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糖变化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糖的变化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变化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组患者的未愈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结论: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估计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后假性动脉瘤致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10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1例因球囊反复栓塞时破裂,改行孤立术。结果 8例可脱性球囊一次栓塞成功,保留颈内动脉通畅。2例用2枚球囊连同颈内动脉一起闭塞。6例用GDC栓塞,保留颈内动脉通畅。1例上颌动脉假性动脉瘤用GDC 闭塞供血动脉。1例改行孤立术后拔除填塞纱条未再出血。17例介入治疗成功者即刻脑血管造影,均显示瘘口及假性动脉瘤消失。随诊1~5年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 介入性治疗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效果可靠,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无条件行介入治疗时,采用孤立手术仍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合并并发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组发生呼吸改变、休克、双侧瞳孔散大、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GCS评分与死亡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双侧瞳孔散大、肺部感染、并发高血钠症、入院时GCS评分是影响颅脑外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颅脑外伤的预后与患者入院时出现双侧瞳孔放大、休克、呼吸改变,合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肺部感染、高血钠症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血糖水平等密切相关,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9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结果:交通伤126例,撞击伤2例,挤压伤1例;生存116例,死亡1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Ⅴ级110例,Ⅳ级7例,Ⅲ级6例,Ⅱ级1例,Ⅰ级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掌握最佳治疗时机,防治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高血糖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糖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查并回顾性分析146例颅脑外伤并高血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x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按血糖水平和治疗效果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隔结论 血糖水平不仅可作为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参考,也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及提示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检查方法、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12例均为经过临床多种方法治疗,特别是前后鼻孔填塞仍反复大量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均先行出血侧颈总、颈内动脉DSA检查。确定出血动脉后再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结果本组12例,3例显示直接出血征象,即造影剂外溢形成血管湖。9例显示间接征象,即末梢血管增多、扭曲、紊乱等。12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为顽固性鼻出血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尤其是在前后鼻孔填塞法无效后,栓塞疗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临床分析,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与护理的配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T在诊断颅脑外伤中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在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出105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7.14%,仅出现3例误诊/漏诊病例.结论:颅脑外伤的诊断中应用CT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病例,利于临床医师明确颅脑外伤的类型、具体部位、病变程度等,从而早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合并并发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组发生呼吸改变、休克、双侧瞳孔散大、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GCS评分与死亡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双侧瞳孔散大、肺部感染、并发高血钠症、入院时GCS评分是影响颅脑外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颅脑外伤的预后与患者入院时出现双侧瞳孔放大、休克、呼吸改变,合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肺部感染、高血钠症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血糖水平等密切相关,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临床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技术,对1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进行超选择性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栓塞。结果 其中15例达到立即止血目的,其中1例因合并筛前动脉出血,后经筛前动脉结扎出血控制。结论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技术下,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有效、快捷的止血方法,但因导管技术的限制,对筛前、筛后动脉所致的鼻出血仍应采用传统的动脉结扎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鼻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26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鼻出血预后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治疗中是否联合应用裸花紫珠片。结论:发病后3天内治疗,用药中联合裸花紫珠片,加之心理疏导,能显著改善鼻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治疗步骤。方法分析18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的原因、部位分步骤治疗,予以鼻腔填塞、鼻中隔矫正术、鼻腔微波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DSA)、颈外动脉结扎术、颌内动脉结扎术、筛前动脉结扎术。结果18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治愈率98.4%。结论采取分步骤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检查方法、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12例均为经过临床多种方法治疗,特别是前后鼻孔填塞仍反复大量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均先行出血侧颈总、颈内动脉DSA检查,确定出血动脉后再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结果本组12例,3例显示直接出血征象,即造影剂外溢形成血管湖。9例显示间接征象,即末梢血管增多、扭曲、紊乱等。12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为顽固性鼻出血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尤其是在前后鼻孔填塞法无效后,栓塞疗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临床分析,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与护理的配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高钠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49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血气分析检测血钠值,观察血钠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比非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更易发生高钠血症,且高钠血症出现时间越早,血钠程度越高,死亡率越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高钠血症的轻重与GCS评分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容易发生高钠血症,尤其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率较高,血钠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颈外动脉结扎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收集从2002~2004年鼻出血患者应用其他方法无效的患者,采用颈外动脉结扎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CT在颅脑外伤诊断中以检查快捷无创,诊断准确发挥重要作用,对2年来我院诊治12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CT表现进行总结,并将急性颅脑外伤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我院诊治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31例。年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搜集的20例严重鼻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明确病变血管,后行超选择性责任动脉插管,栓塞治疗。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栓塞后达到立即止血,1例有眼动脉参与供血患者栓塞后仍有少量鼻出血,后经局部压迫,药物止血后出血停止,1例未能栓塞。结论:采用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是微创、安全、高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填塞手术治疗外伤性鼻腔顶壁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7年4月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出血,行鼻内窥镜下鼻腔填塞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做单侧鼻腔填塞12例,双侧鼻腔填塞7例,1例先行鼻内窥镜检查后,再行颈内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无继发颅内感染,无死亡病例.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严重鼻出血时,在鼻内窥镜下可明确出血部位,并对相应出血区域进行鼻腔填塞,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有颈内动脉破裂时.则仅有诊断价值,无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度颅脑外伤合并DIC的诊断,降低重度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及时对重度颅脑外伤合并DIC进行诊断、治疗.结果:本组10例,治愈2例,治愈率达20%.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合并DIC的正确诊断和积极治疗,是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合并DIC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方顺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232-233
目的:探讨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所有患者都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或动脉结扎方法。结果:病理检查为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40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0例,颌面部中小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DSA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动脉分支畸形扭曲。78例患者治疗后有效,所有患者在随访3个月内都无再出血和相关并发症。结论: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颌面部中小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导致老年难治性鼻出血主要原因,介入或结扎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76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湖南航天医院2008年8月~2010年2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6例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患者经救治,成功69例,成功率为90.79%,死亡7例,死亡率为9.21%.采用GOS评分:良好36例,中残20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损伤机制较复杂,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