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对江门地区赴美移民人群中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调查,了解人群免疫保护率,为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9月~2001年4月到江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体检的赴美移民234人进行了麻疹IgG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7.39,P<0.05);不同地区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45,P>0.05);有无疫苗接种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20.79,P<0.05).[结论]从地区分布看,城镇与农村地区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相同,反映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普及;有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高于未接种者,说明我国开展的计划免疫工作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睢阳区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4月,在睢阳区抽取部分15岁以下儿童进行血清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检测744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709人,阳性率为95.30%,GMT为1∶2 251.13。抗体阳性率1岁组为96.33%,2~3岁组为95.95%,4~5岁组为94.20%,6~9岁组为94.48%,10~15组为95.54%(P>0.05);男童为95.01%,女童为95.63%(P>0.05);城市为95.41%,农村为95.26%(P>0.05)。GMT,1岁组1∶1 356.44,2~3岁组为1∶2 548.00,4~5岁组为1∶2 697.86,6~9岁组为1∶2 577.99,10~15组为1∶1 905.64(P<0.01);男性为1∶2 240.58,女性为1∶2 262.56(P>0.05);城市为1∶2 241.69,农村为1∶2 253.56(P>0.05)。[结论]睢阳区15岁以下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人的麻疹抗体水平.[方法]按照6个年龄组在全兵团分层随机抽取539名成人的有效血样;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麻疹IgG抗体.[结果]①15岁以上成人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牢为87.9%,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811 mIU/ml.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20~40岁的育龄妇女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4.7%,GMC为694 mIU/ml,不同年龄组的育龄妇女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C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南疆15岁以上成人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率和GMC显著高于北疆(P均<0.001).④有麻疹患病史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和GMC显著高于无麻疹患病史者(P均<0.001).[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岁以上成人麻疹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孕妇和婴幼儿麻疹抗体水平及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孕妇采血并在生产时采集脐带血;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月龄以下、8月龄~、18月龄~3岁共3个年龄组幼儿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对以上5个年龄组麻疹抗体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麻疹IgG阳性率72.16%,保护率54.64%,几何...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2000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选择本市人口为监测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男女比例接近1∶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共监测309人,抗体阳性率为84.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71.6.<1岁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均最低,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协同变化的趋势,而年龄对其无显著影响.麻疹低发病水平使人群接触麻疹病毒的机会减少,引起麻疹抗体反射性增高的可能随之降低,婴幼儿获得的母传抗体水平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济宁市0 ~55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母婴传递的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力,降低麻疹发病率.方法 采集760名0 ~55岁健康者血样,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济宁市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73.6%,保护率为64.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780.新生儿出生后抗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低,到6~7月龄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1∶93)、抗体阳性率(15.0%)、保护率(2.5%),均达到最低水平;人群中另一低峰期出现在20岁以上的人群;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保护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阳性率=215.99,P<0.001;X2保护率=218.72,P<0.001;F=46.58,P<0.001),但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阳性率=0.17,P=0.681;X2保护率=2.11,P=0.146;t=0.17,P=0.869);母婴之间麻疹抗体含量呈正相关性(r=0.685,P<0.001),抗体阳性率有关联(r=0.382,P<0.001).结论 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做好强化接种工作,建立成人免疫接种程序,尤其注重母婴传递途径,提高整个人群的抗体水平,降低麻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母婴麻疹抗体水平和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情况,为探讨小月龄婴儿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北区流动、常住人口36孕周孕妇102人,其配对婴儿46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麻疹IgG抗体。收集江北区2008年麻疹发病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江北区麻疹发病以婴儿、成人为主,分别占28.0%、47.0%;婴儿中又以6~8月龄为主,占82.5%。婴儿麻疹抗体水平的高低与母亲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相关系数为0.752。102名孕妇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0.9%,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6.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725.6。配对的46名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1.3%,GMRT为901.3,其中1、6、8月龄婴儿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3%、6.3%、0%。[结论]江北区近年来麻疹发病以小月龄婴儿为主,6~8月龄婴儿抗体水平很低,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对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提高母传抗体水平,对婴儿提前实施初次免疫,是降低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的主要措施[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沂市兰山区健康人员麻疹抗体水平。[方法]2005年,在临沂市兰山区随机抽取409名健康人员,检测血清麻疹抗体水平。[结果]检测409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6.0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530。抗体阳性率与GMT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结论]兰山区麻疹抗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40岁以上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一步控制麻疹疫情,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市崂山区2008年采集的1172份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调查1172人,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5.24%。麻疹IgG抗体阳性率,男性为84.54%,女性为85.93%(P〉0.05);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0.01);中韩街道为91.51%,沙子口街道为89.38%,北宅街道为78.33%(P〈0.01)。[结论]崂山区45岁以上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较高,但40~45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母婴麻疹免疫状况和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后的血清学效果.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及其所产的66名6月龄及8月龄婴儿的麻疹IgG抗体,比较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不同水平抗体阳性率,并对34名8月龄婴儿进行MV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 98例孕妇麻疹IgG抗体GMC为901国际单位(IU),32名6月龄和34名8月龄婴儿抗体GMC分别为471U和541U,母婴麻疹IgG抗体GMC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9.88,10.44;P均<0.01);孕妇抗体阳性率为96.94%,其中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50%;66名婴儿抗体阳性率为1.52%,无保护性抗体,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1).结论 不管孕妇麻疹抗体水平如何,其6~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都几乎处于无保护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