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脾脏外科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脾脏外科的进展姜洪池,李爱东脾脏外科是腹部外科进展较大较快的一个领域。脾脏功能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随之脾保留性手术不断问世及应用,脾脏移植也有了新的起色,现试述如下。一、脾脏功能的重新认识脾脏外科方面近些年来的长足发展,应该归结于脾脏功能研究结果的挑...  相似文献   

2.
钝性脾损伤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切脾无害论"及脾脏并非生命所必需这一事实的影响,人们对脾脏的探索,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机体其它脏器相比一直相对滞后.国内脾脏功能经过近二十余年的不断深入与扩大研究,脾脏在许多疾病(如肿瘤、胰腺炎、肝硬化等)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正常脾脏在机体不同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以及各种病理脾脏的确切功能和角色所了解的可能还远远不够.正如夏穗生[1]和姜洪池等[2]指出的那样,对脾脏功能和脾脏外科的研究虽已形成了具有初步的理论框架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实践中仍存在有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脾脏功能与保留性脾手术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48  
近年来,脾脏外科有了长足进展,主要标志之一是对脾脏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对脾脏功能认识程度的逐步加深又促进了脾外科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回顾脾脏外科的发展沿革历史更能清晰地窥见一斑。第一阶段,认为脾脏是“无用之物”,可以随便切除;第二阶段,发现脾脏有多种功能,导致了保留性脾手术的兴起;第三阶段即选择性保脾阶段,其核心是探讨保脾的幅度。时至今日,对脾功能的认识已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大致轮廓可概括为:脾脏虽非生命必需器官,但绝非可有可无,这是因为脾脏拥有多种重要功能,同时参与并调节血液、免疫、内…  相似文献   

4.
我国脾外科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余年来,我国脾外科有了很大进展,是普通外科腹部外科研究活跃、成果显著的领域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脾脏功能认识与保留性脾手术保留性脾手术的问世与应用源于对脾脏功能的认识,认识程度的深化、系统、客观使保留性脾手术的选择愈加明确。回顾对脾脏功能的认识历程,能清楚地看到保留性脾手术的沿革、发展,根据夏穗生意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为脾脏是"无用之物"可以随便切除;第二阶段,发现脾脏有多种功能,导致了保牌手术的兴起;目前已进人第三阶段,即选择性保脾阶段。脾脏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抗感…  相似文献   

5.
脾损伤新分级的意义   总被引:122,自引:1,他引:121  
近 30年来对脾损伤无论是基础研究角度 ,还是临床应用均有很大进展 ,但与肝脏、胰腺等实质性脏器损伤相比 ,相关研究仍显粗浅。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历史上对脾脏功能的谬解 ,更重要的是因脾脏不象肝脏、胰腺那样为生命必需器官 ,而单纯技术因素则居次要位置。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脾脏是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免疫器官 ,在很多情况下不可缺少。从形态、尤其功能上保留脾脏或脾组织是客观要求 ,此为脾脏外科现代观的基本核心。由此引出对脾损伤确切分级的迫切要求 :确认哪些情况下可以保留脾脏或脾组织及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哪些情况下必须切除。过…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脾脏功能研究的开展和现代脾脏外科观念的深化.脾脏移植作为保留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已在不同层面得到广泛研究和实践。其中自体脾组织移植作为脾破裂后进行脾脏保留手术的主要措施已为大家所接受。在同种异体脾移植方面,我国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已使移植例数及术后生存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脾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脏的免疫功能及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以及其能产生某些凝血因子的功能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脾脏移植是利用脾脏上述功能,将同种有活力的脾细胞通过各种途径移植给异体,以望达到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和补充某些先天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同种脾细胞移植的治疗对象,包括重症血友病甲、乙,晚期恶性肿瘤。对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放射病、Guchcr病,可诱导同种器官移植的免疫耐受。目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脾功能,合理开展脾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探索,人们对脾脏的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脾脏无用到保脾手术的兴起,以至今日的选择性保脾,我国脾脏外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脾脏外科观念已经被多数学者所接受。尽管如此,我们对脾脏这一神秘器官功能的了解还是很少,脾脏外科中还存在许多争议,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9.
由于认识到成人脾脏具有免疫功能,现在对脾脏手术的态度有所改变;对脾脏血管的研究也有新的发现。脾动脉造影和腐蚀铸型的研究证实脾脏是一个可以分段的器官,脾静脉造影及其铸型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事实。本文旨在依据静脉划区引流证实脾段的存在,判断有无较小脾门分支和论证静脉引流各该段及其动脉血供的关系。作者取尸体脾14个,显露脾门血管,仔细保护脾静  相似文献   

10.
脾脏是一个神秘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复杂.尽管从古希腊时代起,人们就对脾脏进行了不断探索,但由于早期受到"脾脏去之无害"观点的影响,关于脾脏的研究相对滞后.近些年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我们多年来在脾脏功能及其相关疾病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思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切脾对肝硬化有益还是有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临床表现主要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呕血和便血、腹水。而脾脏切除既能纠正脾亢进状态又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因此它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主要的外科手术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现代脾脏外科观念的不断深入,脾脏保留性手术不断地开展,学者们尝试对肝硬化巨脾症行脾脏保留性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脾脏是否保留仍有很大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脾脏是否有正常免疫功能;保留的部分脾脏在机体内是否再肿大;原位保留残脾是否加重肝脏的纤维化等。以下我们将PHT切脾对肝硬化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脾脏损伤外科治疗的现代观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对脾脏损伤的外科治疗目前已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保留牌组织或保留脾脏以期保留脾脏的功能,从而避免或减少因无牌而使机体容易招致一系列不良后果的发生。特别是牌切除术后可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这一致命并发症,更促使外科医生应该在尽可能情况下保留脾脏。这就是脾脏损伤外科治疗的现代观。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三个阶段回顾脾脏外科沿革的发展史,表现在对脾脏损伤治疗的观点和决策上尤为突出。这主要归结于对脾脏功能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直至有多种功能的漫长过程,但总的趋是:深化、系统、全面、客观的认识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  相似文献   

13.
Tuftsin在脾脏外科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脾脏血运丰富,组织较脆弱,容易遭受外伤,单纯脾破裂的病死率约为10%。若有多发伤,病死率可达15%~25%。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取切脾手术,但随着对脾脏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和肿瘤免疫能力下降等现象的发生。对于脾脏损伤外科治疗目前已达成共识:最大限度的保留脾组织或保留脾脏以期保留脾脏的功能,从而避免或减少因为无脾而使机体容易招致一系列不良后果的发生[1]。Tuftsin作为一种特异性反映脾脏功能的指标,其在脾脏外科中的研究与应用也日益深入。1 Tuftsin的结构与功能Tuftsi…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切脾无害论”及脾脏并非生命所必需这一事实的影响,人们对脾脏的探索,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机体其它脏器相比一直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大,人们对于脾脏功能有了更新层面的认识:脾脏虽然不是生命所必需,但对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脾脏体液和细胞免疫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防御功能认识的深入,尽可能地保留脾脏功能避免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是脾外科的一大趋势;寻求新的微创、安全、有效的部分保留脾脏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过去在治疗脾脏疾病、保留脾脏功能方面有不少尝试;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外科治疗的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谦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7):405-406
门静脉高压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按照传统的观念一直采用脾切除,这已作为一项常规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但近二十余年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脾脏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功能的认识,人们试图对外伤性的脾脏采用脾修补、脾部分切除、脾动脉结扎或脾片移植等不同的方法来保留脾脏,以避免因脾切除而丧失免疫功能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脾功能基础研究的深入,脾外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这就是门静脉高压症巨脾的切除与保留问题。它是多年来脾功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代表了我国脾外科发展的一个特色。回顾我国门静…  相似文献   

17.
脾外科畅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入 2 0 0 0年的今天 ,医学界对脾脏具有多种功能已成共识 ,但是 ,这个结论 ,得来非易 ,是历经 50多年的认真探索 ,深入研究才获得的。“没有脾功能 ,何来脾外科” ,脾外科是对脾功能认识的加深而逐渐发展的 ,可以认为脾功能的研究是脾外科茁壮成长的核心。一、世纪回眸回顾对脾功能认识的沿革是漫长的 ,最初是全盘否定 ,认为脾脏毫无功能 ,然后经过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 (OPSI)的发难 ,促吞噬肽 (tuftsin)的发现 ,肯定了脾脏有功能的论点 ,导致保脾手术兴起 ,而进入现代。1.历史陈迹———切脾无害论 :传统看法认为脾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姜洪池  朱化强 《器官移植》2010,1(5):261-263
脾脏外科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年的脾脏外科主要做脾脏的切除,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脾脏的各种生理功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保留脾脏的手术逐步开展。脾移植作为保留脾脏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已在不同层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客观认识脾功能 合理开展脾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人们对脾脏的功能已有初步认识.从脾脏无用到保脾手术,以至今日的选择性保脾,我国脾脏外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脾脏外科观念已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然而目前我们对脾功能的了解还是很少,脾脏外科中尚存在许多争议.不断探索和正确认识脾功能(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将有助于解决上述争议,以便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最佳的治疗方式,合理开展脾手术.  相似文献   

20.
伤脾切除术一向为外科医师所推崇。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脾脏的免疫功能及脾切除术后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严重感染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日益引起重视。目前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改变了外伤性脾破裂的传统切脾法,改为保守的外科治疗方法。一、脾脏的生理和免疫功能脾脏是一个血库、过滤器,犹如血循环中的淋巴结,每分钟平均有4%的全身血液经脾滤过。脾脏不仅对变异或破坏的血细胞有特异的“捕捉”(Tripping),吞噬和破坏作用,而且又是一个网状内皮系统的器官,占全身淋巴结的25%,脾脏的大量淋巴样组织,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