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MRBTI)技术在脑静脉血栓(CVT)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2例拟诊CVT的患者进行MRBTI检查,并分析其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病例1:怀孕39+4周,围产期反复癫发作,MRBTI示上矢状窦前段及对应脑浅静脉血栓形成,TOF-MRV提示上矢状窦前段血栓。病例2:女57岁,因"突发头痛7 d,加重伴左侧肢体无力1 d"住院,MRBTI示上矢状窦及双侧额顶叶浅静脉、左侧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血栓形成(部分亚急性期)。结论 MRBTI能够准确检测CVT,并与周围组织、血管对比良好,有望作为一线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丘脑静脉性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8例经临床证实为静脉窦血栓引起的丘脑静脉性梗死,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进行MRI平扫、DWI和SWI检查,均经DSA确诊。5例双侧丘脑、基底节区长T_1长T_2信号;1例双侧丘脑长T_1长T_2信号,伴胼胝体膝部短T_1信号;1例双侧丘脑、基底节区长T_1长T_2信号,伴右侧丘脑短T_1信号;1例双侧丘脑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并累及右侧基底节区和中脑,DWI呈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1例胼胝体膝部、1例右侧丘脑SWI图像上为低信号出血,2例梗死区内灶状出血。MRV与DSA检查结果相一致,5例为双侧横窦、上矢状窦、直窦、窦汇血栓形成;1例为双侧横窦、上矢状窦、直窦、大脑大静脉血栓形成;1例为右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1例为右侧横窦、直窦血栓形成。结论临床上遇到双侧丘脑病变,要考虑静脉性梗死的可能。MRI平扫联合MRV是静脉窦血栓引起的丘脑静脉性梗死诊断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SWI可清晰显示微出血,是MRI平扫和MRV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患者 ,女 ,2 5岁 ,1998年 1月 13日产后始有腰痛 ,不敢平卧 ,只能侧卧 ,以后持续性腰痛、头痛 ,伴恶心、呕吐。 1月 2 7日头颅核磁共振成像 (MRI)及核磁共振动脉造影 (MRA)示左侧横窦显影不好 ,疑“左侧横窦血栓形成”。 1月 30日在当地住院 ,用氟美松、泼尼松及甘露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自诉 2次腰穿压力均为 5 0 0mmH2 O (1mmH2 O =9 8Pa) ,蛋白明显高 (具体不祥 ) ,3月 10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拟诊为“左侧横窦血栓形成” ,用蝮蛇蛇毒制剂治疗 3d未见好转。于 1998年 3月 13日转入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相似文献   

4.
脑膜瘤有局部浸润倾向,术中如未能彻底切除肿瘤及受累的周围组织,术后复发较多,尤其对巨大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难度大,处理亦较困难。我院1985年至1998年12月共收治8例位于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均全切除,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35~62岁,平均48.5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8例,呕吐5例,视力下降4例,轻度偏瘫2例,一侧视乳头水肿4例,双侧视乳头水肿3例,一侧Babinski征阳性5例,双侧Babinski征阳性2例。1.2 影像学检查:术前通过磁共振(MR)及全脑血管造影(DSA),确定肿瘤位于中…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帕金森病 2 8例。男 16例 ,女 12例。按Hoehn&Yahr分级 :Ⅱ级 9例 ,Ⅲ级 12例 ,Ⅳ级 6例 ,Ⅴ级 1例。行单侧苍白球腹后核 (PVP)毁损术 2 7例 ,分期双侧PVP毁损术 1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定位 ,共 2 9例次。2 .定位方法 :我们采用的定位设备是西门子 1 5T核磁共振 ,Fischer-RM型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和数字化仪。在应用MRI进行PVP定位研究之前 ,我们通过 2 0例正常老年人头部MRI矢状位像进行观察。我们所确定的PVP靶点位于AC -PC平面下方4~ 6mm ,IC线中点前 2…  相似文献   

6.
CT静脉造影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CVST患者行脑CTV检查,在工作站处理获得二维和三维血管重建图像。结果窦腔内充盈缺损在CTV横断层图像上表现为"空三角征"。16例中11例为多发性CVST,其中8例以上矢状窦受累为主,3例以横窦受累为主;5例为单一静脉窦受累,其中2例为上矢状窦、2例为直窦、1例为下矢状窦。16例二维或三维重建图像均可见静脉窦不规则狭窄或闭塞,静脉属支不同程度扩张。11例出现脑水肿,6例出现脑梗死,4例发生脑出血。结论CTV对CVST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资料和方法 :根据Poser诊断标准确诊为MS的患者 4 8例 ,其中男性 19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41 3±10 2 )岁 ,病程 7d至 6年 ,分发作期与缓解期 2组 ,其中发作期 31例 ,缓解期 17例。对照组 :30名健康体检者 ,均无肝肾疾病、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年龄 2 3~ 5 7岁 ,平均(42 3± 10 8)岁。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采用ELISA测定IFN α和抗IFN α抗体 ,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发作期组血清IFN α中位数 (M)为 2 0 5 0pg/ml,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的 4 82pg/ml和对照…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抑制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材料与方法C6胶质瘤细胞系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SD大鼠购自山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抗体系美国PHARMINGEG公司生产 ,FⅧRAg单克隆抗体系DAKO公司产品。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SD大鼠左下腹皮下 ,每个接种部位注射 0 2ml,含活细胞数为 1× 1 0 6 个。荷瘤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7只 ,分别为对照组 (PBS组 )和 3个实验组 (2 μgAb、 1 0 μgAb及50 μgAb组 )。 3个实验组尾静脉注射VEGF抗体 ,每只每次分别 2 μg、 1 0 μg及 50 …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CT DS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改变。方法 :分析 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 ,CT及 DSA改变。结果 :患者男 3例 ,女 15例 ,其中产后发病 11例 ,贫血 2例 ,化脓性中耳炎 1例 ,口服避孕药 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13例 ,横窦血栓形成 2例 ,海绵窦血栓形成 2例 ,上矢状窦合并其它静脉窦血栓形成 1例。 18例中痊愈 10例 ,好转 5例 ,死亡 3例。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困难 ,应借助于脑 CT特别是 DSA,及早诊断及恰当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收治急性脑梗塞 41例 ,男 2 2例 ,女 19例。年龄 36~ 88岁。病程 4~ 38小时。均行CT扫描排除颅内出血。迅速送到DSA室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梗塞的血管 ,于 6F导引导管内送入Magic 1 5F或 1 8F微导管 ,头端直接与栓塞的血管部位的栓子接触 ,微导管末端接微量注射器 ,将尿激酶 5 0万单位溶解于 30~ 10 0ml生理盐水中缓慢注射。每注射 10~ 2 0万单位作造影复查 ,观察血管是否再通。尿激酶用量 2 0~ 80万单位 ,平均 5 2 8万单位。二、结果DSA显示溶栓后 41例中有 36…  相似文献   

11.
MRA和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发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发作(VBTIA)的发病机理。方法患者组65例,对照组26例,作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测量VBTIA的脑血流量(CBF)。结果对照组双侧椎动脉(VA)CBF为112.3~278.9ml/min(均值195.6),较患者组48.0~262.0ml/min(均值14.90)高(P<0.01)。15例患者CBF降低,双侧VA广泛迂曲者下降明显,均值为107.5ml/min,VA重、中、轻度狭窄或发育不良者均值分别为120.0、141.3、154.2(ml/min)。三者健侧CBF占双侧CBF的百分比分别为91.5%、82.0%、65.8%。结论通过MRA和TCD可以测量CBF,它是诊断VBTIA的量化指标,对诊断VBTIA和认识其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是Sachs于 1931年首次报道的[1] 。它是累及硬脑膜及其附属物大脑镰和小脑幕等的一类血管畸形 ,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 10 %~ 15 % ,幕上动静脉畸形的 6 % ,幕下动静脉畸形的 35 % [2 ] 。硬脑膜动静脉瘘可发生于硬脑膜的任何部位 ,但以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最为多见。多年临床观察发现DAVF可能与创伤 ,炎症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或某些先天性疾病有关 ,但具体的发病机理仍未能理想阐述。本文将就DAVF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一、先天性病变曾有一段时间 ,DAVF一直被认为是先天性…  相似文献   

13.
CD4 0配体 (CD4 0L)与CD4 0交联结合是T细胞激活必需的共刺激信号 ,为探讨CD4 0L CD4 0共刺激信号通路在MG发病中的作用 ,我们分析MG患者外周血CD4 0L的表达。研究对象 :MG组 :18例 ,9例作血清AChRab测定 ,阳性5例 ,阴性 4例 ;6例正用免疫抑制剂 ,1例施行了胸腺切除术(胸腺增生 )。对照组 :健康志愿者和献血员 16名。方法 :(1)取MG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 ,用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PBMC ,并调制成 1× 10 6/ml的细胞悬液 ;每毫升细胞悬液加入 5ng/mlPMA +5 0 0ng/mlionomycin共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早期大脑灰质CT特点,提高对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早期大脑灰质CT特点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早期脑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病后6h行脑CT平扫显示双侧额叶皮质高密度影;第3d时脑MRIT1显示上矢状窦前部血栓形成可疑,脑FLAIR-MRI显示右侧额叶高信号及左侧额叶弧形高信号,脑MRIT1相增强扫描显示双侧额叶皮层弧线型增强,MRV显示上矢状窦前1/3处见一无信号区,周围有侧枝循环形成;治疗第6d时复查脑CT和MRI均无出血征象。结论患者早期脑CT所显示的高密度影可能是皮层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淤积的显示,并不全是出血,对于该征象的认识并结合病理生理过程给予的合理解释对于及时正确的认识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显微外科治疗61例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需要不同的手术方法以提高疗效。 1991~ 2 0 0 1年我们共收治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 6 1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7例 ,女 2 4例 ,年龄 2 1~ 70岁 ,平均4 7.4岁 ,病程 1周~ 30年 ,平均 7.97月 ,2例外院术后复发转入。临床表现头痛 2 9例 ,癫疒间 发作 2 3例 ,1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2 7例 ,偏瘫 16例 ;视乳头水肿 4 7例 ,浅昏迷 1例 ,Babinski征阳性 2 0例。本组均行CT、MRI检查 ,行DSA检查 3例。肿瘤位于矢状窦旁前 1/3者 2 1例 ,中 1/3者 2…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资料及方法本组 70例全脑血管造影病例均包括动脉期 ,毛细血管期 ,以及静脉期造影 ,并对 140侧半球静脉期像进行对比分析。70例病例中男性 2 9例 ,女性 41例。年龄 12~ 73岁 ,平均 41岁。SAH 46例 ,其中破裂脑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 44例。AVM 5例 ,开颅切除术4例 ,介入栓塞术 1例。CCF 2例 ,2 0 %均行介入治疗。脑肿瘤 7例 ,行开颅切除术。脑出血 4例 ,3例行血肿清除术。脑梗塞 6例 ,3例介入溶栓术 ,2例颈内 颈外动脉搭桥术。全组病例DSA检查 75次 ,无合并症发生。使用设备 :SiemensMULTISTAR1997。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例资料。术前GCS 4分。急诊行清创+血肿清除术后,术后8 d头颅MRV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术后3周GCS 13分,病人肢体功能好转,继续康复治疗。结论 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一旦确诊,需及早行MRV检查,早期开展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约70%~80%的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伴有限上静脉(SOV)的显著扩张,通过扩张的SOV可将导管插入海绵窦栓塞CCF,同时又不影响同侧颈动脉的供血。本文总结了12例经SOV途径治疗的CCF,效果满意。据Barrow的CCF分类,本组中A型9例,C、D和A+C型各1例。所有病人均有患侧SOV的显著扩张,其直径在7~12mm间。文章还讨论了SOV入路的条件和优点。  相似文献   

19.
产后颅内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少有报道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女 ,2 8岁。产后发热、发作性四肢抽搐 3天于 1999年 9月 2 4日入院。患者于产后 13天 (分娩时有阴道大出血 ,Hb 75 g/ L )出现发热、头痛、呕吐 ,发作性抽搐、意识丧失 ,伴尿失禁 ,5~ 6分钟缓解。随后又发作 3次 ,且头痛逐渐加重(右额顶部 ) ,呕吐 2次 ,诊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既往史 :15年前曾有发作性全身抽搐 1次 ,未明原因 ;无中耳炎史。查体 :T 38.4℃ ,P 80次 /分 ,BP 17.3/ 10 .7k Pa,神志清楚 ,双眼球活动无受限 ,双侧视乳头边界欠清楚。左上肢痛觉略减退…  相似文献   

20.
经眼上静脉途径行导管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约70% ̄80%的颈动脉-海绵窦瘘(CCF)伴有眼上静脉(SOV)的显著扩张,通过扩张的SOV可将导管插入海绵窦栓塞CCF,同时又不影响同侧颈动脉的供血。本文总结了12例经SOV途径治疗的CCF,效果满意。据Barrow的CCF分类,本组中A型9例,C、D和A+C型各1例。所有病人均有患侧SOV的显著扩张,其直径在7 ̄12mm间。文章还讨论了SOV入路的条件和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