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调脂汤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方  刘建涛 《河南中医》2010,30(2):160-161
目的:探讨调脂汤对痰浊壅滞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影响的研究。方法:将确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辛伐他汀治疗2月;治疗组60例,小剂量辛伐他汀+调脂汤治疗2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以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并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TG、TC、LDL-C及OX-LDL,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汤联合他汀类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并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达到预防冠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沥水调脂胶囊的抗氧化修饰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分别测定了Cu2 介导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产物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的含量及电泳迁移率的变化。结果 :沥水调脂胶囊能明显减少Cu2 介导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SR)的生成及其电泳迁移率的增加。结论 :沥水调脂胶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对抗Cu2 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脂血清对小鼠血脂蛋白氧化修饰反应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高脂饮食和中药灌喂小鼠12天,取血用 ELISA 法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用 Trizol 法提取总 RNA,RT-PCR 技术检测 M-CSFmRNA 表达。结果:调肝导浊中药对 M-CSF mRNA 表达有良好的正向调控作用,并抑制 OX-LDL 的生成。结论:调肝导浊中药可有效阻断 AS 形成、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是由于体内脂类物质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的一种病症。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调脂治疗有利于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沥水调脂胶囊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形态学观察、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观察沥水调脂胶囊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200μg/ml ox-LDL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h后,凋亡率明显升高,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上可观察到早、中、晚期各种典型的凋亡细胞,DNA电泳可见细胞凋亡特有的梯形条带。沥水调脂胶囊血清使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DNA凋亡带减弱。结论:沥水调脂胶囊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调脂中药实验研究内涵主要体现在调节血脂代谢、抗脂质氧化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微量元素(锌、铜、镁)、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等方面。本研究根据抗高脂血症中药实验研究资料,分类探讨调脂中药的实验研究内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皮酚(以下简称Pae)对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含胆固醇高脂膳食喂养大鼠6周形成高脂血症模型,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和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丙二醛(MD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改良沉淀法分离健康人血清LDL。结果:Pae(300,150 mg.kg-1)可明显抑制高脂大鼠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Pae(300 mg.kg-1)显著减少高脂大鼠血浆LDL的氧化修饰;Pae(1 000,200,40 μg.ml-1)对健康人血清LDL的体外氧化反应有极显著抑制效应。结论:Pae降低高脂血症大鼠MDA及ox-LDL水平,抑制健康人血清LDL的体外氧化修饰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运用体外培养技术,以加高脂血清和中药等不同培养基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指标。结果:调肝导浊中药可明显增加细胞培养液中 NO、NOS 的含量,并可抑制 OX-LDL 生成。结论:该中药通过对 NO、NOS、OX-LDL 含量的调节,阻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丹参多酚酸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以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为模型和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生成量以及LDL氧化的相对电迁移率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明显抑制CuSO4和内皮细胞(HMEC)诱导的LDL氧化修饰,且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提示丹参多酚酸盐抑制脂质过氧化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脂康的调脂作用及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患高脂血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康(0.6g/次,每天2次)口服连续2个月、再半量服用2个月;血脂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连续口服维生素E4个月。比较入选时、治疗1个月末、2个月末两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的血清值及血脂水平;对比两组患者4个月内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血脂康应用1个月后即可有效降低TC、LDL-C水平,2个月后疗效进一步提高,其降低TG、升高HDL-C在2个月后起效;与维生素E相比,血脂康应用2个月后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4个月内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结论:血脂康具有良好调脂效果,且能抑制斑块内炎症的发展,有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产物,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肝胆疾患和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指标。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生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AS),降低冠心病(CHD)的危险性,可能是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有效保护因子。我们通过分析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探讨胆红素作为一种内源性的抗氧化剂与AS的始动因子——ox-LDL在CHD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两者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或加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进程,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调脂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是他汀类,他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在多系统疾病中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就它们在化学性质、药物代谢动力学、效能、安全性、费用等方面重要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调脂通脉饮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调脂通脉饮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与辛伐他汀组比较。结果:调脂通脉饮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两周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明显降低TG、TC、L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NO均有所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通脉饮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TG、TC、LDL-C和升高HDL-C,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能升高患者血液中NO,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调脂汤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降脂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高,调脂汤降脂疗效优于辛伐他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脂必妥治疗,实验组给予调脂汤治疗,比较两组血脂变化情况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经过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其血脂指标(血浆总胆固醇水平(TC)、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在改善血脂指标幅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汤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治疗效果方面优于脂必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草苁蓉提取物(BRE)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浆脂蛋白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分离血浆脂蛋白,观察各血浆脂蛋白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易感性的变化。结果:饲喂BRE后高脂血症兔血浆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水平明显降低;血浆总LPO和脂蛋白LPO含量明显减少;在体外进行氧化修饰时,LDL氧化延滞时间明显延长。结论:BRE可降低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和血浆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LDL抗氧化修饰能力,因此能够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调脂宁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耘  王富文  尚云 《河南中医》2007,27(9):31-32
高脂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降脂治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上我们应用益气活血降浊的调脂宁治疗冠心病患者可起到明显的调脂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1]选择病例,入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年龄40~78岁,共收治病例74例,其中男45例,女29例。所有病例素食3天检测血脂,高脂血症诊断依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所制定《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2]。血清胆固醇(TC)≥6.4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调脂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痰调脂汤治疗。用药10周后观察患者血脂及血液沉降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液沉降率等指标均下降;其中2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2组心电图ST-T改善率分别为80. 0%、62. 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化痰调脂汤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沉降率等相关指标,从而发挥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中药抗A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加深。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调脂作用 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AS的发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试验均证实抗AS的中药都具有调脂作用。何首乌和何首乌藤及其提取物、山楂及其提取物、川芎、酸枣果肉均能降低高血脂动物的血浆TC、TG、β-脂蛋白,也能降低主动脉中的Ch和肝脏TG,使实验性AS兔的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及脂质蓄积明显减  相似文献   

20.
乌鸡白凤丸调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乌鸡白凤丸的调脂作用。方法:采用去卵巢的方法及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高血脂大鼠模型,观察血脂、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物、肝脏系数等指标变化。结果:乌鸡白凤丸可明显降低大鼠甘油三脂(T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和肝脏系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I(apo-A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论:乌鸡白凤丸有明显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