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文  牛川 《山东医药》2010,50(51):109-1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9例睡眠打鼾者行多导睡眠仪(PSG)及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分为观察组(OSAHS患者)49例和对照组(单纯打鼾者)20例。比较两组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发生类型。结果 OSAHS组AHI明显高于对照组,L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OSA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随OSAHS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结论 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低氧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诊老年OSAS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进行多导睡眠图或脉搏血氧监测和动态心电图(hoter)监测分析。结果:OSAS组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大于0.04的总次数,SaO2低于0.9的时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01),睡眠中SaO2最低值,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01),在轻、中、重度组间两两比较上述指标也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01),轻,中、重度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3%,78%,94%,与对照组(34%)相比,轻度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则显著升高(P<0.05),P<0.01),在轻、中、重度组间两两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的总次数和每小时的发生次数差异也有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OSAS病情越严重,睡眠时SaO2降低的程度越显著,低氧血症也越明显,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睡眠时相和SaO2降低的程度显著相关,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低氧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确诊的62例患者行同步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PSG结果选20例单纯鼾症患者对照分析。结果观察发现OSAS患者体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态血氧饱和度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鼾症患者。结论 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低氧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心率变异性分析(HRV)和心率震荡(HRT)指标,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监测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对因鼾症就诊于我院的可疑OSAS者78例用多导睡眠图(PSG)行整夜(至少7h)睡眠检测,并同步进行Holter检查。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病例被分为OSAS组(AHI≥5次/h,54例)和正常对照组(AHI〈5次/h,24例)。对两组患者的HRV和HRT各指标进行分析,并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S组HRV指标:低频功率谱ELF,(13.4±8.5)比(20.7±7.5)]、极低频功率谱[VLF,(9.2±2.5)比(12.7±3.1)]、高频功率谱[HF,(9.0±3.5)比(12.2±4.7)]、低频功率谱/高频功率谱EL/HV,(1.4±0.5)比(1.8±0.7)]均明显升高(P〈0.05);HRT.指标:HRT指标中震荡起始ETO,(-0.04±0.01)比(0.04±0.01)]值明显升高,震荡斜率[TS,(7.6±3.1)比(4.2±1.5)]值明显降低(P〈0.05)。OSAS组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5.
谢文  张丙芳  戚好文  林允信 《心脏杂志》2000,12(5):372-373,376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 )的变化。方法 :经夜间多导睡眠图(PSG) 7h监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 ,选取重度 OSAS患者及正常受试者各 2 0例 ,采用时域法和频域法分析 HRV。结果 :OSAS组与对照组比较时域指标 SDANN ,SDNN ,r MSSD显著增高 ,SDNN- index则显著降低 ,频域指标VL F,L F,HF,L Fnrom,HFnorm及 L F/H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OSAS患者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增强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老年OSAS患者600例为研究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39例、中度组242例和重度组119例,另选取非OSAS体检者300例为对照组,应用24 h动图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情况,应用Pearson法分析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58.17%(3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67%(65/300)〕(P0.05);重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AHI与老年OSAS心律失常正相关(r=0.732,P=0.013)。结论老年OSAS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增加,且AHI与老年OSAS心律失常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猝死、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OS-AS患者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睡眠中潜在的严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是患者夜间引起猝死的原因之一。但由于OSAS病因复杂,其发生心律失常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本文探讨了OSA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关系。方法 对比分析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相匹配的 4 0例脑梗死患者和 35例正常对照组的多导睡眠图及脑梗死组中并发OSAS的患者的血液粘度。结果 脑梗死组中OSAS发病率 ( 6 2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0 % ) ,其平均和最低血氧饱和度 ,呼吸暂停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而脑梗死组中并发OSAS者的血粘度及中重度病情的发生率均较无OSAS组明显增高。结论 脑梗死与OSAS密切相关 ,OSAS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方法收集OSAS患者共212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三组:AHI <5作为对照组,5≤AHI<30作为轻-中度组,AHI≥30作为重度组。收集患者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和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各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HRV参数。结果重度组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13.3%vs 3.28%;12.50%vs 4.91%,P<0.05)。重度组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100阵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中度组(11.67%vs 0;11.67%vs 1.64%,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差异有显著性。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ODI)、血氧低于90%以下的总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T90)在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最低血氧饱和度、ODI有显著性差异(P<0.05)。OSAS患者的低频、高频(HF)与AHI呈正相关(P<0.05或<0.01),T90与SDNN及HF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OSAS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重度组比轻中度组发生率更高,OSAS患者夜间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障碍患者低通气时出现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654例患者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同时,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并对睡眠呼吸障碍时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睡眠障碍组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显著增加,在OSAS类型睡眠障碍时尤为显著。结论睡眠呼吸暂停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此时是否有必要单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OSAS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82例睡眠打鼾者同步进行夜间7h以上多导睡眠图(PSG)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PSG结果分为OSAS组64例和对照组(单纯鼾症组)18例,比较组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AT)、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发生类型;对18例中重度OSAS伴心律失常患者行nCPA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监测资料。结果:OSAS组LAT、MAT长于对照组,AHI高于对照组,mSaO2低于对照组(均P<0.01),OSA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P<0.05)。nCPAP治疗后,AHI下降,mSaO2上升,平均每小时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OSAS与心律失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OS-AS患者夜间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密切相关,nCPAP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 观察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心脏结构指标、血管结构指标、肾功能指标、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并与30例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对比. 结果 观察组心脏结构和血管结构的改变,心律失常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或0.01). 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引发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老年OSAS患者59例为OSAS组,30例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hsCRP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的水平.结果 OSAS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hsCRP水平(P<0.01)、纤维蛋白原(P<0.01)和血浆黏度(P<0.01)的水平增高.纤维蛋白原(r=0.776,P=0.01)、血浆黏度(r=0.702,P=0.01)、hsCRP(r=0.256,P=0.01)与呼吸紊乱指数(AHI)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OSAS患者hsCRP、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的水平升高,且与OSAS严重程度有关.这些改变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心律失常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症,患有OSAS的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OSAS患者夜间缺氧引起心律失常。重叠综合征(OS)是同时患有OSAS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OS患者比OSAS患者有更严重的低氧血症,对心血管影响更大,可能是造成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OS老年患者进行PSG检查并对各项指标作对比分析,探讨OS夜间心律失常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与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 )的相关性。方法筛查1658名60岁以上北京和青岛老年受试者,利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 PSG )进行OSAS诊断和分级,利用MRI检查诊断SBI。结果在所有老年受试者中,OSAS 患病率为32.1%,SBI患病率为22.4%。不同严重程度的O S AS患者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构成比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 )、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 )、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随着OSAS严重程度的增高,SBI发生率显著增高,非OSAS 患者以及轻度、中度和重度OSAS患者的SBI发生率分别为13.2%、30.5%、43.5%和68.8%,组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13.365,P=0.0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优势比(odds ratio, OR)2.2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25~8.347;P=0.002]、糖尿病(OR 1.893,95%CI 1.471~8.432;P=0.003)和AHI≥15次/h ( OR 3.106,95%CI 1.583~12.571;P<0.001)为老年人群存在SB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OSAS发生率较高,OSAS 患者的SBI发生率显著高于非OSAS患者,而且随着OSAS 的加重呈递增趋势。中到重度OSAS为老年人群S B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56例OSAS患者,按低氧血症的程度分为两组,监测多导睡眠图各项指标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作统计学分析。另外选择15例不符合OSAS诊断者为对照组。结果OSAS患者较对照组血浆胰岛素、血糖升高,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睡眠呼吸暂停时间(SAT)和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ISI逐渐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在OSAS组血糖、胰岛素和ISI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的贡献度最大。结论OSAS与IR之间存在相关性,OSAS低氧可产生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指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5。呼吸暂停系指口和鼻气流停止至少10s以上。低通气是指呼吸气流降低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4%以上。应用多导睡眠生理仪进行整夜睡眠监测是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金标准”。本文对80例患者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OSA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晓明  张丙芳  黄晨  邓小铃  徐先桔  庞凡 《心脏杂志》2006,18(6):688-690,693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65例鼾症患者与20例健康自愿者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单纯性鼾症组、轻、中和重度OSAHS组,并分析并发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和血压变化。结果①OSAHS组188例,并发心血管疾病106例(56%),其中高血压病61例(32%),冠心病45例(24%)。单纯鼾症组77例并发心血管疾病12例(16%),高血压病7例(9%),冠心病5例(6%),OSAHS组并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鼾症组(P<0.05)。②OSAHS组晨间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单纯鼾症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③OSAHS组夜间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鼾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其程度的加重对患者血压变化及心律失常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116例打鼾患者根据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和年龄分为老年鼾症组、老年OSAHS组和非老年OSAHS组,部分老年中重度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并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老年OSAH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鼾症组和非老年OSAHS组(71.8%对48%和53.3%,P<0.01)。与老年鼾症组比较,窦性心动过速、短阵心房颤动多见;与非老年OSAHS组比较,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阻滞和房性心律失常多见。老年OSAHS组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鼾症组和非老年OSAHS组(69.6%对28%和40%;56.5%对32%和24.4%;P<0.01);经n-CPAP治疗后老年OSAH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77.3%和45.4%,P<0.05)。结论老年OSAH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可能与睡眠时反复发作低氧血症、易患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程度与夜间室性心律失常间的关系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197例OSAS者按呼吸紊乱指数分轻、中、重3组,观察夜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性,并观察各组行nCPAP前后宣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OSAS者夜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着病情加重而明显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治疗后各组夜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随着OSAS者病情加重,夜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多,nCPAP能有效降低OSAS者夜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