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这类患者出血速度快、失血量大、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生长抑素(SS)治疗可明显改善疗效[1].SS能够减少门脉高压患者胃肠道的血流量及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其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献报道较少.为探讨老年PUB患者在SS治疗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我们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1例老年PUB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速度(SMA-V)、肠系膜上动脉搏动指数(SMA-PI)、门静脉血流量(PV-F)、及肾动脉阻力指数(RA-RI)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超声检测颈椎病合并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 5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的形态结构 ,检测其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血流量。将测得的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颈椎病组椎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血流量轻微下降 (P >0 .0 5 ) ,但差异无显著性。以上提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椎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法舒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影响,从而评价法舒地尔在此类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静脉注射法舒地尔,行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变化.结果 10例患者用药前平均肺动脉压为(39.60±9.4) mmHg,在静脉注射法舒地尔48 h后可降至(32.63±6.05) mmHg,P<0.05;72 h后降至(33.71±4.99) mmHg,P<0.05;肺血管阻力指数仅表现存在下降趋势,由基线值(746.8±509.49) dyn·s·m2·cm-5下降为72 h时肺血管阻力指数为(482.43±198.21) dyn·s·m2·cm5,P>0.05.其中3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血压降低,因而减小法舒地尔用量或暂停.心率、心脏指数、右室每搏功和肺动脉楔顿压等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变化.用药后氧动力学指标提示氧摄取率、氧消耗指数、氧输送指数存在升高趋势,分流率存在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法舒地尔早期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改善缺氧,但仍需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急性重型肝炎时肝固有动脉(PHA)、门静脉(PV)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2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PHA、PV的管径、时间平均血流速度(Vmean)、血流量及PHA的阻力指数(RI),并对21例进行了随访;设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亚急性重型肝炎时,PHA内径增宽,Vmean增加,血流量增多;PV内径增宽,Vmean降低,血流量减少;PHA血流量与TBIL呈正相关,PV血流量与TBIL呈负相关.治疗后PV血流量增加,PHA血流量减少.结论亚急性重型肝炎时,肝脏血流动力学检测有助于提示病情程度,并可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常认为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狭窄50%~70%,是心肌缺血发病最具有意义的指标之一,但冠脉狭窄节段的长度、部位、狭窄节段数的多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冠脉血流量减少或心肌氧耗量增加,又造成节段性左室功能障碍,反过去加重冠脉血流量下降及心肌氧耗量进一步增加,出现恶性循环。为此,抗心肌缺血及心绞痛药物的治疗目标是阻止或逆转其病情的继续恶化,尽可能地维持冠脉血流与心肌氧耗之间的平衡状态,使病情得以控制和稳定。触发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的始动因素较多,如增加活动量、儿茶酚胺释放、血小板激活、纤溶降低、血管受体上调等,它们之…  相似文献   

6.
冠脉血流的主要阻力是心肌内小动脉,这些血管的直径从10nm~140nm不等。由于心肌完全依靠有氧代谢,心肌氧耗增加时只能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来满足心肌氧需。而冠脉血流增加主要依靠心肌内小动脉扩张。为了描述冠脉循环最大供血潜力,亦即心肌内阻力血管最大舒张能力。Gxuld等[1]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随年龄增长,无典型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BioZ 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正常或Ⅰ级~Ⅱ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235例分为<60岁组59例;60岁~79岁组104例;>80岁组72例.对心率、平均动脉压、胸腔液体水平(前负荷),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后负荷),心脏指数5种血流动力学参数作定量评估.结果 >80岁组老年患者心脏指数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P<0.05);阻力负荷指数增加(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胸腔液体水平改变不明显.结论 随年龄递增,老年患者尤其是>80岁患者血流动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心脏指数的下降及血管阻力负荷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实验观察心肌康颗粒对正常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电磁流量计分别测量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用载波放大器测定左室内压。结果心肌康颗粒可增加心输出量(CO)、冠脉血流量,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总外周阻力及冠脉阻力。结论心肌康颗粒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冠脉阻力,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30例作为肝硬化失代偿组,老年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30例作为肝硬化代偿组,同期体检的正常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脏门静脉血流速度、肝脏门静脉内径和肝脏门静脉横截面积以及肝动脉阻力指数和脾动脉阻力指数,计算门静脉充血指数、门脉血流量和门脉高压指数,对3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速度、肝脏门静脉内径、肝脏门静脉横截面积、肝动脉阻力指数、脾动脉阻力指数、门静脉充血指数、门脉血流量和门脉高压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组和肝硬化失代偿组的门静脉血流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的门静脉血流速度低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肝硬化代偿组和肝硬化失代偿组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横截面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横截面积高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肝硬化代偿组和肝硬化失代偿组的门脉充血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的门脉充血指数高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肝硬化代偿组的门脉血流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的门脉血流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失代偿组(P0.05);肝硬化代偿组和肝硬化失代偿组的肝动脉阻力指数、脾动脉阻力指数、门脉高压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的肝动脉阻力指数、脾动脉阻力指数、门脉高压指数均高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结论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定章  周晓东  朱肖星  李彩玲  郭悦 《心脏杂志》2003,15(5):452-453,456
目的 :观察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U C)的肠系膜上动脉 (SMA )和肠系膜下动脉 (IMA)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 2 7例活动期 UC患者和 32例正常人的 SMA和 IMA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活动期 UC患者 IMA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与正常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 ) ,SMA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P>0 .0 5 )。活动期 UC患者 IMA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高于正常人 ,而搏动指数显著降低 ,阻力指数变化不显著。结论 :活动期 UC患者 IMA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正常人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的光明、钱桥、青村三个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脑血管病防治,选取10 565例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队列人群,再对其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测量,和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调查,同时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上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P<0.001);脑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01);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动态阻力和临界压力则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01);脑血管功能总分也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明显减少(P<0.001)。结论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以头痛、头晕为主诉的患者150例,根据单侧椎动脉颅内段是否有狭窄分为研究组[100例;一侧椎动脉管径(VAD)≤2.5 mm或与对侧VAD比值1/1.7,且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和单纯椎动脉发育不全(VAH)组(50例;一侧VAD≤2.5 mm或与对侧VAD比值1/1.7,椎动脉全程未见狭窄),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双侧VAD2.5 mm,椎动脉全程无狭窄)。所有研究对象行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CTA)和(或)DSA检查。采用颈部血管超声记录VAD、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时均平均峰值流速,并计算椎动脉血流量及阻力指数差值。比较3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对研究组患侧、单纯VAH组VAH侧、对照组左侧进行两两比较;评价不同参数对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诊断的可行性。结果椎动脉椎间段阻力指数诊断准确性较高,阻力指数差值、血流量、EDV、VAD有一定准确性,PSV的诊断准确性较差;其中,阻力指数为0.754、阻力指数差值为0.151、血流量为56.52 ml/min、EVD为9.5 cm/s、VAD为2.095 mm是诊断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最佳界值(最大Youden指数分别为0.695、0.605、0.383、0.495、0.381,敏感度分别为83.8%、63.6%、89.8%、81.6%、87.6%,特异度分别为85.7%、96.9%、48.5%、67.9%、50.5%,准确度分别为87.3%、80.2%、79.5%、67.7%、65.2%)。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椎动脉椎间段阻力指数、阻力指数差值、血流量、EDV、VAD可作为评估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参考,为及早诊断后循环缺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血糖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为:(1)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脏指数和搏出指数一般可增加25~30%,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无明显改变,但dp/dt增高;(2)无明显变时性及变兴奋性作用。而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3)轻微的正性收缩能作用;(5)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20~25%,但心肌氧耗量相应增加,肝、肾及其它内脏血流量亦同时增加。由于高血糖素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而又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前列腺素E1(PGE1)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氧代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对1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静脉滴注PGE1(40μg·kg-1/min),静滴前、后测定氧输送、氧消耗、氧摄取率、血液动力学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结果PGE1可增加老年肺心病患者心脏指数、氧输送、氧消耗和氧摄取率;降低肺及体循环的血管阻力指数;改善血粘度。结论PGE1通过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内血流分布和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了氧供给和血液流变性,抑制了由于乏氧性缺氧而代偿性增加血红蛋白的负面效应——氧摄取缺陷。  相似文献   

15.
报告浓度为40ppm的一氧化氮(NO)吸入对COPD所致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吸入浓度为40ppm的NO20分钟,可使肺动脉平均压(PAPM)下降16.65±8.39%;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下降25.94±0.50%。体循环压力及阻力无明显影响。心输出指数(CI)及每搏指数(SI)增加。PaO_2及SaO_2较吸入前提高,肺血分流率下降16.33±0.30%(P<0.05),氧供需比例得到改善。提示吸入NO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LPS,TNF-α和NO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检测了45例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失代偿期分别为22、23例)血浆LPS,TNF-α和NO水平,并对受试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和门静脉血流量)进行同步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浆LPS,TNF-α和NO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P<0.01),三者之间呈正相关(P<0.00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门静脉血流量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P<0.01),外周血管阻力明显低于代偿期患者(P< 0.01);肝硬化患者血浆NO水平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门静脉血流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与外周血管阻力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1)。肝硬化患者血浆LPS,TNF-α和NO生成增多,NO在门脉高压形成及血液动力学紊乱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D)时血液动力学和氧供变化。 方法 选择择期开腹手术全麻患者 34例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 6 5岁 )和对照组 (<6 5岁 ) ,每组 17例。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 ,吸入 0 6MAC异氟醚维持麻醉 ,按 5ml/kg 30min内静脉输入 6 %羟乙基淀粉行AHHD。应用HemosonicTM10 0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液动力学监测仪连续监测每搏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动脉内血流量、血流峰速度、血流加速度、左室射血时间、全身外周血管阻力等 ,记录稀释前 (T0 )、扩容 15min(T1)、30min(T2 )和稀释结束后 10min(T3 )各项监测数据 ,并检测各时间点动脉血气 ,计算氧供。 结果 与T0 相比 ,两组T1、T2 和T3 的每搏量、心输出量和动脉内血流量均明显增加 (P <0 0 5 ) ,T2 血流峰速度明显增快 (P <0 0 5 ) ,T1、T2 和T3 的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 (P <0 0 5 ) ;两组T2 和T3 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T1、T2 和T3 的氧供均明显增加 (P <0 0 5 )。而左室射血分数仅老年组T2 较T0 明显延长 (P <0 0 5 )。 结论 老年患者行AHHD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保证充分氧供 ,但应谨慎对待其对心脏收缩功能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心肺复苏氧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胸外按压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13例使用机械通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在呼吸心跳停止后继续维持高浓度氧的机械通气,同时进行持续胸外按压(频率80~150次/分)。在此期间,每隔5分钟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静脉血气,并计算氧代谢的各项指标。结果(1)心排量在按压开始的1~3分钟内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按压频率在100~150次/分内可获得较高的心排量。(2)所测各处压力不等,心脏灌注压为(42±51)/(6±14)mmHg(平均为15±25mmHg)。(3)肺循环阻力大于外周循环阻力,与生理情况相反;右心室功及右室每搏功下降幅度小于左心室功与左室每搏功。(4)氧载为生理的1/4,氧耗为生理的1/2,氧提取率为生理的2~3倍。结论胸外按压在高频率时可能存在频率共振机制,最佳的共振频率可能在120~140次/分;氧耗与氧载仍存在依赖关系;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呈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PiCCO)和胸阻抗(TEB)监测法同时测定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评估TEB的准确性, 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 选取2021年7—12月入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24例, 所有患者均持续行TEB和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 同时采集血流动力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CCO和TEB法测得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量、每搏指数、系统血管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量、每搏指数、系统血管阻力的Bland-Altman关系图中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18, 1.25)、(-0.65, 0.71)、(-24.23, 37.00)、(-12.93, 19.26)、(397.11, 425.83), 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量、系统血管阻力的Bland-Altman关系图中, 4.17%的点(1/24)落在95%一致性界限外, 每搏指数的Bland-Altman关系图中, 8.33%的点(2/24)落在95%一致性界限外。结论 TEB和PiCCO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死亡患者的氧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1980~2000年间入住我院肺心病患者76例,随访5年,期间对死亡43例及存活33例的患者进行各项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监测对比。对并发消化道出血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前24~72h行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监测。结果死亡组及存活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为(41.3±10.6)mmHg,(28.9±6.5)mmHg(P<0.01);心脏指数(CI)分别为(1.92±0.41)L.min-1.m-2,(2.6±0.48)L.min-1.m-2(P<0.01);死亡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42.3±4.3)mmHg、氧输送(DO2)与氧耗(VO2)均较存活组明显下降、DO2与VO2呈正相关(r=0.71)。死亡年限愈短,MPAP愈高,CI、DO2、VO2、PaO2愈低。死亡的43例患者临终前39例(90.6%)有复合酸碱平衡紊乱,25例(58.13%)痰菌培养出致病菌57株。41例(95.3%)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2例肺心病感染性休克与消化道出血的临终前24~72h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变化明显的不同。结论导致肺心病的死亡除严重的低PaO2外,还存在组织氧的释放、摄取和利用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