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海燕 《新中医》2010,(11):10-1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2907-2907,290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BCG-PSN治疗1个疗程;治疗2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BCG-PSN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6%,治疗1组为83%,治疗2组为94%,治疗1组和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1组和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痊愈病例复发率对照组为75%,治疗1组为40%,治疗2组为29%,治疗1组和2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1组和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G-PSN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3.
冯一 《新中医》2010,(1):70-71
目的:观察中药玉清煎治疗牙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口腔科常规处理下,对照组41例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治疗组43例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和中药玉清煎。2组均治疗10天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牙龈肿痛、口臭的疗效与时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治疗组治疗口腔糜烂溃疡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玉清煎治疗牙周疾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口腔糜烂溃疡。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退热、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并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生理盐水4 mL行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5 min;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55%,对照组为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对照组为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FEV1、FEV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及FEV1%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热毒宁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与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口服头痛胶囊,对照组32例予口服尼莫地平,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用药后2组疗效、头痛评分、头痛强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中西药物对症治疗。西药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B受体激动剂、祛痰剂等,个别患者应用抗感染治疗;中药服用定喘汤每日1剂。治疗组同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均采用鼻罩正压通气,IPAP设为10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压力为8 cmH2O,氧浓度为45%。结果治疗后临床控制率治疗组为47%,对照组为3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9%,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O2)、p(CO2)、Sa(O2)、PEF等指标治疗前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FEV1及FEV1%治疗前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药物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胡旭贞 《新中医》2014,46(6):55-56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药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治疗14天,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肺功能指标与呼吸肌肌力指标。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FEV1/FVC%、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与FEV1%预计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2较治疗前降低,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PaO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何成瑜 《新中医》2010,(6):64-66
目的:观察醒脑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予醒脑汤治疗,对照组150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抑郁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3%,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D积分治疗组治疗4周和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4周和8周后,HAMD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8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症评分,治疗组治疗4周和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4周和8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8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汤治疗PSD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罗红霉素组46例予罗红霉素0.15 g口服,每日2次;阿奇霉素组46例予阿奇霉素0.5 g口服,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疗效。结果罗红霉素组和阿奇霉素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80%,痊愈率分别为72%和59%,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红霉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较阿奇霉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寻找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案。方法治疗组54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通气排痈汤联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单纯舒利迭治疗。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的BODE指数、FEV1/FVC比值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EV1/FVC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BODE指数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气排痈汤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提高COPD临床疗效和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补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肺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6.67%,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均有所好转,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均有所好转,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治疗后症状均有好转,总积分、呼吸症状及疾病影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动受限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肺功能均有好转,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补肺颗粒为干预手段冬病夏治可改善患者COPD稳定期症状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实验测定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将16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取同期住院COPD患者16例为对照组。2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1,3-β-D葡聚糖(BDG)进行测定,观察疾病的治疗以及BDG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BD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BDG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G实验可用来早期诊断感染,对协助临床医师及时进行药物种类及剂量的调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解毒通络方加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3%)与对照组(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加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愈显率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干粉胶囊与罗红霉素治疗: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0g/次,每日1次,吸入。罗红霉素,150mg/次,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同时服用羧甲司坦,0.25g/次,每日2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76.oooA,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6.0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及FEV1%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羧甲司坦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蝉僵止咳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蝉僵止咳方加减,对照组服用复方可待因溶液口服,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用药后咳嗽、咳痰、咽痒、喘息及气短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痰、咽痒三种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喘息及气短两种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起效时间为(3.68±1.91)d,对照组为(5.10±2.19)d,2组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蝉僵止咳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明显优于复方可待因溶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8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4 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6例 ,对照组 15例 ,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 ,连续观察 2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后血氧分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第 1秒用力肺活量 (FEV)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配合西医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提高其临床疗效 ,对主要结局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涂定权  潘锋  徐碧林 《新中医》2014,46(4):56-58
目的:观察扶正化浊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片,痰多者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哮喘明显者给予昔萘酸沙美特罗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化浊膏方。2组疗程均为24周。检测肺功能,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OR)评价生活质量,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D)评定运动能力。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变化不明显,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2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6MWD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影响3个维度和SGOR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SGOR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COPD稳定期核心病机的扶正化浊膏方改善了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钟立仁  钟斯婷 《新中医》2014,46(2):53-55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熏蒸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自拟中药祛风通络方熏洗。2组均以7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与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第2疗程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第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应用祛风通络方熏蒸配合常规治疗及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20.
张代代  唐婷玉 《新中医》2014,46(3):85-87
目的:观察芪桂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芪桂四物汤加减治疗,30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膝关节疼痛评分、血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35%,对照组79.0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膝关节疼痛评分、血沉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2组2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2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芪桂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