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智仁挥发油(VOA)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病(PD)模型组、司来吉兰10mg·kg-1阳性对照组,VOA0.278,0.833和2.5mL·kg-1组。除正常对照和模型组外,各给药组分别预先ig给予VOA或司来吉兰,每天1次,连续12d。第6天开始,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ip给予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mg·kg-1,每天1次,连续7d,制备PD小鼠模型。末次给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内纹状体高香草酸(HVA)和5-羟色胺(5-HT)含量,比色法检测纹状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SABC免疫组化法测定黑质致密部神经细胞内Bcl-2和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内纹状体HVA,5-HT和GSH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黑质致密部Bcl-2和caspase 3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加。预先给予VOA0.833和2.5mL·kg-1可明显抑制MPTP所诱导的HVA和GSH含量及SOD活性的降低,并抑制MDA含量升高,2.5mL·kg-1可明显抑制5-HT含量降低。VOA0.833和2.5mL·kg-1可增加黑质致密部Bcl-2免疫阳性细胞数,减少caspase 3免疫阳性细胞数。VOA2.5mL·kg-1的作用与司来吉兰的作用相近。结论VOA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脑内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减少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凋亡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生素E(VE)对胃黏膜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咪替丁(25mg·kg-1)组和VE低、高剂量(25、50mg·kg-1)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30min后,后4组灌胃给予吲哚美辛25mg·kg-1,4h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损伤程度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和SOD活性、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咪替丁组和VE低、高剂量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和SOD活性、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西咪替丁组比较,VE高剂量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VE可能通过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发挥预防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且VE高剂量(50mg·kg-1)组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西咪替丁(25mg·kg-1)组。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5,(9):916-918
目的研究百两茶提取物对东莨菪碱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东莨菪碱模型组,石杉碱甲片组,百两茶提取物低、中、高(100、200、400 mg·kg-1)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28 d,于试验前4 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 mg·kg-1建立小鼠记忆障碍模型,随后进行跳台试验,记录跳下平台的潜伏期,进行水迷宫测试,记录动物5 min内登台时间。测试毕,处死小鼠,分离大脑皮质和海马,匀浆取上清液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含量。结果百两茶提取物高剂量(400 mg·kg-1)能明显增加小鼠跳台潜伏期(P<0.05),缩短水迷宫小鼠登台时间(P<0.05),升高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SOD含量和抑制ACh E的活性。结论百两茶提取物具有明显改善学习记忆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大庆  吴明均 《中国药房》2009,(21):1618-1619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均分为6组,即正常、模型、联苯双酯和小檗碱高、中、低剂量(40、20、10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5d后腹腔注射0.1%CCl4(10mL.kg-1)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P<0.05或P<0.01),升高小鼠肝脏SOD活性(P<0.05或P<0.01),降低肝脏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小檗碱对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对衰老模型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D-半乳糖+生理盐水)和吡拉西坦(D-半乳糖+吡拉西坦432mg.kg-1.d-1)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90d后全部处死,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SOD活性增强(P<0.05),MDA含量降低(P<0.01)。结论:吡拉西坦可能通过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黄酚对铅中毒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酚对铅中毒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8 d腹腔注射7 mg.kg-1醋酸铅造成铅中毒小鼠模型,应用避暗实验、水迷宫实验,观察腹腔注射大黄酚(10.0、1.0、0.1 mg.kg-1)14 d对铅中毒模型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大黄酚治疗14 d后测定小鼠血铅、脑铅及脑组织中MDA含量SOD,GSH-Px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结果连续8 d腹腔注射7 mg.kg-1醋酸铅造成铅中毒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使小鼠脑铅、血铅升高,导致小鼠脑组织内SOD和GSH-Px活性降低,使小鼠脑组织内MDA含量增加,小鼠脑组织内NO含量增加,NOS和iNOS活性升高;连续ip大黄酚14d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改善小鼠铅中毒造成的学习记忆障碍,降低血铅及脑铅水平,大黄酚(0.1 mg.kg-1)可升高铅中毒小鼠脑内SOD和GSH-Px的活性(P<0.01),对MDA含量无影响;大黄酚(10.0、1.0 mg.kg-1)可升高铅中毒小鼠脑内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小鼠脑内MDA含量(P<0.01);大黄酚(0.1 mg.kg-1)可降低小鼠脑内NOS、iNOS的活性(P<0.05),对NO含量无影响;大黄酚10.0,1.0 mg.kg-1治疗组可降低小鼠脑内NO含量和NOS、iNOS的活性(P<0.01)。结论大黄酚通过提高铅中毒小鼠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同时降低NOS、iNOS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明显拮抗铅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IRT3在褪黑激素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小鼠给予褪黑激素(10 mg·kg-1)和MPTP(30 mg·kg-1)腹腔注射,模型组小鼠给予MPTP腹腔注射,对照组小鼠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褪黑激素连续给药14 d。采用免疫组化分析黑质TH、Iba-1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中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ROS、MDA、SOD)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实时定量PCR分析SIRT3 mRNA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TH表达减少、Iba-1表达增多,中脑组织氧化应激与炎症损伤明显增强,黑质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OD2蛋白表达减少,iNOS蛋白表达增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小鼠经褪黑激素干预后,TH表达增多、Iba-1表达减少,氧化应激与炎症损伤明显减弱,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OD2蛋白表达上调,iNOS蛋白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褪黑激素通过上调SIRT3表达抵抗PD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8):1025-1030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CS)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损伤组以及低分子量CS低、高剂量组(100、400 mg/kg)。对照组和MPTP损伤组小鼠均灌胃等容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7 d。自给药后第11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于给药后腹腔注射MPTP溶液(20 mg/kg),每天1次,连续5 d,以复制PD模型。末次给药后,采用转棒式疲劳仪评价小鼠(每组10只)行为学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每组3只)中脑黑质中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百分比、荧光强度百分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每组6只)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每组6只)中脑黑质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TP损伤组小鼠在转棒上的滞留时间显著缩短,中脑黑质中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其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荧光强度百分比,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以及中脑黑质中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MPTP损伤组比较,低分子量CS各剂量组小鼠在转棒上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中脑黑质中TH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其阳性细胞百分比、荧光强度百分比以及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长于或高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低分子量CS各剂量组小鼠中脑黑质中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升高,低分子量CS高剂量组小鼠中脑黑质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预防性给予低分子量CS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MPTP致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增加其脑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分泌。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9.
黄荣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1):1581-158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PTP腹腔注射制备帕金森小鼠模型,银杏叶提取物组(GBE组)、阳性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100mg·kg^(-1)的银杏叶提取物和75mg·kg^(-1)美多芭灌胃处理,连续15d后观察小鼠行为症状,采用滚筒试验评估小鼠肢体运动功能,色谱法测定纹状体内多巴胺(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脑组织切片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成功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出现震颤、尾僵直及竖毛等症状,滚筒试验中潜伏时间、DA、GSH-Px及SOD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脑黑质TH阳性细胞显著减少;GBE能缓解帕金森小鼠一般行为学症状,增加滚筒实验中小鼠运动潜伏时间,显著升高DA、GSH-Px及SOD水平,降低MDA含量,防止脑黑质TH阳性细胞继续减少。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MPTP所致的帕金森小鼠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全乙酰化衍生物(AcEGCG)对柔红霉素(DNR)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20):正常组、DNR致心脏毒性模型组、AcEGCG高剂量组(80 mg·kg-1)、AcEGCG低剂量组(40 mg·kg-1)。采用腹腔注射DNR(15mg·kg-1)制备小鼠心脏毒性模型。检测小鼠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T(TNT-H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DNR可导致小鼠心律失常,血淸心肌酶谱和TNT-Hs明显升高,血清和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多,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而AcEGCG可拮抗DNR所致上述变化。结论AcEGCG对DNR致小鼠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SOD活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莲房原花青素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戈  唐瑛  杨李  王晓昆  刁波  朱以良 《中国药师》2009,12(8):1023-1025
目的:探讨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pod procyanidins,LSPC)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ESPC低剂量组(15mg·ml^-1)、LSPC中剂量组(30mg·ml^-1)和LSPC高剂量组(60mg·ml^-1)。采用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1·d^-1),连续注射8周,建立小鼠衰老模型,ISPC组造模同时灌胃给予ISPC,qd,连续给药8周。化学比色法检测5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衰老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脑组织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较,LSPC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和GSH—Px活性(P〈0.01),能减少MDA含量(P〈0.01)。结论:LSPC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宏丽  肖顺林  叶云  雷利群 《中国药房》2008,19(25):1948-1950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尼古丁损伤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尼古丁损伤组(2mg·kg-1)、卡托普利组(尼古丁2mg·kg-1+卡托普利3mg·kg-1),4周后检测各组肠系膜动脉环血管舒张率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尼古丁使肠系膜动脉环血管舒张率明显降低,并伴随血清NO含量及NOS、SOD活性的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卡托普利可升高血管舒张率,并且抑制了尼古丁诱导的NO含量及NOS、SOD活性的下降(P<0.01)。结论:卡托普利对尼古丁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促进内皮细胞合成、释放NO有关。  相似文献   

13.
茵栀黄口服液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君  何荣芬  高亮 《中国药房》2010,(27):2510-2512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生理盐水)、模型(生理盐水)、联苯双酯(150mg·kg-1)及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30、20、10mL·kg-1)组。灌胃给药,连续10d。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联合静脉注射复制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栀黄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ALT、AST、MDA、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性肝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垣芳  邵光大  刘云波 《中国药房》2010,(29):2733-2735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马来酸罗格列酮组(5 mg.kg-1.d-1),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0 d,末次给药40 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检测肾脏指数,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常规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小鼠肾脏指数降低(P<0.01),血清BUN、Cr、肾组织中MDA含量均减少(P<0.01),SOD和GSH-Px活力增加(P<0.01或P<0.05)。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自由基引起的肾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芒果苷滴丸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鸥  陈壮  邓家刚 《中国药师》2009,12(9):1184-1187
目的:研究芒果苷滴丸(MDP)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DP对小鼠灌胃给药,对MDP进行最大耐受量(MTD)测定;采用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I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联合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作病理切片法检查。结果:①以MDP对小鼠灌胃给药,其MTD为180g·kg^-1,相当于原药材36g·kg^-1。②MDP能显著降低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P〈0.01),能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匀浆MDA含量(P〈0.01),升高肝匀浆SOD、GSH—PX活性(P〈0.01),病理结果表明MDP能减轻免疫性小鼠肝损伤的肝损伤程度。结论:MDP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香椿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四氧嘧啶用0.9%NS配成0.02g.mL-1溶液,按200mg·kg-1腹腔注射小鼠,5d后测血糖,空腹血糖>10.00mmol.L-1为高血糖模型小鼠。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0.9%NS)、二甲双胍(70mg·kg-1)和香椿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5g·kg-1);另设正常组(蒸馏水),5组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禁食24h,空腹眼眶静脉取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椿乙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香椿乙醇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CCl4诱导升高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影响,及对肝脏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LT和AST均显著升高(P<0.01),MDA明显增加(P<0.01),SOD显著降低(P<0.01),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清开灵注射液中剂量组(10 ml·kg^-1)和高剂量组(20 ml·kg^-1)均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的ALT和AST(P <0.05 或0.01),并明显减轻了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清开灵注射液低剂量组(5 ml· kg^-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O.05或0.01),SOD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小鼠CCl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口服异氟烷、七氟烷对小鼠的麻醉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异氟烷(Iso)、七氟烷(Sev)对小鼠的镇痛及催眠等麻醉作用。方法:按分层随机设计,将180只小鼠分为18组(n=10),分别用于热板实验、扭体实验(各60只):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Iso1、Iso2、Iso3组(1、2、3mL·kg-1),Sev1、Sev2组(5、10mL·kg-1)。催眠实验(60只):对照组(NS组),Iso1、Iso2、Iso3组(6、8、10mL·kg-1),Sev1、Sev2组(20、40mL·kg-1)。小鼠Iso、Sev灌胃后用热板和扭体实验观察小鼠热板痛阈值(HPPT)和扭体次数的变化情况,以评估镇痛作用;用催眠实验的睡眠时间变化情况评估催眠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1~3mL·kg-1)、Sev(5、10mL·kg-1)灌胃能增加HPPT值,减少扭体次数(P<0.05,P<0.01);Iso(6~10mL·kg-1)、Sev(20、40mL·kg-1)灌胃后能延长睡眠时间(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Iso、Sev灌胃可产生有效的催眠和镇痛等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仲远 《中国药房》2011,(35):3291-3292
目的:研究桔梗水提液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通过氨水引咳,观察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实验分为5组,即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右美沙芬(0.03g·kg-1)和桔梗水提液高、中、低剂量(16、8、4g·kg-1)组,ig给药,每12h1次,连续6次。通过测定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来评定小鼠气管黏液分泌量,实验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盐酸氨溴索(0.03g·kg-1)和桔梗水提液高、中、低剂量(16、8、4g·kg-1)组,ig给药,每12h1次,连续6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桔梗水提液高、中剂量组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或P<0.05),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桔梗水提液高、中剂量组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桔梗水提液在镇咳、祛痰方面效果较好,本研究可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