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1972-2011年启东市宫颈癌登记病例生存率,为预后评价及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1 211例宫颈癌登记病例生存(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4月30日。采用SURV 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及相对生存率(RS)。结果 1972-2011年启东市宫颈癌患者1、3、5、10、15年OS分别为64.30%、48.45%、42.66%、35.16%及30.19%;1、3、5、10、15年RS分别为65.85%、52.29%、48.82%、48.08%及51.57%。宫颈癌患者生存率总体上有所提高:5年OS从1978~1982年的22.31%上升到2003~2007年的49.49%;至2008~2011年,1年OS和3年OS则分别达到81.13%和73.15%。结论 1972-2011年启东市全人群宫颈癌登记病例总体生存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但差距正在缩小,宫颈癌防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江苏省启东市过去45年内15~49岁育龄女性恶性肿瘤(MTCF)患者生存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197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启东市肿瘤登记系统、全死因登记系统”(隶属于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登记的15~49岁MTCF(含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患者10 014例为研究对象。计算MTCF患者1、5、10年观察生存率(OSR)和相对生存率(RSR),并采用Hakulinen似然比检验法,对45年内的9个时间段(1972—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2012—2016年,5年间隔,分别为第1~9个5年)与患者7个年龄段(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岁间隔,分别为第1~7个5岁)的RSR进行比较。分析MTCF患者1、5、10年OSR、RSR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启东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及批准(审批文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6年全人群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下简称脑肿瘤)病例生存率,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启东市癌症登记病例资料,采用SURV3.01软件中Hakulinen方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应用Hakulinen氏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用Joinpoint 4.7.0.0软件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脑肿瘤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用SAS 9.2软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IMA模型进行脑肿瘤患者生存率趋势预测。结果 启东市1972—2016年脑肿瘤1、5、10年OSR分别为30.11%、14.94%及11.84%;1、5、10年RSR分别为30.77%、16.70%及14.94%。分时期生存率分析显示RSR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RSR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R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2005-2010年结直肠癌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浙江省30个卫生监测区全人群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随访浙江省卫生监测区2005—2010年17 23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生存时间计算截至2012年12月31日,利用SURV 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及相对生存率(RS)。结果结直肠癌患者1、3、5年OS分别为76.71%、58.14%、50.58%,RS为78.93%、63.48%、58.73%。其中男性RS为79.36%、63.63%、58.85%;女性RS为78.35%、63.29%、58.57%,男女性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P=0.298)。城市地区5年OS和RS分别为55.06%与64.09%,高于农村地区的47.59%和5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84,P2=333.42,P<0.001)。结肠癌与直肠癌5年Rs分别为61.47%和56.45%,结肠癌患者中长期Rs高于直肠癌患者(X2=7.26,P<0.05)。结论浙江省结直肠癌生存率存在地区差异,公共卫生资源应向农村地区倾斜;影响<55岁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南通市肿瘤医院2002-2014年以医院为基础的宫颈癌登记病例作生存率分析,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立的以医院为基础的癌症登记数据库中来自启东、海门籍的宫颈癌住院患者开展生存结局的随访,随访截至2016年3月31日。用寿命表法计算各年观察生存率,并采用SPSS21软件作生存率比较分析,并用Gehan统计量评估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在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启东、海门籍宫颈癌患者为452例,随访获得癌症生存结局信息的为432例,随访率为95. 58%;失访20例,失访率为4. 42%。首次入院平均年龄为(51. 59±7. 07)岁。在各年龄组中40~59岁共计276例,占63. 89%。患者的1、3、5及10年总观察生存率分别为88. 43%、72. 74%、66. 58%及58. 01%。40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及≥70岁组的5年总观察生存率分别为68. 17%、75. 77%、68. 57%、54. 52%及43. 42%;40岁组与60~69岁组生存率比较(Gehan=6. 144,P=0. 013)、40~49岁组与60~69岁组生存率比较(Gehan=4. 624,P=0. 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启东籍宫颈癌患者1年、3年观察生存率略高于海门籍患者,而5年及10年观察生存率则低于海门籍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组以医院为基础的宫颈癌登记患者地区间差异不大,但各年龄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高的患者随访率,完整体现了启海籍宫颈癌患者治疗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14年启东和海门籍肝癌住院患者的生存率,为综合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癌症登记系统200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启东和海门籍肝癌住院患者信息,采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存结局的随访,随访截止于2016年3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各年观察生存率,并比较性别、年龄和籍贯之间的差异。结果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2014年共收治启东和海门籍肝癌患者486例,经随访共获得475例患者的癌症生存结局信息,随访率为97.74%;失访11例,失访率为2.26%。肝癌患者的1、3、5和10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35.16%、17.52%、11.69%和6.34%,其中男性分别为31.66%、14.54%、9.18%和3.17%,女性分别为48.96%、29.39%、21.94%和13.96%,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44、45~54、55~64、65~74和≥75岁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12.48%、8.46%、19.01%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启东籍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4.62%,高于海门籍患者的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启东和海门籍肝癌住院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女性高于男性、启东籍患者高于海门籍患者的特点,但不同年龄患者生存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辽宁省城市社区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治疗方式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评估膀胱癌防治水平的进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取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沈阳、鞍山和本溪市肿瘤发病数据库中膀胱癌患者526例,进行随访,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采用EdererⅡ方法计算期望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采用Brenner and colleagues方法计算年龄标化相对生存率。结果 433名纳入分析的膀胱癌患者中,0、Ⅰ~Ⅳ期诊断比例分别为0. 7%、22. 2%、27. 9%、8. 3%和13. 6%,Ⅰ~Ⅳ期及全部患者的手术比例分别为97. 9%、95. 0%、86. 1%、59. 3%和81. 5%。膀胱癌患者的5年OSR、RSR和T50分别为55. 4%、68. 2%和 72个月,且均随诊断期别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高原手术患者的5年OSR和RSR(64. 3%、77. 1%)是非手术患者3. 5~4. 1倍(15. 8%、22. 3%)。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诊断分期(HR=1. 902,95%CI为1. 591~2. 274)、治疗方式(HR=0. 466,95%CI为0. 297~0. 730)和年龄(HR=1. 045,95%CI为1. 028~1. 063)是膀胱癌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高危人群膀胱癌早期筛查和人群早诊早治、定期体检的意识将会显著提升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食管癌病例生存率,为食管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对癌症登记数据库中来自启东、海门籍的食管癌住院患者开展生存结局的随访,随访截止于2016年3月31日。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结果随访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启东、海门籍食管癌患者489例,获得癌症生存结局信息的为470例,随访率为96.11%,失访19例,失访率为3.89%。首次入院平均年龄为(65.44±2.82)岁,患者的1、3、5、10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55.74%、26.37%、19.65%、12.01%,男性1、3、5、10年观察生存率(51.04%、23.74%、16.75%、8.41%)低于女性(66.92%、32.68%、26.83%、17.2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启东、海门籍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国内同类资料相比大致相当,但与国外资料相比尚有一定的差异,食管癌综合防治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熟市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情况。方法收集常熟市2006—2018年新发结直肠癌登记病例数据,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采用生存函数Kaplan-Meier法计算观察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采用EdererⅡ法计算相对生存率。结果 2006—2018年,常熟市报告结直肠癌确诊病例5 128例,占癌症总发病数的10.81%,粗发病率为37.03/10万,死亡2 436例,占47.50%。1、3、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74.86%、62.05%、47.17%,均随诊断年份的增加有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3、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75.46%、62.54%、47.55%,亦随诊断年份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P值均<0.05)。不同性别患者1~10年观察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62~1.25,P值均>0.05)。生存时间以50~<60岁组最长,不同年龄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3,P<0.01)。60岁以上年龄组观察生存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结论常熟市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05年癌症发病谱,为癌症控制服务.方法 在约110万人口规模的启东地区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报告系统,1972-2005年期间报告各种癌症发病病例70646例,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分类编码,用发病率(CR)、标化率(ASR)对资料进行常规描述分析,用变化百分比(PC)、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时期和出生队列方法进行发病趋势分析.结果 启东市:1972-2005年各种癌症年均发病率为184.77/10万,ASR为109.32/10万,其中男、女性发病率(ASR)分别为239.22/10万(136.08/10万)和131.58/10万(79.26/10万).启东居民发生癌症的终生累积危险为16.31%(男女分别为21.62%与11.1l%).启东前10位癌症部位(CR)分别为肝癌(60.69/10万)、胃癌(32.97/10万)、肺癌(27.59/10.万)、食管癌(9.34/10万)、直肠癌(8.06/10万)、乳腺癌(6.48/10万)、胰腺癌(5.97/10万)、白血病(3.84/10万)、脑(CNS)肿瘤(3.43/10万)、结肠癌(2.93/10万).乳腺癌(12.59/10万)和宫颈癌(4.62/10万)分别位居女性主要癌症的第4位和第8位.所有癌症中,肝癌占32.84%,消化系统癌症占65.85%.癌症粗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PC和APC分别为87.19%和1.85%,但ASR却显示下降的趋势,PC和APC分别为-12.14%和-0.51%.ASR有显著上升趋势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有显著下降的包括胃癌、食管癌等.出生队列分析显示35岁以下青年人肝癌发病率、40岁以上人群的胃癌发病率、45岁以上人群的膀胱癌和50岁以上人群的食管癌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30岁以上人群的肺癌发病率、45~59岁人群的胰腺癌发病率以及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结论 启东市34年人群癌症登记资料的分析研究,显示了主要癌症的发病谱和流行趋势,提示了主要癌症的病因线索和癌症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间断灌注丝裂霉素(MMC 20mg/20ml)的方法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2例。结果 32例膀胱肿瘤均一次性切除,8例在术后6个月至2年复发,再次行TURBT,术后观察至今未复发。结论 TURBT结合术后灌注丝裂霉素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可重复应用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的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基胺(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3组均以BBN为致癌剂诱发SD大鼠膀胱肿瘤的生长,同时,其中的两个实验组另外喂以不同剂量的celecoxib(500mgcelecoxib/kg饮用水、1000mgcelecoxib/kg饮用水)。30周后处死动物,观察celecoxib对BBN所诱导的膀胱癌是否有抑制作用以及不同剂量的celecoxib对膀胱癌形成的抑制作用是否不同。结果celecoxib能明显抑制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肿瘤的形成(P<0.05)。剂量相对大的celecoxib对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celecoxib对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activities of serum and urinary α-esterases were studied in 49 bilharz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92 bilharzial patients with other, different, urologic diseases and 22 normal healthy controls.Among the groups studied, the bilharz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showed the highest level of urinary-α-esterases and the lowest ratio of serum/urine activity. These pati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ctivity of urinary α-esterases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s or with the other different bilharzial groups. Although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erum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bilharzial groups studied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healthy control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bilharz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and the other different bilharzial groups.Bi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α-esterases for bilharzial patients revealed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for the diagnosis of bilharzial bladder cancer (95 · 9%), with low falsely positive (3 · 26%) and falsely negative (4 · 08%) results. The activity of urinary α-esterases is recommended as a screening test for bilharzial bladder canc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回肠膀胱术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月膀胱肿瘤行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肿瘤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者39例(81·3%),膀胱内广泛多发9例(18·7%)。浸润性膀胱癌32例(66·7%),浅表性膀胱癌16例(33·3%)。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5例(10·4%),远期并发症3例(6·2%)。39例随访1~10年,平均6·8年,5年生存率68·8%。结论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腹膜外切除膀胱可减少腹腔被肿瘤污染,避免肠管进入盆腔而影响手术操作。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长期随访显示其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发生及浸润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8例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尿液中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膀胱癌组尿液VEGF水平(174.77±83.4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53±22.62)μg/L(P<0.01).其中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液VEGF水平(223.00±83.13)μg/L,显著高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130.40±54.86)μg/L(P<0.01);膀胱癌G3级患者尿液VEGF水平(259.23±75.82)μg/L,显著高于G1级的(138.00±85.60)μg/L和G2级的(146.22±47.53)μg/L(P<0.01).结论 尿液VEGF水平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可作为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RF) hyperthermia was performed on 5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Included were one each with urinary bladder cancer, hepatoma with left axillary node metastasis, breast cancer, tongue cancer with left cervical metastasis, and mandibular cancer. All had large tumours, which were judged to be uncontrollable by radiotherapy alone. They were treated with irradiation (Linac: 10 MV X-ray 1.8-2.0 Gy/day, 5 days/week), followed within an hour by RF hyperthermia once or twice a week. Partial response was obtained in the urinary bladder cancer patient. Surface overheating around the margin of electrodes occurred in all but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肿瘤部位与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肿瘤风险的关系.方法 对行根治手术并获随访的168例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不同部位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肿瘤的风险,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膀胱肿瘤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术后1、3、5年的无复发膀胱肿瘤的生存率分别为88%、76%和63%.观察期内,共有49例术后发生膀胱肿瘤复发,中位首次复发时间为20个月.肾盂癌术后复发率为30.8%(28/91);输尿管中段癌术后复发率为8.3%(2/24),输尿管下段癌术后复发率为48.7%(19/39).肾盂癌与输尿管癌患者术后无复发膀胱肿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尿管下段癌为影响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肿瘤风险的独立变量(P<0.01).结论 输尿管下段癌患者术后复发膀胱肿瘤的风险高于其他部位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location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bladder cancer in pafients treated by nephroureterectomy(NU)for upper 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UUT-TCC).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8 UUT-TC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U were reviewed.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for intravesical recurrence after NU.Results The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at 1,3 and 5 years after NU were 88%, 76%and 63%.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dian period of 45(12-107)months During this period, a total of 49 patients developed bladder tamors after surgery,of which 28 cases were renal pelvic carcinoma, 2 cases were rniddle ureter carcinoma and 19 cases were distal ureter carcinoma.The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of renal pelvic carcinoma and ureter carcinom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Log-Rank test(P>0.05).On multivariate analysis,only locating in distal ureter carcinoma was the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 for intravesical recurrence after NU (P<0.01).Conclusion Pafients with UUT-TCC at distal ureter carry a higher risk for intraeesieal recunerrce after NU than those with TCC at other location of upper urinary tract.  相似文献   

18.
19.
对101例膀胱癌住院病例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接触农药、同事具有膀胱癌史、吸烟(包括日均吸烟量、吸烟年限、累积吸烟总量)、经常饮用牛奶、每日食肉童、每月食油量和泌尿系疾病史等因素与膀胱癌显著相关。对上述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累积吸烟总量、泌尿系疾病史、同事具有膀胱癌史和月食肉量是膀胱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法,观察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手法按压穴位法。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第一次排尿后的膀胱残余尿量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平均残余尿量为(105.43±50.11)ml,观察组平均残余尿量为(51.79±24.14)ml;对照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5.71%,观察组发生率为5.7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手法按压穴位有利于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