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的方法,以满足快速补液的要求。解决烧伤护理工作的难点。方法:对2001年11月~2003年5月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门诊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和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液体通畅和导管脱出等情况。结果:(1)实验组一分钟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液体通畅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实验组导管不易脱出而对照组导管易脱出。结论:根据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主要病理变化特点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证输液速度,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此方法明显优于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平均所耗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穿刺平均耗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留置时间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鲁大云 《中外医疗》2008,27(27):51-51
目的 探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管的方法 及优点.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中遇到的危重病人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治疗.结果 观察78倒病人,其中3例穿刺失败.结论 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固定牢固,不易脱出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静脉输液方法 .  相似文献   

4.
周晓煜 《中外医疗》2012,31(8):145-14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危重病人行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分析89例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在治疗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资料。结果观察89例病人经颈外静脉穿刺,其中成功85例,占95.51%。失败4例,占4.49%。结论经颈外静脉穿刺时间短,成功率高、液体流速快、不易渗漏、导管不易脱出、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能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5.
梁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44-4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病患儿颈外静脉输液及采血中的应用技巧及护理要点。方法本组128例患儿使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选用颈外静脉进行输液。结果 128例患者,共应用颈外静脉输液664d,平均留置时间为(4.5±2.5)d。其中发生堵管2例,液体外渗3例,套管滑脱1例。结论只要正确掌握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和完善穿刺后的护理常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可减轻患儿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荣梅  陈志飞 《吉林医学》2013,34(5):978-979
目的:儿科部分急危重症、肥胖、重度脱水、输液时间较长的患儿,因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给抢救和治疗带来影响,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方法:总结分析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和效果。结果: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留置时间最短2 d,最长8 d,1例因患儿烦躁、约束带松解导致留置针脱出,其余无一例发生堵管、静脉炎和全身感染。结论: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为抢救儿科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临床研究发现,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相比,有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导管不易脱出等优点。现统计选择了2007年1月—2008年1月的6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单通道1小时输液量、穿刺时间、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救治多发性创伤患者,优先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尽快进入有效循环,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面积烧伤小儿病人更为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输液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6例病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套管针进行输液.结果:穿刺置管一次成功53例(成功率94.6%),二次成功2例,未能成功1例;导管留置时间2~7天,平均5.4天;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快速解决大面积烧伤小儿输液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海燕  王爱华  李丽  梁学敏 《西部医学》2010,22(8):1536-153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逆行穿刺置管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向心颈外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患者的满意度、留置时间、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留置时间分别为3.85±0.32天与2.79±0.96天,两组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对输液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感觉舒适,输液通畅,留置时间长,效果优于向心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相似文献   

11.
吴丽华 《当代医学》2009,15(36):121-121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输液治疗的优越性。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选用周围静脉留置针,对成功建立静脉通道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单通道第一小时补液量进行评价。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组上述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优先选择颈外静脉留置针通路行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为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比较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要急危重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60例采用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比较两组病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要的时间、收缩压上升到80 mm Hg所需要的时间、留管时间,渗漏、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留管时间大于4天的病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穿刺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收缩压回升到80 mm Hg所需的平均时间短、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能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效果。方法:对41例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8例,二次穿刺成功3例,无1例发生脱管和护理并发症。结论: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王秀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18-41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穿刺置管在抢救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一种最佳的静脉输液途径。方法将60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用20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比较2组留置针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腹部创伤抢救过程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效果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近几年,本院临床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观察患者100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3d)的974例,留置时间(4+2)d,留置时间最长可达7d.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9例,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6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3例,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3例,因液体外渗拔针3例,因静脉炎拔针2例,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在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年1~12月在急救中心抢救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留置针输液组120例和头皮针输液组120例,现察2组穿刺成功次数和液体外渗情况。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组1次穿刺成功80%,需穿刺2次17%,需穿刺3次3%.液体外渗10%。头皮针输液组1次穿刺成功只有57%,需穿刺2次33%,需穿刺3次10%,而液体外渗38%。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在急救中使用既安全简便、易于操作.又能保证抢救的速度和质量,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副作用少,提高了护理技能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各种抢救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韩亚琴  林莉  罗德宝 《吉林医学》2012,(29):6491-6492
目的:探讨用浅静脉留置针对狂犬病患者进行输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狂犬病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作为输液工具。结果:2005年至今收治狂犬病25例,25例狂犬病患者无1例因为高度兴奋、躁狂而发生脱出、外渗现象。结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静脉留置时间长,不易脱出血管,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既减轻了狂犬病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也做到了良好的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技术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8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A组患者采用前臂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B组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结果 B组患者的穿刺操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留置针保留时间明显长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由于留置针所导致的并发生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技术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对肥胖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较头皮和四肢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在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输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58例肥胖患儿按首次来院输液日期单双号分组,单号入院为观察组(32例),双号入院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用静脉留置针在头皮及四肢部位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提高肥胖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血液肿瘤患者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35例血液肿瘤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输血、输入化疗药物,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发生静脉炎、渗漏情况.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3例(94.3%),35例中,3例发生静脉炎(8.6%),1例发生渗漏(2.9%).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血液肿瘤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减少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