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本丽  于婷  陈素玉 《安徽医学》2020,41(11):1319-1321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对初产妇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检,研究组在常规产检基础上进行营养指导。对比两组孕妇孕前、孕26~38周体质量增长幅度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孕妇体质量增长幅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初产妇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给予初产妇营养指导对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幅度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控制剖宫产率、降低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新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孕妇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与不良妊娠结局及产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妇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体质量指数(BMI)超过18.5 kg/m2的初产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卡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仅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管理组除接受常规产检外接受相关体质量管理干预指导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体质量增长情况、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及产程。结果 管理组孕妇的孕期体质量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分别15.00%、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2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的子痫前期、羊水污染、产后出血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为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及5 min Apgar评分<5分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孕妇的阴道分娩占比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5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无合并子痫前期的妊娠期糖尿病单胎孕妇98例为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孕妇68例为研究组?收集两组孕妇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窘?胎膜早破?产间发热?羊水量情况?胎儿宫内生长迟缓(FGR)及巨大儿的发生率?结果:①研究组的BMI?FBG?TG?TC?U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窘?羊水过少?FGR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孕妇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升高是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的相关风险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将进一步增加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谷三群 《现代医学》2013,(6):404-406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引产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分娩孕41~41+6周无任何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妇172例为实验组,并根据引产时间分为实验1组90例(孕41周)和实验2组82例(孕41+4周),取同期妊娠自然临产孕妇92例为观察组,分别对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组和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1组引产成功率明显低于实验2组,剖宫产率及羊水Ⅲ度粪染率明显高于实验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急产、产时损伤、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延期妊娠不需过早积极地引产,在对胎儿进行密切监护下可以等待自然临产,如41+4周仍未临产可行促宫颈成熟及引产。  相似文献   

5.
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IVF-ET)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对照分析17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研究组)和51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对照组)并发症、分娩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为(30.06±3.61)岁,孕周为(36.23±4.15)周,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中重度贫血及其它并发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IVF-ET双胎孕妇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1000ml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分别为(2397±546.73)g(研究组)及(2376±467.34)g(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F-E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加强妊娠期并发症的防治和产前、产时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7-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单胎孕妇83例,按照其孕中期有无看营养门诊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孕妇均由产科医师定期随诊,研究组孕妇同时有专业营养医师随访,并采用食物交换份法(FEL)联合食物血糖负荷法(GL)进行医学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孕期血糖、体质量和围生期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5.76%(83/1 440),其中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率为2.43%(35/1 440),妊娠糖耐量减低(GIGT)发生率为3.33%(48/1 440).治疗前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和每周体质量增加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为12.5%、2.5%和7.5%,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营养治疗可改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的餐后血糖,对其孕期体质量增加的管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引产时机的选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6例孕41~41+6周无任何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妇分成两组:引产组214例,自然临产组112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住院天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产组的剖宫产率、平均住院天数、胎儿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急产、产时损伤、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延期妊娠是否进行引产,需进行综合评价,在现有多种手段对胎儿进行密切监护的条件下可以等待自然临产,如孕42周仍未临产,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再考虑引产。  相似文献   

8.
宁旦  宁丰 《河北医学》2014,(8):1273-127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妇208例(GDM组)和健康孕妇192例(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孕妇在体重、孕次、产次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GDM组早产、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巨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GDM筛查,及早诊断,通过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等系统化治疗及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妊娠合并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罗兆芹  杨宁 《华夏医学》2012,25(5):689-69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小板计数<50×109/L(Ⅰ组)的孕妇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出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Ⅱ组)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出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加重,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可能增加,母婴结局与孕妇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汪露  王志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0):1283-1284
目的研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患病率、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6 051例产妇,其中396例首次诊断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并分为治疗组(A组)与未治疗组(B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00例无甲状腺相关疾病的正常孕妇(C组)为对照组,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A组和B组贫血、妊娠期高血压与早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但两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B组与C组贫血、妊娠期高血压与早产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但两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ICP、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A组和C组产妇贫血、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妊娠期糖代谢异常、ICP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妊娠期有必要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胡频  张妤 《安徽医学》2015,(3):347-349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合并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初次就诊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筛查PCOS病史。73例PCOS单胎孕妇作为研究组,按体质量、年龄和研究组配对对照组,将150例符合条件的非PCOS孕妇作为对照组,随访两组妊娠过程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PCOS组孕妇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组妊娠期糖尿病( 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胎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5.7%、12.3%、16.4%、70.0%和1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增加了孕妇的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应当做好PCOS孕妇产前监测与疾病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妊娠期正常高值血压产妇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在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正常高值血压、正常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各5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及妊娠结局,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组、正常血压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7);正常高值血压组、HDP组孕前体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妊娠不良结局方面,除早产率略低于正常血压组外,羊水过少、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7);HDP组羊水过少、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和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孕期正常高值血压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亚组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少及过多的比例均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亚组产妇,孕期体质量增加正常的比例低于无不良妊娠结局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孕期血压水平和妊娠结局相关,合理干预妊娠期正常高值血压孕妇的孕期体质量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彭凯欣  赵菲 《当代医学》2016,(23):52-53
目的:观察低位水囊用于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延期妊娠、头位、单胎初产孕妇,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50例采用低位水囊引产,分析对比不同方法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96.0%,阴道分娩率为90.0%,引产到临产时间为(10.10±6.43)h,总产程为(5.90±2.32)h;对照组引产有效率为70.0%,阴道分娩率为70.0%,引产到临产时间为(16.55±9.10)h,总产程为(8.15±3.98)h;2组孕妇引产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引产到临产时间以及总产程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在500 mL以上者2例,对照组3例;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在3分以下者0例,对照组1例,2组产后出血、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期妊娠采用低位水囊引产,方法简单,可大大缩短产程,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HBV携带者而临床无乙型肝炎症状的孕妇20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乙肝血清学测定分为大三阳亚组80例,小三阳亚组124例。随机抽取同期、同产次、同孕周、同年龄无合并症的孕妇100例作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同时了解HBV感染的母婴传播。结果 研究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三阳与小三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5.23%。结论 孕妇无症状的HBV携带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对母婴影响较大;应加强这些孕妇的孕期监护,积极防治早产、产后出血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VBAC)的可行性及母婴结局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58例,其中11例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即TOLAC失败组,试产成功的VBAC孕妇47例作为VBAC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1:2的比例,将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94例(正常对照组)以及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足月直接行选择性再次剖宫产术的孕妇94例(ERCS组)作为对照,与VBAC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TOLAC失败组年龄、孕周、孕前体质量指数、胎儿体质量及引产比例均高于VBAC组(P < 0.05~P < 0.01);VBAC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ERCS组(P < 0.01),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总产程、产后出血量、5 min Apgar评分≥8分比例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TOLAC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条件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经阴道分娩是可行的,母婴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期妊娠前置胎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阴道超声(TVS)对60例中期妊娠孕妇进行连续观察,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前置胎盘组剖宫产、难产、产后出血数均比胎盘位置正常组多(P<0.05~P<0.01);中期妊娠前置胎盘与宫腔操作史(包括人工流产、流产清宫、引产)及本次妊娠期阴道出血两组孕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置胎盘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阴道出血者应行TVS检查,了解胎盘位置,并积极对症处理、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阴道试产患者,符合单胎、头位、妊娠足月、无其他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自然临产且有阴道分娩意愿的初产妇进行分析,将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最大肌瘤直径≥6 cm)的69例孕妇作为第1观察组,将妊娠合并较小子宫肌瘤(最大肌瘤直径6 cm)的579例孕妇作为第2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无子宫肌瘤的6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率、中转剖宫产原因及分娩结局。结果第1观察组的阴道分娩成功率低于第2观察组及对照组,第1观察组中因产程异常中转剖宫产的发生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第2观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观察组和对照组间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上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根据肌瘤情况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对于子宫肌瘤最大直径6 cm者,可选择阴道分娩,并不降低阴道分娩成功率,且不增加产程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对于最大直径≥6 cm者,选择性剖宫产术可避免阴道试产失败对孕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孕妇的妊娠结局,探讨PPROM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PPROM孕妇91例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早产无胎膜早破孕妇8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PPROM组91例孕妇中,剖宫产者62例(68.1%);产后出血者8例(8.8%)。早产组孕妇89例,剖宫产者19例(21.3%);产后出血者1例(1.1%)。PPROM组新生儿结局:胎儿窘迫46例(50.5%),新生儿肺炎7例(7.7%),新生儿窒息9例(9.9%),低体质量13例(14.3%);早产组新生儿结局:胎儿窘迫8例(9.0%),新生儿肺炎1例(1.1%),新生儿窒息2例(2.2%),低体质量4例(5.0%)。PPROM孕妇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低体质量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早产无胎膜早破孕妇(P<0.05)。结论:PPROM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有很大危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控制血糖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照是否有效控制血糖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生产次数及妊娠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院时妊娠周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成功控制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低血钙、先天畸形及死亡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水平可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6,(6):662-663
目的:探讨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与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引产在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引产的孕妇40例为研究组,同期行人工破膜引产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一般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放置COOK球囊后宫颈Bishop评分较放置前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孕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促宫颈成熟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引产具有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