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胰岛素、甲钴胺肌注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血府逐瘀胶囊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均提高(P〈0.05),TCS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灵异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灵异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4例)加服灵异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加服甲钴胺治疗。疗程8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沿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灵异胶囊可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异样感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逐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糖尿病基础治疗,针对周围神经病变给予弥可保片服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χ2=7.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用针灸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PN患者62,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和30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族。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针灸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水蛭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东 《四川中医》2005,23(2):43-44
目的 :观察水蛭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治疗组给予水蛭胶囊口服治疗 ,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 ,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 32例 ,有效 2 5例 ,总有效率 95 % ;对照组显效 16例 ,有效 2 0例 ,总有效率 72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水蛭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元和络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益元和络汤配合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在西药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弥可保。6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血糖、血脂、优势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NCV)及神经病变计分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0%,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NVC及MDN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元和络汤配合西药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固本通络”电针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人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门诊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取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各症状评分、血清各指标水平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灼热感、麻木、感觉异常、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F-1、BDNF、N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血清各生长因子水平,还能调节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中药制剂降糖通脉灵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给予降糖通脉灵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均3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肌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2.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94.5%,对照组为71.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通脉灵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甲钴胺1.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荣通脉胶囊,5粒/次,3次/d,治疗21d。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肢体疼痛、麻木、发凉、感觉减退症状方面有效率达82.9%∽89.4%,优于对照组62.2%∽72.3%(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荣通脉胶囊组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胫腓神经传导速度,同时与营养神经的药物合用能明显提高疗效,而且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肢安胶囊与血塞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肢安胶囊组(试验组)和血塞通胶囊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经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与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有显著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症状治疗前后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肢安胶囊和血塞通胶囊均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肢安胶囊疗效优于血塞通胶囊。  相似文献   

11.
蚁淳  陈佩仪 《河南中医》2014,(12):2366-236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令给予温水浴足,实验组给予中药水煎剂足浴。结果:实验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深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分为两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28例加针刺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甲钴胺、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两组均2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8%,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通络除痹方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该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针对糖尿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针对周围神经病变给予维生素B12、维生素B1和甲钴胺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通络除痹方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通络除痹方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自拟)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降糖、调脂等基础治疗并予依帕司他口服,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方口服,均治疗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0%,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及血清NGF、SP含量增加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DP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麻止痛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就诊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消麻止痛胶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情况及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肢体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17.4±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6.9)分(t=4.0198,P=0.0001),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7.3%、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4.0%(χ2=5.3737,P=0.0204;χ2=10.3683,P=0.0013);两组患者MCV、SCV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3.3%、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7%、56.0%(χ2=7.9091,P=0.0049;χ2=4.1667,P=0.0412),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消麻止痛胶囊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给予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5.76%,高于对照组51.52%(χ2=4.19,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药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服用弥可保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汤剂口服,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肢体麻木、局部感觉减退等情况,两个疗程后统计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严格控制饮食并调整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对照组同时口服甲钴胺,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加足部中药泡洗,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患者临床总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同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外洗配合西药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凤文 《山西中医》2010,26(11):27-28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联合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本治疗:控制饮食,适当的健康运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同时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内注射;治疗组另予中药益气通脉汤口服。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4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9%(95%CI=87.55%~99.2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37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65.26%(95%CI=55.69%~74.8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4.4073,P〈0.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且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合维生素B12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0.08(95%CI=0.03~0.24),NNT=3(95%CI=2.39~5.20)。  相似文献   

20.
皮肤针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朗  周建伟 《四川中医》2008,26(10):100-102
目的:观察皮肤针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控制血糖水平在7mmol/L以下。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皮肤针配合口服弥可宝,对照组则单纯使用口服弥可宝进行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各项评分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总有效率62.50%,优于对照组的36.67%,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各项评分对比中麻木、疼痛、手套感、袜套感、蚁行感、踏棉感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皮肤针加弥可宝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