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的创新做法和实践效果,为提高医联体建设水平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创新医联体体制机制、日常运行机制、健康管理机制,突出“技术、人才、管理”的对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结果:建立了三级医院带基层医院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扩大了医疗服务半径,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结论:院府共建、紧密合作的模式对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联体建设中“市郊协同一体化”运行模式,为一院多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某医联体内位于市区的A医院和郊区的B医院2017年-2019年业务及经济运行数据。结果A医院业务量大于B医院,但B医院业务量增长较快;A医院人均效率高于B医院;A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占比及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方面均明显高于B医院,B医院人员经费比例高于A医院。结论医联体建设“市郊协同一体化”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不同院区功能定位;郊区医院要加强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重视医疗同质化建设;市区医院要加强对郊区医院教育、科研、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同时要积极争取政府对郊区医院的相关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索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方法:徐州市中心医院与睢宁县人民政府实施“院府合作”,帮扶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家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明确合作目标,完善帮扶措施,确立保障措施,突出帮扶重点等努力,凸显帮扶成效。结论:“院府合作”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医院的职责和定位,突出了优质资源和政府主导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联体成为了中国医疗界的热议话题,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所在区域内唯一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在2009年与区域内下属的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率先开展了“医联体”模式的探索。本文介绍了无锡二院在目前“医联体”模式下的实践成果,并且从对口专科之间的合作、业务培训和双向转诊、医联体模式的转变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医联体发展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总结宿迁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开展府院合作,托管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合作8年来,双方创新推行管办分开、同质化管理、组团式支援、双科主任制度等举措,从管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深入帮扶,推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全方位快速发展,成功创成三甲综合医院,为医联体建设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寻跨组织医疗服务的“院地”服务模式的实践特点和其关键成功因素,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跟踪调查华西医院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开展的“院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和方法,对华西-成华医联体 “N+1+N”联盟架构中转诊绿色通道、检验同质化、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化支撑的多项服务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紧密型医联体的成效集中在基层医疗、上下联动、患者满意度、双向转诊制度等多个方面。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能充分适应“大健康”战略要求,为深化医联体服务创新能力、发挥更深层次效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医联体作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能,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举措,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在不同场合予以强调和推广。研究者所在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几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医疗联合体建设,不断探索医联体建设的模式、合作机制等,截至目前已与37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建立了或紧密或松散的医联体合作关系,并尝试探索了医院托管、科室托管、建立专科协作组以及个性化技术帮扶等不同的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分级诊疗背景下某二级医院对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的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院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结果该院和邻近的三级专科医院有多年的合作基础,地理位置适中,临床资源丰富,专科基础较好;但因为不同级别医院存在管理差异,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信息发展不均衡,专科发展遭遇瓶颈;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符合政策导向,也是医院发展的方向,抱团取暖符合各方利益。专科型医联体建设本身无现成模式可循,不必期望短期内见到成效。结论专科型医联体建设符合各级医院发展的需要,应抓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医改背景下江苏省各地开展多种模式医联体建设,以"院府合作"、集团化整合发展、建设共享中心等方式切实构建因地制宜的医联体政策措施,形成独具特色的江苏经验。文章通过梳理江苏省医联体建设中的有效措施、配套政策、经验成果及现存问题,提出医联体建设亟待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角度完善同向激励机制,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发挥信息化网络优势引导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为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专科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政策、缓解专科医疗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也为医院医联体由“点”到“面”的发展打下基础。非公医疗机构作为社会资本办医的重要力量,其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参与医联体的“应用之份”和“应尽之义”。作者从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施专科医联体的相关工作入手,分析了民营医院实施专科医联体的优势和劣势,建议民营医院从加强医院管理、引进专业人才、联合其他民营医院发展等三个方面建设医联体,促进医疗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支付结算系统的建设旨在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和资源下沉,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居民幸福感。方法:根据该地区及医院的实际情况,某省级人民医院构建以区域医院为主体的医联体收费管理和统一支付结算服务平台,深度整合各级医疗服务机构资源,打通各级医疗机构支付结算体系,统一线上线下全流程的就医服务模式。结果:通过对医联体“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逐步实现线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支付结算等全流程就医服务。结论:将患者、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三方联通,打造医疗全流程闭环服务,对在实践中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和资源下沉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医联体成了不折不扣的热词。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在江苏,"院府合作"成为医联体建设中的创新模式被广泛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市立医院充分发挥医联体资源共享优势,紧密协作,主动作为,建立起以医联体助力三级疫情防控网建设新机制。为切实深化后疫情时代下医联体联动模式,医院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分级诊疗为目标,积极探索“市立医院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院两区”管理模式,为医院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结合与新院区周边群众的沟通、调研,分析“一院两区”取得的成果与不足。结果:医院在管理、业务、影响与声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真正“一体化”存在差距、特色发展不明显、新院区影响力不够。结论:需做好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加强党建、团建,落实医联体建设,使两个院区真正“一体化”,形成更大合力,提升医院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国目前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其他地区医联体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方法定量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对医联体建设的17年评价结果表明,下级医院业务量年均增长率、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运营效率均较同类医院平均水平低。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托管带动了部分学科的发展,但总体是竞争而不是合作关系。问卷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职工认为上级医院托管成效一般或没有成效。结论利益分配机制是组建医联体成功的关键因素,紧密型医联体要优于松散型医疗集团;通过改革支付方式而不是行政干预来推进机构联合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分级诊疗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对公立医院改革以及解决百姓就医的问题产生重大影响。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思路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在基层医院施行干部“双兼制”方案。以西电集团医院构建的“3+2+1”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医联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该医联体的建设方法、建设成效、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继续强化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医联体背景下,探索构建以专科护理为核心的模块推进式护联体模式,帮扶基层护理服务。方法:对组成医联体集团的16家医疗机构成员单位,通过建立标准、信息平台、业务培训、质量评价与督导、专科护理会诊等举措,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进行全面、全程的护理管理,促进三级医院优质护理资源有效下沉。结果:提升了基层医院各专科护理的水平与质量,让患者得到了专业、安全、同质的护理服务。结论:医联体背景下以专科护理为核心的模块推进式护联体模式发挥了牵头单位的资源优势,引领了医联体集团单位共建互助的合作,推进了医疗资源结构优化与建设,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紧密型医联体是以医联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模式,促使医联体成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本研究通过三级综合性医院牵头构建并实践紧密型城市医联体“6541”工作模式,即六统一: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财务账户管理、药品耗材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统一;五畅通:业务流 、病人流 、资源流、数据流和现金流畅通;四特色:五派出、五延伸、居民医保基金打包付费改革和五方满意;一体化:共建一体化医防融合服务体系,以资源整合促进优质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同质,实现“责任、服务、资源、管理、利益和发展”一体化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医联体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医联体内上下转诊不畅的协同困境。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在市属医院内部进行分级诊疗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知名专家团队层级转诊预约模式,有效解决了疑难病"看专家难"问题。作者通过总结北京市属医院知名专家团队建设经验,探讨了院内知名专家团队层级转诊模式对医联体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西部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构建重要维度的现状,探索医联体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的考核指标,为区域化医联体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协同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量表,在2017年5月-2018年10月对成都西部医联体机构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标的差异。结果本次调查研究涉及到医疗机构9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9家,基层卫生院71家,占医联体机构94.7%(90/95);调查医务人员910人,保洁人员137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不存在差异,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院感部门建设、院感防控信息系统建设、院感防控培训情况、环境清洁情况、院感防控体系认可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医垃处置能力、多重耐药菌的防控、职业暴露的处置能力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成都西部医联体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机构需要加大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提升,主管牵头部门应加大医联体内部院感防控体系建设,整合内部资源,为医联体医疗质量安全、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