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院校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医学学习的开始,应该树立争取的医学学习观,在面对中医和西医进行选择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武断地选择中医或西医,应该认真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内容,将中医和西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对入校新生的医学学习来说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西医学习中医,简称"西学中",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模式,60余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正确的,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西学中"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对于促进医学发展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但"西学中"也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职业和专业背景,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西医学生而言,应在本科教育中根据专业背景分层次设立中医学课程.西医临床医生主要通过参加政府认可的"西学中"培训班来进行学习.对于护士而言,医院或科室可以组织中医专题培训以提高其中医护理技能."西学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纳入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合理规划,使这种教育模式焕发出新生命,创造出中国特色新医学.  相似文献   

3.
李福辉 《中医杂志》2003,44(5):396-397
“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是最常用的医学术语。本文向读者介绍几种可供在不同场合选择的“中医”的英文表达方式,以及对于“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英译的观点。“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为基础,以中草药、针灸、推拿等为治疗手段的医学体系,翻译成英语,一般译作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其缩写TCM实际已经成为一个单词,专指中医。  相似文献   

4.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沈自尹中医和西医在我国同时并存,是我国医学的特点,而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共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三十多年的努力展示了累累的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两种医学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温长路 《环球中医药》2010,3(4):241-245
历史上中医和外来医学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给中医学增加了创新与生机。但现代医学进入中国后,这种交融使中医学逐渐失去自身规律,失去在"正统"医学圈内的话语权,中医学发展逐渐"西化"。中医在坚持本学科之长的基础上,学习西医之长,融化现代医学知识和手段,是历史的必然。盲目崇拜西医或者避之莫远皆不可取。发展中医,是使相异的医学传统在交流中共同推进整个人类医学的进步。西医进入中国也潜移默化,一定程度受到中医的影响,这是适应文化变革趋势的。人的健康和疾病的无限性与医学认识活动的有限性,决定了医学的多元性。两个学科都必须理智对待对方以及医学多元性,西医需要的是更多的虔诚、虚心和平易,中医需要的是更多的宽容、开放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教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对继承弘扬传统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中西医是有着不同认知方法的不同医学体系,在西医院校讲授中医课程,授课对象为西医院校的学生,他们自入学以来就一直接受西方医学的教育,其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无不受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西医院校做好中医教学工作,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使之在较少理论授课时数的情况下,接受并理解中医理论,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是在发展中医、发展西医基础上的结合,是在两个医学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它不会代替或影响中医和西医,只会促进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在现阶段,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可以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都是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说明: 1.中医属于传统医学,西医为现代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各有优缺点。思维方式,中医为形象思维,而西医为逻辑思维;研究的内容,中医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经络等,而西医为解剖、生理、病理等结构、功能及病理变化;观察方法,中医为直接领悟、取类比象,西医为实验分析法。 2.中西医二者在人体结构与功…  相似文献   

9.
中医、西医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医的临床思维,是运用中医的信息;西医的临床思维,则是运用西医的信息。但在现代的中医临床实践中,中医、西医的信息常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怎样  相似文献   

10.
中医是宏观医学刘里远(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5)在生命科学中中医学作为宏观医学具有永远也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作用。中医研究的目的是要发展和完善宏观医学体系,并力求与微观医学取得联系。1中医的学科特征及其同西医的区别中医与西医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中...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五脏不等同与西医解剖学的同名脏器,只有根据中、西医研究对象(人体)的一致性,通过中医病因、病机、症候对应西医学病名来确定中医五脏相关的西医学组织器官。探讨中医"肾"与性功能低下的相关性,阐明中医"肾"与西医学中同名脏器及生殖器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即中医的整体观与西医的局部观相结合;中医的宏观与西医的微观相结合;中医的机体反应性与西医的病原致病性相结合。上述的三个结合,能充分体现中西两种医学相互取长补短的特色,从而充分发挥其互补作用。由此临床诊断治疗才能超越前人。  相似文献   

13.
樊永平 《中医教育》2004,23(6):28-29
西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一定的中医知识是我国医学教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现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体现.虽然中医课在极大多数西医院校并不是主课,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笔者以为,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在主修西医的同时,让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特别是中医学中丰富的古代哲学思想,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形成自身的医学观,有别于单纯的西医教学;其二,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医学科学的悠久历史和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为中国医学科学献身的激情和斗志;其三,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临床和科研中取中西之长,开阔思路,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如何做好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工作,结合笔者数年教学的感受,谈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医内科急症临床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以抛砖引玉为目的。   世界医学应包括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中国的中医实质上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把世界医学中的现代医学人为地称为西医;把中国的传统医学主要部分称为中医。由西医与中医衍变出国内当前的 4种医学实体,即西医、中医、中西结合医与现代中医。   所谓西医实质是世界医学的现代医学实体;中医实质是世界传统医学属中国独有的一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临床与科研均以该理论为指导,亦即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指导下进行,人员多…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I0001-I0001
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中医(亦称祖国医学)和西医两种医学,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两种医学并存不但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技术服务,而且通过两种医学的互相渗透,又可促进中医现代化,加速我国医学的发展,对在综合性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中医辨证论治是其本职工作,对西医知识又有学习和掌握的机遇,对此尤其体会深刻.  相似文献   

17.
国外常用的替代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常把医学简单分为中医和西医,这种区分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把中医翻译成英语后,就引起了一些麻烦。中医二字一经翻译就成了中国传统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但西医也是西方的传统医学啊!西方医学著作有时也将西医写成Traditional Western Medicine。在中西医作比较时,聪明的西方人常采用的名词则是conventional medicine(常规医学)、ordinary medicine(普通医学)、current medicine(现行医学),或mainstream medicine(主流医学);而把中医学作为非主流医学、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或补充医学(complement medic…  相似文献   

18.
<正>俄罗斯的医学体系毕竟是以西医为主的。中医进入俄罗斯后。如何将中医与西医进行有效的融合。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其实中医和西医不但可以互相包容,而且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想在很多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西医和中医的诊断和诊疗方法的简单结合。在西医为主的情况下。还应该对疾病在西医上的病  相似文献   

19.
探讨阐释中医、西医是两大不同的医学体系:西医强调之化之变以前的原生状态,中医强调之化之变后的反应状态;西医注重扶正祛邪,中医注重补虚泻实;西医擅长于杀灭病原体,中医擅长于改善内环境。本文探究了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医是经验总结、理论升华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模糊医学是中医和西医真正结合到一起的桥梁,通过中医与西医的模糊概念,从中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综合,使之向具有整体观的生态医学方向发展。现将模糊医学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