治疗当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标本兼治为原则,治疗选方主要以经典方剂化裁变化,最常选用"白头翁汤"、"芍药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乌梅汤"等为基础方.  相似文献   

14.
王谦 《江苏中医药》2011,43(6):12-13
糖尿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发机体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属于中医"消渴"范畴。  相似文献   

15.
2335例急性肾炎的中医用药分析463400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傅文录急性肾炎是起病急,并以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及氮质血症为其常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于中医"风水"、"水肿"等病证的范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多与感染后机体免疫变态反应有关。中医...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日前,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的200多位护理人员通过了院内"中医术语应用知识"测试。年初以来,该院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相关内容,多举措加强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护理培训,将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日常整体护理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梁灿德  鲁海  刘文刚  谢国平 《河南中医》2011,31(10):1113-1115
"中医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中医现代科学化",是一个实践和持续发展的过程,其指导思想是现代科学思想,研究对象是中医,不是西医,也不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将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一股巨大力量。"中医现代化"就是使中医具备现代科学的特征,意味着中医将从现代医学体系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料。  相似文献   

18.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腹痛、腹泻、排脓血便、粘液便或血便,伴有或不伴有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多缓慢,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西医无特定疗效。结肠炎属中医的"腹痛"、"痢疾"、"肠癖"等范畴。近十余年,笔者按中医的辩证论治方法,对此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蛋白尿为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中医无"蛋白尿"一说。因多见头面四肢乃至一身俱肿,尿液混浊,气短乏力,腰背酸痛,故可属中医之"水肿"、"尿浊"、"虚劳"、"腰痛"等范畴。西医常运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往往诸法用尽,徒见毒副作用,却仍难治愈,而中医药治疗每可增效减毒,故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具有一定优势。现将相关文献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属祖国医学"积聚"、"臌胀"、"黄疸"、"胁痛"、"胆胀"、"痞满"、"岩"等范畴[1],中医认为病机为本虚标实。大多医家同时认为人体是一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十二经脉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任何一脏有病,均会牵连他脏,这与中医所说的生克、乘侮关系密切相关。肝癌的病因,多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邪毒内侵,致气虚、痰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