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及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采用矫正视力、散瞳查眼底、眼底照相等方法对54例(108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根据结果进行早期治疗。结果 1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继续内分泌科治疗,2年后复查1次。DR1期12例患者眼科随访观察,每年筛查1次。DR2期10例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筛查1次。DR3~6期18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激光治疗并长期随访。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应成为治疗糖尿病常规的一部分。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盲目地发生。  相似文献   

2.
8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测及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85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测阳性率及激光治疗疗效,讨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方法 通过对85例(170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检眼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对有适应证者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 85例(170只眼)检眼镜下确诊率为20.5%(35只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测确诊率为22.9%(39只眼),39只眼中,DRⅠ期23只眼,DRⅡ期5只眼,DRⅢ期6只眼,DRⅣ期3只眼,DRⅤ期2只眼。嘱85例患者积极按照内分泌科医师的指导,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对DRⅢ期6只眼行格子样激光光凝治疗,DRⅣ期3只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DRⅤ期2只眼先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两周内分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经2.5~3年随访观察:39只眼激光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治疗有效阶段缺少症状,晚期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盲。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增多趋势,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减少糖尿病性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散瞳数码彩色眼底照相在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分期及指导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90例(2578只眼)糖尿病患者用Canon CR6-45NM彩色数码眼底照相机行眼底照相后进行诊断分期。结果1290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32例,并进行分期,根据中华医学会1985年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Ⅰ-Ⅱ期药物治疗,Ⅲ-Ⅳ期光凝治疗,Ⅴ-Ⅵ期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原则指导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论免散瞳数码彩色眼底照相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网膜病变并指导治疗的有效工具,对防盲治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对116例(18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变性质、部位、分期和屈光间质情况分组,选择不同波长激光进行不同方法视网膜光凝。局部光凝组124眼,全视网膜光凝组58眼,术前均行视力、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加三面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1.5年。结果局部光凝组病变较轻40眼,病变较重84眼,治疗1次后随访显示二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视网膜光凝组,其中增生前期DR26眼,光凝后有效22眼(85%)、无效4眼(15%)。增生期DR32眼,光凝后有效20眼(63%)、无效12眼(37%)。结论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是治疗DR的有效方法,依据病变情况使用不同波长扩大了治疗DR的适应证。早期进行局部光凝治疗DR可减少治疗次数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疗效。方法:对50例(92眼,其中增殖前期30眼,增殖期62眼)DR患者,依病变程度分别行次全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光凝治疗后,视力增进25眼(27%),视力无变化48眼(52%),视力下降19眼(21%),FFA结果有效76眼,有效率83%,需补充光凝4眼。结论:半导体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对屈光间质清晰者效果好,而且对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效果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检查及早期预防诊治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和散瞳检查眼底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212例(424眼)。结果 在212例糖尿病中共查出81例(152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9例(18眼)经行氩离子激光治疗,7例(14眼)因继发严重并发症而致不可逆盲目。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治疗应成为糖尿病系统联合治疗的一部分。早期发现、严格正规的内科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已经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应6—12个月做1次眼科检查。早期诊治、长期随访、及时激光光凝治疗,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盲目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马雪英  张蓉  李凌  宋娅琴  李磊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65-2367
目的:观察532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pathy, 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疗效,评价氩激光治疗眼底血管病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选择DR患者122例227眼,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PDR)51例90眼、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71例137眼; RVO患者120例124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27例27眼,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93例97眼,进行532nm底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每位患者在结束最后一次治疗后1,3,6mo复查眼底、视力、FFA检查。

结果:DR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PPDR有效81眼(90.0%)、无效9眼(10.0%); PDR有效98眼(71.5%),无效39眼(28.5%),总有效率78.9%; RVO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 BRVO有效者90眼(92.8%),CRVO有效者22眼(81.5%)。532nm倍频激光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总有效率为82.9%。

结论:532nm倍频激光光凝治疗高原地区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激光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增殖期,治疗时机的合理选择可有效阻止DR的进展,防止失明的严重后果; 对RVO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干预治疗,可以加速出血水肿吸收,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长期动态随访观察汕尾地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50例100眼患者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对象均为无视网膜病变或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定期门诊随访并检测血糖水平。结果定期随访5a后,发现有11眼进展至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血糖控制满意60眼中有2眼,而血糖控制不满意40眼中有9眼,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增生前期、增生期视网膜病变行及时的光凝治疗,以避免视力下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有关;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及时的光凝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损伤。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及视网膜光凝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以及氩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远期效果,探讨该类患者白内障手术和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时机,分析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合并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67例,以未手术眼作为对照.白内障术后经眼底荧光造影(FFA)随访观察,随访时间1年.当检查具有光凝指征时,均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对比观察手术眼和对照眼视网膜光凝前后的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结果 白内障术后手术眼和对照眼经FFA随访观察需行视网膜光凝分别为26只眼(41.94%)及24只眼(38.71%),其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基本一致;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后及时光凝的病人,DR病情稳定或减慢发展,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视力稳定,手术眼比未手术眼获得更充分的视网膜光凝及稳定的视力和视觉质量,2例患者拒绝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晚期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玻璃体出血.结论 完美的无并发症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不会加速DR的发展;及时充分地视网膜光凝治疗,将减缓DR的发展及减少其并发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稳定视力.  相似文献   

10.
唐云鹏  高烨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200-2201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FA检查对88例176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对DR临床分期进行修正,并根据FFA检查结果指导治疗。结果:其中11眼眼底检查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FFA检查出现早期微血管瘤病变。眼底镜下Ⅰ~Ⅱ期DR患者中有15眼FFA检查出比检眼镜更多的微血管瘤。眼底镜下Ⅲ期DR患者中有11眼FFA检查出现新生血管改变。结论:FFA检查是DR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且为指导眼底激光和评价激光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0例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观察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疗效。方法用倍频532nm激光对50例(89眼)增生前期和增生早期DR患者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3~8次,术后平均随访16月。结果治疗后29眼(32.6%)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55眼(61.8%),视力下降5眼(5.6%)。随病变程度增加疗效降低(P<0.0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有黄斑水肿的58眼中,光凝后水肿完全消退者32眼(55.2%),部分消退者24眼(41.4%),不变者2眼(3.4%)。5眼晶状体混浊加重。结论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DR有效,在增生前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就诊、治疗状况,进一步了解当前糖尿病患者对其眼部并发症的认识程度,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的态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1年12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接受眼底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以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状况.随访12~24个月. 结果就诊的1280例DM患者均接受间接检眼镜检查,278例(522只眼)同意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示,无DR4只眼,Ⅰ期36只眼,Ⅱ期42只眼,Ⅲ期298只眼,Ⅳ期66只眼,Ⅴ期58只眼,Ⅵ期18只眼.其中241只眼建议局部视网膜光凝, 166只眼在我院接受治疗;224只眼建议全视网膜光凝术,167只眼接受治疗;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29只眼,其中18只眼曾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结论 DR早期因患者的视功能损害不严重,极易轻视治疗.部分患者对激光视网膜光凝存在误区,导致患者早期治疗不彻底,以致任其疾病向严重状态发展.今后应加大早期的宣传力度,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的挽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连荣  李琦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526-1528
目的:通过比较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不同筛查方法的效果分析,探讨适合大规模DR患者筛查的方案。方法:糖尿病患者75例150眼分别行小瞳孔眼底照相、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散瞳间接眼底镜检查、散瞳1张50°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以FFA为金标准,比较上述各检查方法的筛查效果。结果:在Ⅱ和Ⅲ期DR3种筛查方法比较显示直接眼底镜检查、散瞳1张50°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检查方法与FFA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筛查效果分析显示以Ⅲ期DR作筛查的临界值时,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有较高有效性和实用性。结论: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方法可以作为DR的有效筛查工具,且对DRⅡ和Ⅲ期筛查有较高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冯利  成静 《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39-640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对50例(76眼)白内障术后DR患者施行激光光凝同时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以视力和眼底改变为疗效判定指标。结果: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视力稳定。结论:白内障术后DR患者具有光凝指征应尽早综合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提高白内障远期复明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对136例(261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病变的程度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光凝治疗变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的变化,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136例(261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有效226只眼,总有效率 86.5%,其中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4只眼,有效60只眼,有效率93.7%;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97只眼,有效眼166,有效率84.2%%。经统计学检验P<0.01,两者有显著差异。讨论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如有光凝指征,应尽早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这对于控制或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患者视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康  熊毅彤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2):2338-2340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01/2008-12我院就诊的DR患者285例494眼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随访3~40(平均18)mo。结果:494眼中58眼(11.7%)视力提高,329眼(66.6%)视力不变,107眼(21.7%)视力下降。392眼视网膜病变得到有效控制,眼底检查及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水肿减退,渗出吸收,新生血管减少或消退,治疗有效率为79.4%。高危PDR患者激光光凝术后治疗有效率(32.2%)明显低于非增殖期DR患者(90.4%)及早期PDR患者(88.3%)(P<0.05)。1型糖尿病患者激光光凝术后治疗有效率(55.6%)明显低于1型糖尿病患者(80.2%)(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8.0%)的患者激光光凝术后治疗有效率(65.5%)明显低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8.0%)的患者(91.0%)(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是一个可以有效控制DR,阻止病情恶化,保护视功能的方法,其疗效受DR的分期、糖尿病分型及血糖控制水平等影响,关键是把握光凝时机,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重视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马雪英  张蓉  李凌 《国际眼科杂志》2009,9(11):2184-2185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的结果,对176例257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62眼、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195眼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前、完成最后一次光凝后3mo分别对患者的视力、眼底、FFA进行检查并追踪观察6mo~2a。结果:本组257眼经视网膜光凝治疗后215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3.7%。其中PPDR62眼,有效57眼(91.9%);PDR195眼,有效158眼(81.0%),经统计学检验,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有59眼(23.0%);155眼视力稳定不变(60.3%);视力下降43眼(16.7%)。本组病例治疗后有28眼(10.9%)出现黄斑水肿加重,视力下降,经2~3wk后均恢复至光凝治疗前水平。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DR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尽早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对于控制或延缓DR的进展,稳定患者视力有重要意义,并可以有效防止DR致盲。  相似文献   

18.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艳萍  刘琼  丁琴 《眼科新进展》2004,24(6):482-483
目的 对多波长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总结研究。方法 选择经FFA检查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DR患者 2 0 0例 390眼 ,对不同部位的病变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结果  390眼DR患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 ,有效 379眼 ,总有效率 97.18% ,其中增殖前期 190眼 ,有效 189眼 ,有效率 99.4 7% ;增殖期 2 0 0眼 ,有效 190眼 ,有效率 95 .0 0 % (P <0 .0 1)。结论 DR患者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有效防止病变的发展 ,增加视力。  相似文献   

19.
光凝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比较视网膜光凝结合活血化瘀中药与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对41例(76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了观察,20例(36只眼)予视网膜光凝,另21例(40只眼)予光凝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全部病例随访1年,观察两种治疗后视力及眼底的变化。结果:光凝结合中药治疗组患者视力提高优于单纯光凝组,眼底出血,水肿及渗出的吸收时间缩短。光凝结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效果好于单纯视网膜光凝。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比较,评估视网膜光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87例(132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VISULAS 532 s激光局灶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和荧光血管造影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8月。中度非增生性DR 32只眼光凝术前平均视力0.633,术后平均视力0.616,重度非增生性DR 83只眼术前平均视力0.316,术后平均视力0.278,增生性DR 17只眼术前平均视力0.145,术后平均视力0.116,均P>0.05。结论积极有效适度的视网膜光凝有利于稳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视力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