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骨折卧床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饮食,预防便秘的发生;观察组在对照组指导的基础上,对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腹部按摩等,预防便秘的发生。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等指标,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疗效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配合耳穴贴敷预防中风恢复期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顺时针腹部按摩配合耳穴贴敷,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按摩配合耳穴贴敷能有效预防中风恢复期便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耳穴埋豆配合腹部按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便秘的改善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本院进行住院医治的便秘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耳穴埋豆配合腹部按摩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满意度及排便次数。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和排便次数、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便秘的血液透析病人除常规护理外,耳穴埋豆配合腹部按摩护理效果更好,在临床护理中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腹散联合艾灸、腹部按摩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合并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骨科和便秘护理,必要时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舒腹散外敷联合艾灸,辅以腹部按摩中医护理,两组治疗观察7 d,比较两组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便秘评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便秘评分、患者满意度、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外敷舒腹散联合艾灸,辅以腹部按摩中医护理干预髋部骨折便秘患者,可促进患者肠蠕动、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隔姜灸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隔姜灸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使患者在住院手术期间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使用蜜煎导法结合中医腹部按摩治疗对改善老年骨折卧床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48例老年骨折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在需要时以灌肠或泻药通便。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蜜煎导法和中医腹部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次数、排便难易程度及腹胀、纳减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排便恢复情况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腹痛腹胀、排气、纳食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蜜煎导法结合中医腹部按摩可明显改善老年骨折卧床患者的便秘症状,改善纳食情况,可作为老年骨科慢性便秘患者的常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腹部按摩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147例长期卧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72例)采用常规措施予以护理,观察组(n=75例)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联合腹部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和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1.33%)和治疗总有效率(90.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72.22%)(P0.05);观察组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可明显改善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症状,缩短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并显著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骨折患者143例按收入院的日期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环境护理、腹部按摩等护理措施,10 d后评价2组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排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科学地运用护理干预是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戴红燕 《新中医》2020,52(11):136-139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行气通便贴贴敷联合腹部按摩干预女性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 例混合痔术后便秘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 例。2 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试验组加用行气通便贴贴敷联合腹部按摩进行干预。2组患者均治疗3 d。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便秘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 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排便时间≤48 h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排便不畅、便质干结、排便不净评分和对照组排便不畅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排便不畅、排便不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体满意率(85.71%) 高于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通便贴贴敷联合腹部按摩可以有效促进女性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排便,并可有效改善排便不畅、便质干结、排便不净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下肢骨折卧床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组、热敏灸治疗组。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腹部环形按摩;热敏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腧穴热敏灸,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有利于改善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便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按辨证取穴按摩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013年6月在岳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结合按辨证取穴按摩。于干预前后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持续性和睡眠紊乱2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习惯性睡眠效率、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5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操作简单,效果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疼痛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研究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中医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情况及发生便秘人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6.78±1.05)分与对照组(7.01±0.95)分比较(t=0.159,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疼痛评分为(2.62±±0.71)分与对照组(4.68±0.84)分比较(t=2.431,P<0.05)。此外,中医护理组发生便秘率和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分别为2.78%(1/36)、5.56%(2/36)、(96.64±1.23)分、(12.36±2.31)d与对照组13.89%(5/36)、11.11%(4/36)、(90.01±2.24)分、(18.65±2.41)d比较(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便秘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对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中风后便秘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按摩组、施膳组和联合组,每组22例,按摩组患者采用穴位按摩法;施膳组患者采用辨证施膳;联合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历时2周,于治疗前,治疗第7、14d,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便秘情况。结果:①三组治疗前的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度和腹胀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第7d,联合组的上述排便问题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0.01);按摩组的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0.01);施膳组的仅下坠、不尽、胀感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第14d,联合组的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及治疗7d后更明显(P<0.05或0.01);按摩组除排便频度外,其余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0.01);施膳组所有观察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0.01)。③按摩组治疗第14d的的排便困难较治疗第7d的好转(P<0.05);联合组治疗第14d的排便问题均优于治疗第7d的(P<0.01)。④治疗第7d,联合组的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和排便频度优于同期的按摩组,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和排便频度优于同期的施膳组。治疗第14d,联合组的排便情况均优于同期的按摩组与施膳组。结论:穴位按摩治疗联合辨证施膳对中风患者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赵君健  方健  彭洪  张璇  张莉 《西部中医药》2013,(12):126-12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按肛肠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肛肠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温水足浴、腹部按摩、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饮食调理、情绪调控、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危害认识等便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结果:饮食调理、情绪调控、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危害认识等便秘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8.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灸罐法干预对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灸罐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发生及程度,有无恶心、呕吐、术后肠梗阻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发生及程度比较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灸罐干预能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方法对缓解老年人便秘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穴位按摩组,每组各100例。常规组给予粗纤维饮食、适量饮水、适当活动等常规护理,穴位按摩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天枢、支沟、水道、丰隆等相应的穴位交替按摩。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缓解时间比较,按摩组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7.
郑君燕  施海燕  徐复娟 《新中医》2021,53(4):194-19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酚酞片口服,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困难、排便时间、精神疲乏、四肢无力、气短、排便频率、自汗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性便秘可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骨折手术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可行性和需要性。方法:将440例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20例,制定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环境、生理、心理、社会舒适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生理不舒适、精神心理不舒适、社会不舒适、环境不舒适4个方面干预前后的例数分别为16:32、14:27、10:20、4:15;两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按上肢骨折、下肢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统计,百分率(%)分别为94:82、89:79、85:57、93:6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注重患者治病过程和与这相关联的各项所需,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增进患者的舒适,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达到身心康复的效果,对当前优质服务的开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腹部按摩,比较2组患者的排便状况。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6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10.00%<56.67%),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取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的方式有效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将50例进行过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手术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加强护理可以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