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输尿管封堵器在输尿管镜碎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对预防结石移位的作用。方法13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为四组。 A组(非梗阻性结石,不使用封堵器),41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23(71~170)mm2;B组(非梗阻性结石,使用封堵器),31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19(71~181)mm2;C组(梗阻性结石,不使用封堵器),29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31(71~207)mm2,结石梗阻时间8.6(2~32)个月;D组(梗阻性结石,使用封堵器),33例,结石平均表面积129(71~196)mm2,结石梗阻时间9.5(2~35)个月。观察四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肌酐的升高值、结石残留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四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血肌酐的升高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C组的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结石残留率明显比A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组与D组的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D组的结石残留率比A+C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封堵器在不增加手术的难度、不增加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结石移位的发生率,特别是在非嵌顿性输尿管结石,但是在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中输尿管支架的放置方法. 方法 2006年7月至2014年5月共完成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428例,术中均放置输尿管支架. 预先将输尿管支架分别向两端穿好导丝,经输尿管切口将其向远端插入至膀胱,拔出远端导丝,再向近端插入至肾盂,拔出近端导丝52例(方法一);将输尿管支架上端卷曲部分留下约1cm,其余部分剪掉,将具有可塑性钢丝从输尿管支架直行处侧孔插入至顶端,用操作钳辅助将全部输尿管支架置入输尿管内,包括卷曲部分,操作钳夹在输尿管支架与钢丝分叉处,倒退回抽钢丝,输尿管支架倒退进入输尿管-肾盂内,"倒退法"放置输尿管支架376例(方法二). 结果 所有患者输尿管支架放置均成功,输尿管均用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其中方法一耗时7~12min,方法二耗时25S~3min. 所有患者拔出引流管时间、拔出导尿管时间、漏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倒退法"放置输尿管支架操作简单易学、耗时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该手术的难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邓人健  张祖玲  彭洪  胡晖  张磊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14-1516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脓液中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资料,按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检测方法)和观察组60例(采集腹腔脓液标本实施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相关指标(细菌培养过程中的阳性率、切口感染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腔脓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测率(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细菌培养过程中的阳性率、切口感染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测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较低。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一旦发病则易出现疼痛难忍的症状,其感染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适合的抗生素治疗,以减少不合理用药给患者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抗体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MIF抗体(50、100、200、400 μg/L)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Westem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IF抗体对HepG2细胞分泌IL-6水平的影响.结果 MIF抗体可以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MIF抗体可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g/L)MIF抗体作用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61.34%±1.08%,65.08%±2.71%,71.19%±1.19%、78.39%±1.00%,83.92%±0.51%.不同浓度MIF抗体作用后Cyclin D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6.06%±0.47%、22.34%±0.75%、18.06%±1.16%、14.03%±0.59%,明显低于对照组(29.51%±1.28%).不同浓度MIF抗体作用后,VEGF蛋白表达分别为21.22%±0.68%、19.64%±0.54%、18.04%±0.42%、16.59%±0.66%,明显低于对照组(23.23%±0.51%).MIF抗体对HepG2细胞分泌IL-6有抑制作用,随着MIF抗体浓度的增加,其IL-6分泌量也相应降低,分别为(210.67±9.31)pg/ml、(181.67±10.05)pg/ml、(160.50±6.60)pg/ml,(143.67±10.56)pg/ml,(118.01±7.48)pg/ml.结论 MIF抗体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可能机制是下调Cyclin Dl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止其由G<,0>/G<,1>期向S期分化;也可能与其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减少IL-6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5.
6.
彭洪 《北方药学》2014,(10):56-5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的药理作用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药物止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耗时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给药方式对止血效果不产生影响。结论:综上所述,对孕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止血,能够有效减少产程耗时,降低产后出血量,使用前景广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慢性泪囊炎为临床常见的泪器疾病,泪道阻塞问题既往多采用经鼻外内眦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解决.随鼻内窥镜和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近几年耳鼻咽喉科医师对鼻内进路的鼻腔泪囊造口术发生了兴趣,该术式的优点是治愈率高,面部无手术切口瘢痕.我自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运用椎板咬骨钳及髓核钳造骨孔,治疗慢性泪囊炎22例,术后近期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国灸穴位贴敷为主治疗重度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0年6月,将66例重度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及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国灸穴位贴敷。分别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综合疗效及镇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及镇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国灸穴位贴敷为主治疗重度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适应证广,且副作用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潮气量及呼吸频率时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例ASA Ⅰ~Ⅱ级的患者均分为3组,呼吸频率分别为12次/min(A组)、16次/min(B组)、20次/min(C组),3组均采用容量控制(VCV)模式,分钟通气量为120ml/kg.气管插管静脉麻醉.记录各组气腹前(To)、气腹后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和观察两制剂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3周期、部分重复交叉设计。受试者经高脂高热餐后/空腹单剂量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采血至给药后72 h,周期间的清洗期为14 d。采用经方法学验证的LC-MS/MS检测血浆中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的浓度。选择Phoenix WinNonlin 软件(8.0版本),以非房室模型(non-compartmental analysis,NCA)计算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药动学参数。采用参比制剂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reference-scaled average bioequivalence,RSABE)和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ABE)方法评价缬沙坦的生物等效性,ABE方法评价氨氯地平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缬沙坦在空腹条件下的Cmax、AUC0-t和AUC0-∞和在餐后条件下的Cmax的个体内变异系数均>0.294,采用参比制剂标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计算得到单侧95%置信上限<0和几何均值比估计值为80.00%~125.00%。缬沙坦餐后条件下的AUC0-t和AUC0-∞的个体内变异系数<0.294,采用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t、AUC0-∞经对数转换后的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内。综上,两制剂中的缬沙坦具有生物等效性。氨氯地平的Cmax、AUC0-t和AUC0-∞的个体内变异系数<0.294,采用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AUC0-t和AUC0-∞经对数转换后的几何均值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0%~125.00%内,表明两制剂中的氨氯地平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