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眩晕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一年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眩晕患儿,排除颅内病变、遗传性神经系统病或代谢病等相关疾病引起的眩晕,最终确诊的眩晕患儿54例,并根据其病因进行治疗观察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年龄自6岁到16岁,平均年龄(9.33±2.84)岁。经检查确诊为良性阵发性眩晕38例(70.4%),中耳炎引起眩晕7例(13.0%),前庭神经炎6例(11.1%),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5.5%)。治疗后有8例(14.8%)患儿仍有反复发作性眩晕,其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儿童眩晕诊断难度较大,有其特有的病因构成,但眩晕患儿多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复发性眩晕(recurrent vertigo of childhood, RVC)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衍变为儿童前庭性偏头痛的可能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就诊的41例诊断为RVC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眩晕情况、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相关家族史等。通过电话或现场问卷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随访调查,采集患儿的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转归的可能风险因素。结果 41例患儿男22例,女19例;年龄7~17岁,初次发作年龄3~14岁。发作频率每周1次至每天数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天不等,多例患儿(39%)报告有晕车史,与发作相关的较频繁的体征为恶心呕吐(34%)。眼震视图检查异常3例,冷热实验异常4例,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异常1例,视频头脉冲实验异常3例。41例患者患儿中有30例完成了随访调查,其中21例症状消失,8例仍存在眩晕或头晕症状,但较初次发病均已有好转,另有1例出现了偏头痛,经过询问得知该患者日常学习压力较大。结论 RVC患儿眩晕发作不伴随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但可能存在前庭功能异常,并且多数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复发性眩晕伴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儿童复发性眩晕伴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4~13(7.95±0.415)岁。病程平均6.01±1.618周,合并非偏头痛性头痛23.8%,合并晕车26.2%,1个月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者占23.8%。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者有61.9%(26/42)。治疗1个月时,前庭症状治愈率为66.67%,双温试验恢复率为73.80%。治疗1个月时两组比较,儿童前庭症状问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庭康复训练治疗与前庭症状治愈率相关(P=0.004),与双温试验恢复率无关(P=0.148)。结论 儿童复发性眩晕伴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除药物对症治疗外,建议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达到更高临床症状缓解率。  相似文献   

4.
儿童梅尼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梅尼埃病一般认为主要以中年人发病为主,在儿童(≤15岁)中发病率均较低。本文关注儿童梅尼埃病的发病情况,研究儿童梅尼埃病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6例梅尼埃病患者中儿童(≤15岁)梅尼埃病的发病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本组梅尼埃病发病最早为3岁。儿童期首发的梅尼埃病占全部梅尼埃病患者的1.71%(10/586)。4例首发为典型梅尼埃病症状(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均具备),占40%(4/10);以耳蜗症状首发的占30%(3/10);以旋转性眩晕或倾倒感为首发者分别占20%(2/10)及10%(1/10)。儿童梅尼埃病听力图有两种类型——低频下降型和平坦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共7例占70%(7/10);3例为平坦型曲线,占30%(3/10)。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与病程无关。耳蜗电图的阳性率较高,达50%(5/10)。首发为倾倒感的患者,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头痛和运动病是儿童梅尼埃病的一个常见主诉。结论儿童梅尼埃病的主要首发症状依次为典型梅尼埃病表现、耳蜗症状、单纯的眩晕或倾倒感。听力图多为低频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性眩晕患者的听-前庭功能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眩晕中心门诊收治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及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听-前庭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纯音测试、眼震检查、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等。结果 30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3.3%(7/30),7例纯音异常患者均属单侧轻度或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26.7%(8/30),均为扫视试验异常;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3.3%(25/30),均为单侧前庭反应减弱;VEMP异常率为13.3%(4/30),其中7例显示患侧低振幅,2例显示患侧P13波潜伏期延长;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2例,异常率为58.3%(7/12),均显示为单侧异常。33例M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4.2%(8/33),均属单侧感音神经性聋;眼震检查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48.5%(16/33),冷热试验异常率为21.2%(7/33),VEMP异常率为51.5%(17/33),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5例,异常率为26.7%(4/15)。经统计分析,二者的冷热试验异常率(t=13.62,P=0.000)、中枢性眼动异常率(t=9.65,P=0.000)、VEMP异常率(t=5.76,P=0.000)均显著高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结论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相比,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显示出更高的冷热试验异常率和较低的中枢性眼动异常率,可以为二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眩晕在儿童不常见,但近年有所增多。有提出咽鼓管功能障碍、有或无中耳渗液,是儿童前庭机能障碍或眩晕的常见原因。本文研究中耳渗液对前庭的影响。一组患中耳渗液一年以上、无中耳感染的儿童100例,年龄4~7岁,平均6.3岁。由父母填表提供患儿平衡失调症状,均作神经学检查及鼓膜、纯音测听、鼓室图、眼震电图(ENG)等检查,与50名正常儿童及25名鼓膜切开放管后干耳的儿童相比较。结果:3例因中耳急性感染除外,余97例纯音测听语言听阈为20~45dB,平均28.9dB;鼓室图均为B型或C型;均为双侧性,仅2例双耳轻重不等;ENG显示35例(36%)有自发性水平性眼震,22例(22.7%)有位置性眼震,12例(12.4%)以上两眼震均有,ENG总异常率为69例(71%)。自发性眼震均单向  相似文献   

7.
儿童眩晕近年来受到重视。临床上儿童眩晕并不少见,而由于儿童群体的特质性,病史采集及前庭检查等受到限制,早期诊断困难。与成人相比,除年龄差异外,临床表现、常见疾病及诊断方法也有很大不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眩晕的疾病中常见的是良性阵发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及中耳炎。本文综述儿童眩晕症状特点及相关疾病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i vertigo,BPPV),是成人最常见的前庭性眩晕疾病,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其高发年龄为40岁以上,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在儿童眩晕性疾病中较为少见[1,2].本文报道1例儿童BPPV,以进一步加强对儿童BPPV的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自身或视物旋转或昏沉感而就诊的553例儿童眩晕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 ①553例儿童年龄4~15岁,平均9.51±2.83岁;男341例(61.66%)、女212例(38.34%),男女之比为1.61:1;②就诊年龄和初次眩晕发病年龄的高峰期分别在9.51岁和8.62岁,发病无季节性,主要症状为自身或视物旋转,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小时;③约20.98%的儿童眩晕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均正常,异常组中以外周性眩晕多见(78.04%,341/437),半规管功能异常者占63.83%(353/553);④256例眩晕儿童直系家属中有眩晕史,其中171例(66.80%)出现水平半规管功能异常.结论 儿童眩晕以发病年龄的6~11岁为高发段;男性多于女性;以外周性眩晕为主,但也应注意部分眩晕儿童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8年多中经治过儿童眩晕患者39例,有3例6岁以下的未计在内,实际统计36例。其中主诉旋转性眩晕16例,非旋转性眩晕20例。年龄分布以10~11岁为高峰。末梢性前庭障碍11例,中枢性18例,诊断困难的7例。其中幕下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眩晕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询问168例眩晕患者的病史,并行纯音测听、红外视频眼震电图、Dix-Hallpike试验、颈椎X摄片、头颅CT和(或)MRI以及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周围性眩晕134例(79.8%),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66例,梅尼埃病30例,突发性聋24例,前庭神经炎5例,中耳炎并迷路炎5例,耳带状疱疹2例,耳毒性药物中毒2例;前庭中枢性眩晕26例(15.5%),其中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包括颈椎病)20例,听神经瘤2例,脑梗死3例,抑郁症1例;原因不明8例(4.8%).结论:眩晕患者以周围性眩晕多见,其中BPPV发病率最高,详细采集病史和分析眩晕发作的特点,尤其是眩晕持续时间及听力变化是鉴别、诊断眩晕疾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儿童眩晕症的病因及位、听功能检查结果。方法:自1987~1996年,共诊治41例儿童眩晕症患者,男27例,女14例,年龄6~13岁,均进行了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眼震电图描记[法](ENG)检查。结果:前庭末梢性病变26例(63.4%),前庭中枢性病变15例(36.6%)。其中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癫痫性眩晕、感音神经性聋、突聋及梅尼埃病分别占19.5%、19.5%、17.1%、9.8%、9.8%。结论:明确诊断儿童眩晕症需全面的位听功能检查、其他相关科室的诊治和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头部外伤后听觉及前庭功能紊乱虽已有广泛研究,但多仅限于成人,有25~90%的病例在伤后立即出现眩晕及头昏,20~76%成人病例的前庭功能紊乱表现为外伤后后遗症。儿童外伤后很少出现眩晕,Mitchell等在71例颞骨骨折儿童中仅发现1例(1.4%),S hapiro在48例颞骨骨折儿童中发现无1例眩晕超过一周时间。眩晕及头昏不仅可因外周性损伤、也可由前庭神经核及中枢前庭通路的损伤引起。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儿童头部外伤后的前庭功能紊乱情况,特别注意主观前庭症状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有报告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能使95~66%的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完全治愈,并使大多数(85~56%)的病人保存残余听力。作者对20例由于单侧梅尼埃病造成眩晕发作而失去工作能力的患者进行了该种治疗。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34~70岁,平均52岁;病史为8个月~33年,平均7年。眩晕发作每半年中平均每个月发作2~30次。病耳听力损失为45~92dBHL,平均68dBHL。前庭功能3耳对热水反应正常,12耳下降,3耳无反应,2耳未做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耳鼻咽喉科专病门诊的8310例眩晕患者眩晕进行病因学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常见眩晕疾病及其临床特征,为下一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眩晕门诊的诊疗流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源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和吉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专病门诊(2013年1月-2017年7月)的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依照中国诊断标准或国际通用诊断标准作为依据,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既往史、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给予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共计8310例,年龄7~89岁,其中男性2634例,女性5496例,男:女=1:2.09;各类头晕眩晕疾病所占比例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846例(34.25%)、前庭性偏头痛2033例(24.46%)、梅尼埃病819例(9.86%)、突发性聋650例(7.82%)、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407例(4.90%)、前庭神经炎325例(3.91%)、迟发型膜迷路积水306例(3.68%)、其他前庭周围性眩晕154例(1.85%)、前庭中枢性眩晕(不包括前庭性偏头痛)76例(0.91%)、原因不明694例(8.35%)。结论此组病例的病因学分析结果显示,耳鼻咽喉科专病门诊的病因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突发性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前庭神经炎、其他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不包括前庭性偏头痛)少见。即使在三甲医院的专病门诊也有超过8%的眩晕患者不能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6.
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前庭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功能及前庭功能状态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山东省立医院眩晕门诊52例梅尼埃病患者与36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行纯音测听、视频眼震电图、冷热试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部分梅尼埃病及全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对二者的听力与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梅尼埃病患者共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14-70岁,平均45.8岁。纯音测听异常52例,均为单侧感音神经性聋。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示中枢性异常眼动10例。冷热试验异常37例,均为单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31例。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共32例,5例异常。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共36例,男8例,女28例,年龄16-62岁,平均43.6岁。纯音测听异常9例,均为单侧轻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示中枢性异常眼动17例。冷热试验异常8例,均为单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18例,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异常22例。经统计学分析,二者纯音测听、中枢性眼动检查、冷热试验及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的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梅尼埃病相比,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纯音测听及冷热试验异常较少见,中枢性服动检查及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较高。在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以上检查可为二者的鉴别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伴发的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眩晕中心的伴发作性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突发性聋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指南.分析其前庭功能特点及前庭与耳蜗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结果 96例患者中BPPV23例(24.O%);余73例患者中一侧前庭功能低下者58例(60.4%),前庭功能正常者15例(15.6%).96例患者中46例患者可以提供准确的耳蜗症状与眩晕出现的时间:其中6例(13.0%)耳蜗症状与眩晕同时出现;耳蜗症状与眩晕出现的间隔时间<1 h者4例(8.7%);1 h≤间隔时间<24 h者21例(45.7%);13例(28.3%)在耳蜗症状出现数天后出现眩晕,最长为10 d;仅有2例(4.3%)眩晕的出现早于耳蜗症状.结论 突发性聋伴发的眩晕可以表现为前庭功能正常或低下,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BPPV,且耳蜗症状一般早于前庭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青少年突发性聋患者住院资料,总结儿童青少年突发性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5~18岁的突发性聋患者46例(48耳),按年龄及体重给予糖皮质激素、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综合治疗,评价治疗后第7天、14天及30天效果;按听力损失程度、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伴发症状(眩晕/耳鸣)等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并对组间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46例(48耳)患者中,男21例(22耳),女25例(26耳),年龄5~18岁,单耳发病44例,双耳发病2例,4耳(8.3%)例为轻度听力损失,9耳(18.8%)为中度听力损失,15耳(31.3%)为重度听力损失,20耳(41.7%)为极重度听力损失,伴发眩晕症状1例(29.2%),伴发耳鸣症状21耳(43.8%);综合治疗后痊愈5耳(10.4%),总有效率(37.5%);就诊时间小于1周、年龄小于12岁、听力损失程度轻、伴有耳鸣症状者治疗效果较好(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突发性聋多为一侧重度以上听力损失,及早给予系统综合的治疗能提高该病的近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对32例良性阵发性眩晕患儿的发病年龄、眩晕特点、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偏头痛病史、运动病病史、相关家族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儿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18岁,平均11.97岁。发病年龄2~17岁,平均9.09岁,男性比女性平均早发病2.69年。发作频率每年1次至每天数十次,持续时间最短<1 min,最长>72 h,伴畏光和(或)畏声8例,冷热试验异常4例,速度阶梯试验异常6例,c-VEMP异常2例。结论  良性阵发性眩晕男性患儿偏多,眩晕发作比较孤立,常不伴耳鸣、耳闷、听力减退等耳部症状,多数为短暂眩晕发作,合并运动病病史、相关家族史比例较高,前庭功能异常并不能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91~1994年收治小儿眩晕241例,其中主要是外周性前庭疾患,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241例均为眩晕专科门诊患儿,年龄3~13岁,平均8岁;男143例,女98例。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耳鼻咽喉及神经系统检查。听功能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