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趋势,选择更为有利的起搏方式。方法选取心尖部起搏21例和间隔部起搏21例,术时、12个月、24个月随诊,分别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心电图测量Ⅱ导联QRS波时限、抽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起搏器程控仪记录阈值、阻抗、R波感知进行比较。结果间隔部组比心尖部组QRS时限和电极阻抗小,随起搏时间延长QRS时限、NT-proBNP、LVEDD增加、LVEF(%)下降,心尖部组表现较为明显。结论间隔部起搏QRS波较窄,LVEF(%)下降缓慢、LVEDD(mm)和NT-proBNP(pg/m1)升高缓慢,与心尖部起搏比较,心室同步性好、可延缓心功能减退,是右室起搏较好的选择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护理对策.方法 4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采用VVI起搏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组(RVOTH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各2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护理对策.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HS组手术曝光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6,P<0.01).术中两组患者心室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THS组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较RVA组变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3,P>0.05).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高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术后护理重视心电监测及个性化护理,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脏结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A组行右室流入道(RVIS)间隔部起搏,B组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C组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 观察三组手术中情况,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手术曝光时间,比较三组术后随访的起搏器工作情况,心电图QRS波宽度,左心功能及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的差异.[结果]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A组及B组明显优于C组.术后随访观察,A组及B组心电图QRS波宽度明显窄于C组,A组及B组具有更好的心脏功能.[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无论右室流出道起搏还是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都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长期对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影响也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对宽QRS波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AF)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10例慢AF宽QRS波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希氏束旁左束支区起搏及右室心尖部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治疗。记录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QRS波宽度。于术中、术后7 d、30 d、3月及6月测定起搏电极的参数、检测脑钠肽水平以及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房直径及左室直径、心脏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左束支区起搏电极植入X线曝光时间长于右室心尖部电极植入时间。与术前相比,左束支区起搏患者术后QRS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脑钠肽显著下降,左房直径及左室直径明显缩小,心脏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束支区起搏参数与心尖部位起搏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起搏电极阻抗、感知与起搏阈值较术中明显下降。经过随访,未发现左束支起搏电极有老化及电极脱位现象。结论慢AF宽QRS波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行希氏束旁左束支区起搏,并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与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分为RVA起搏(RVA组)32例及RVS起搏(RVS组)31例。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术前两组QRS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QRS间期,两组都有所增加,但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间期显著长于RVS组[(0.18±0.03)vs(0.14±0.01)s,P<0.05];术前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NT-proBNP水平,两组都有所增加,但RVA组较RVS组升高更显著[(286.8±5.2)vs(212.1±6.6)pg/mL,P<0.05];LVEF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12,P<0.05),与QRS波呈正相关(r=0.634,P<0.05)。结论: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可能恶化了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与RVA起搏比较,RVS起搏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Medtronic 3830导线在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830电极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组(n=25)、普通主动电极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组(n=25)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15)。观察三组在术中及术后3个月的各项心室导线参数以及起搏前后QRS波宽度。结果随访期间未出现电极导线脱位、起搏或感知不良等并发症。心室电极植入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在三组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及3个月后起搏器程控参数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830间隔组、普通电极间隔组和RVA起搏组术后心室起搏时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明显变宽[(133.2±10.9)ms vs.(88.6±7.0)ms,P<0.05;(137.2±10.9)ms vs.(88.9±8.3)ms,P<0.05;(160.6±11.7)ms vs.(89.4±7.6)ms,P<0.05]。3830间隔组和普通电极间隔组心室起搏时QRS波时限较RVA起搏组明显变窄[(133.2±10.9)ms,(137.2±10.9)ms vs.(160.6±11.7)ms,P<0.05]。结论 3830导线在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中位间隔部起搏对QRS波宽度增加幅度小,提示中位间隔部起搏是较为生理的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4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QRS波形态和宽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和血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起搏心电图QRS时限增宽[(187.00±15.67)ms与(94.00±9.17)ms,t=15.98,P<0.05],LVEF下降[(53.70±1.34)%与(58.60±1.65)%,t=7.30,P<0.05],IVMD延长[(43.20±6.79)ms与(15.00±4.08)ms,t=7.75,P<0.05],BNP升高[(89.70±8.30)ng/L与(40.00±4.73)ng/L,t=16.44,P<0.05],而RVS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术后和RVA组相比,RVS组QRS时限缩短[(119.00±7.38)ms与(187.00±15.67)ms,t=12.42,P<0.05],LVEF增加[(57.00±2.00)%与(53.70±1.34)%,t=4.09,P<0.05],而IVMD缩短[(19.00±4.59)ms与(43.20±6.79)ms,t=7.94,P<0.05],BNP降低[(44.加±9.18)ng/L与(89.70±8.30)ng/L,t=11.62,P<0.05].结论 和传统的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RV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56例行DDD永久起搏器植入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29例(RVS组),心尖部起搏组27例(RVA组).平均随访(22.64±4.29)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术前和随访时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结果:术前基线RVS组与RVA组年龄、LVEDD、EF、FS、SV无差别;RVS组术前与随访时比较LVEDD、EF、FS、SV无差别,RVA组术前与随访时LVEDD、EF、FS、无差别.SV降低(P<0.05);随访时两组间各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完全依赖右心室起搏的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并不优于传统的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治疗患者106例,男86例,女20例,年龄45~86岁,平均(76.4±9.5)岁,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组(RVIS起搏组)56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起搏组)50例。两组心房电极均植入右心耳梳状肌内,RVIS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A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分别观察两组在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含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结果 RVA起搏组治疗后,血浆PRA、AngⅡ、ALD、BNP和NE含量增加,而RVIS起搏组则明显下降;RVIS起搏组心功能改善明显:CO、SV和EF值明显增加,LVDd值缩小,RVA起搏组SV、EF值下降,LVDd增加,CO虽然有所增加,但不如RVIS起搏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IS起搏优于RVA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失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及机械收缩不同步,诱发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等不良效应.随着技术进步和植入器械改善,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部位,希氏束或希氏束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及双心室起搏,因具有相对生理的起搏途径,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起搏位点,有助于改善心功能,防止出现起搏器介导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右心起搏比率患者起搏方式与心功能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 NP)的关系。方法选择植入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研究组)42例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照组)42例。比较术后2年心功能与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年的检测结果发现,两组的LAD和LVEDD术后均显著增加,LVEF与NT-proBNP均显著降低。术后2年超声检测的LAD和NT-proBNP在研究组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和LVEDD在研究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植入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的高右心起搏比率的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RVS起搏较RVA起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速度向量成像(VVI)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和流出道起搏(RVOP)对左心房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分析57例起搏器植入术后2年的患者及35例正常人的心尖四腔心二维图像,得到左房峰值应变(Ss)、舒张晚期峰值应变(Sa)、收缩期应变率(s-SR)、舒张晚期应变率(a-SR),以及收缩期、舒张晚期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Ds、SD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起搏器组的Ss、s-SR、a-SR减低,SDs、SDa增大(P<0.05),S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出道起搏组的Ss、s-SR、a-SR均大于心尖部起搏组(P<0.05);RVOP组术后2年SDs、SDa小于RVAP组(P<0.05)。结论持续RVOP和RVAP均可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左房储器功能及泵功能减低,收缩运动失同步化,但RVOP的不良影响较小,VVI可以灵敏地发现起搏器患者的左房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连续选取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别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随访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电极参数变化、心电图、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感知阈值、起搏阈值、QRS波宽度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电极阻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随访右室心尖部起搏组LVEDD、LVESD均较间隔部起搏者增加,LVEF减低。结论长期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4.
黄祖荣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45-1347
目的 比较右心窜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SP组(15例)和RVAP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心窒电极导线过三尖瓣后的X线曝光时间、术中各项参数的测试结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RVOTSP组QRS波时限、左心窒蕈鼍、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术前比较,RVOTS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升高(P<0.05).结论 RVOTS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且安全可靠,能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已有50年时间。从最初仅有起搏功能的VOO(电极导线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具有感知功能的单腔起搏器(single-chamber ventricular demand,VVI)发展到现在的具有频率应答功能和心室起搏管理功能的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demand,DDD)和左右心室同步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起搏依赖性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RVS组与RVA组。RVS组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间隔部,RVA组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心尖部。观察及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RVA组治疗后6、12个月的QRS波时限较同期的RVS组长;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RVS组的LVEF、CO、CI、6MWT较RVA组高,LVEDd较RV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心尖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心室心尖部(RVA)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对患者体表心电图QRS时限、QT间期及Tp-e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行射频消融的患者18例,术中将心室电极分别放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右心室心尖部,给予S1S2刺激,并测量S2刺激后体表心电图的QRS间期、QT间期和Tp-e间期。结果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同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后QRS时限明显缩短[(131.31±10.00)msvs.(156.40±13.16)ms,P<0.001],QT间期[(334.62±11.75)msvs.(351.09±20.13)ms,P<0.01]及Tp-e间期[(71.97±13.03)msvs.(83.48±14.81)ms,P<0.05)]也明显缩短,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QRS波时限、QT间期及Tp-e间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成像(VFM)技术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患者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132例植入DDD起搏器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起搏部位不同分为四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32例、右心室高位间隔面组(RVSP1组)20例、右心室中位间隔面组(RVSP2组)44例、右心室低位间隔面组(RVSP3组)36例。4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8个月测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涡流相对于二尖瓣口的横向、纵向位置及圈数、涡流半值面积(S)、涡流直径(D)、最大涡流量、涡流强度以及术后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等指标。结果 4组中,RVSP2组QRS时限最窄。与术前比较,四组患者18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无显著变化(P>0.05);RVSP2组患者术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无显著变化(P>0.05),而RVSP1组、RVSP3组以及RVAP组患者NT-pro BNP显著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RVSP2组术后18个月组涡流圈数、最大涡流量、半径区域、涡流直径、涡流强度数值均无变化(P>0.05),而RVSP1组及RVSP2组涡流圈数及涡流直径增大(P<0.05),RVAP组涡流圈数、涡流直径、涡流强度数值增加(P<0.05);术后18个月涡流圈数增加的3组中,以RVAP组增加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患者QRS时限最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为适宜起搏部位选择,VFM为评价起搏器患者术后血流变化及心功能变化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比格犬在快速起搏诱发心力衰竭过程中左心室的扭转运动.方法 17条成年比格犬在透视下植入右心室心内膜电极,皮下埋植起搏器以230次/min快速起搏.在基线和快速起搏3周时采集经胸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应用TomTec 4D LV Analysis 3.0软件分析,自动计算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身值(AP-Prot)、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MV-Prot)、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并分析心力衰竭比格犬QRS宽度与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关系.结果 经过3周快速起搏,比格犬AP-Prot、MV-Prot和Ptw值均明显减小[AP-Prot:( 13.96±2.00)°对(5.85±0.58)°,P<0.05; MV-Prot:(3.34±0.38)°对(2.13±0.44)°,P<0.05;Ptw:(16.31±2.01)对(7.08±1.16)°,P<0.05].根据QRS波宽度,将心力衰竭犬分为QRS≥100ms组(pQRSd组)和QRS< 100 ms组(nQRSd组),两组间AP-Prot和MV-Prot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QRSd组心尖部旋转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心底部[(162.89±14.33)ms对(91.43±15.45)ms,P<0.05],导致pQRSd组Ptw低于nQRSd组[(6.02±0.74)°对(7.91±0.53)°,P<0.05].结论 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变化可以反映快速起搏诱发心力衰竭动物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不同起搏方式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共入选34例患者,其中VVI起搏器20例,DDD起搏器14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5~12个月,用超声心动图观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34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均出现左心室重构,VVI组观测指标植入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D组观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起搏器植入后均可出现左心室重构,提示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起搏器植入应选用生理性或接近生理性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