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助育汤联合硫酸锌、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助育汤(药用枸杞子、菟丝子、复盆子、五味子、黄精、熟地、肉苁蓉、仙灵脾、甘草、牛膝、淮山药、党参、生黄芪)+硫酸锌+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硫酸锌片+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后精子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治疗组精子密度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a级精子和a+b级精子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P<0.001),治疗组提高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01,P<0.01)。[结论]助育汤能明显提高精子密度和活力,是治疗少弱精子症所致的男性不育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剂中不同剂量黄芪组方对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以探讨黄芪适宜的使用剂量。方法:分别采用牛的肾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H2O2诱导肾匀浆脂质过氧化和诱导红细胞溶血的生物测定法。结果: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药组、B药组、C药组、维生素E组能明显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C药组降低MDA含量作用弱于B药组。中药组方体外能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A药组、B药组、C药组、维生素E组能明显抑制溶血,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C药组作用弱于B药组。结论: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益气活血复方配伍中,黄芪的用量宜大。但随着其剂量的增大,其抗氧化效应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B组45例,C组47例。A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脂肪层穴位埋线治疗,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肌肉层穴位埋线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排卵疗效指标。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及A组(P<0.05,P<0.01),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3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明显高于B组及A组(P<0.05);B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成熟卵泡数明显高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其中C组低于B组及A组(P<0.05),B组低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c)水平均升高,B组及C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高于B组及A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穴位埋线在肌肉层效果优于脂肪层,其机制可能与调整性激素及氧化应激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专门研究老年病的医生发现,老年人血清中的维生素水平与四种常见的老年病有明显的关系。健康老年人的血清维生素水平是处于正常范围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含量也是基本正常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偏低的;癌症患者血清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呈明显增高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穴位刺激联合COX-2抑制剂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镇痛、NK细胞活性及PK2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穴位刺激(C)组、COX-2抑制剂(D)组与穴位刺激联合COX-2抑制剂(E)组,每组10只,对B、C、D与E组采用胫骨内注射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A组不建立该模型,建模成功后,对C组给予穴位刺激治疗,对D组给予灌胃25 mg/kg的塞来昔布,对E组给予穴位刺激联合塞来昔布治疗,A组、B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大鼠疼痛情况,双能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骨密度及骨矿物质含量,HE染色法检测骨组织病理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NK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PK2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50%PWT、TWL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后肢负重差值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50%PWT、TW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后肢负重差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骨组织形态完整,骨小梁排列整齐,骨皮质连续,无坏死区域,骨髓腔内充满深染的血细胞,B组骨组织形态遭到破坏,骨皮质出现连续性中断,并可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形态不规则,且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异型性明显,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病理形态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B组BMD、BMC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BMD、BMC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胫骨组织中NKp30、NKp44、NKp46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大鼠胫骨组织中NKp30、NKp44及NKp4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胫骨组织中PK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大鼠胫骨组织中PK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刺激联合COX-2抑制剂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可显著改善NK细胞活性,促进PK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艾灸法对糖尿病DM 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糖及海马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蛋白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5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为DM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C组为DM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D组为DPN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E组为DPN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于造模后72 h、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空腹尾静脉采血测血糖,于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试验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BDNF和N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组、D组与A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E组与D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B组、D组大鼠海马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较A组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D组比较,E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双固一通”艾灸法不仅可以起到明显的降糖效果,还可通过影响BDNF和NT-3蛋白的产生,保护糖尿病大鼠的感觉神经元,并对糖尿病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早期维生素水平对妊娠糖尿病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博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4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中心进行产检的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3〔25–(OH)2D3〕、维生素E水平,并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维生素A、25–(OH)2D3、维生素E水平对妊娠糖尿病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孕妇的25–(OH)2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维生素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维生素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25–(OH)2D3、维生素E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754,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孕早期脂溶性维生素中25–(OH)2D3水平明显较低,维生素E水平明显较高,血清维生素A、25–(OH)2D3、维生素E水平联合检测在预测妊娠糖尿病发生中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kB激酶mRNA(IKKβmRNA)、核转录因子(NF-kB)、IL-5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炎症影响的机制。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哮喘组(A组)、Egb治疗组(E组)。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光镜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分类计数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分别以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IKKβmRNA和NF-kB p65蛋白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IL-5的浓度。结果A组IKKβmRNA及NF- kB p65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组(均为P<0.01);E组IKKβmRNA和NF-kB p65表达均显著低于A组(均为P<0.01);A组血清及BALF中的IL-5的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E组血清及BALF中的IL-5的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均为P<0.01);A组BLAF中的嗜酸细胞(EOS)显著高于C组(P<0.01);E组BLAF中的EOS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哮喘组肺组织IKKβmRNA,NF-kB p65表达显著增强,Egb能有效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IKKβmRNA表达及NF-kB p65的活性,提示Egb能抑制IKK/NF-kB信号通道的活性,从而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应用时机。方法: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A,B,C,D,E5组。各组分别采用窒息法制成心搏骤停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A组为常规复苏组;B,C,D和E组分别在常规复苏同时及复苏5min,10min,15min时缓慢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SMI)5ml。分别在窒息前、复苏30min和复苏60min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观察各组动物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及心肌细胞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加用生脉注射液的B,C,D和E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加用生脉注射液早者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较加用晚者缩短(P<0.05或P<0.01)。自主呼吸恢复率A组66.67%,B,C和D组均为100%,E组为83.33%。复苏成功率各组均为100%;SOD活力在窒息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过程中SOD活力逐渐下降,复苏60min时,B,C,D和E组SOD活力均高于A组(P<0.01),加用SMI早者高于加用SMI晚者(B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D和E组比较P<0.01)。窒息前各组动物血清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60min时,加用SMI的B,C,D和E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常规复苏组,与A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加用SMI早者低于加SMI晚者(B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D和E组比较P<0.01,C组与E组比较P<0.05)。复苏后各组心肌细胞一般结构及超微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各组之间病变程度不同,A组病变最严重,B组病变最轻,C组、D组、E组病变依次加重,但都比A组轻。结论:加用生脉注射液辅助心肺复苏可以缩短复苏兔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呼吸恢复率,减少血清MDA的产生,提高SOD活力,延缓SOD活力的下降,减轻复苏兔心肌细胞一般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生脉注射液的上述作用与应用时机有明显的关系,应用越早,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周君权 《新中医》2015,47(4):133-13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钙尔奇D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予钙尔奇D片治疗,A组60例加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B组55例加用骨宁注射液静滴治疗;C组45例加用六味地黄汤联合静滴骨宁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浆雌二醇(E2)水平和腰椎骨密度(BMD)变化,并记录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B、C 3组血浆E2及B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A、C 2组血浆E2及BMD水平高于B组(P<0.05);A、C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B、C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联合钙尔奇D片疗效显著,且无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苗药香囊对小鼠体重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60只正常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香囊持续吸入组(A组)、玉屏风散阳性对照组(B组)、香囊间断吸入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和香囊持续吸入加玉屏风散组(E组);B、E组给予玉屏风散颗粒(20mg/10g/d)灌胃;A、C、D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NS)灌胃;A、E组持续吸入香囊,C组间断吸入香囊。4周后停止灌胃、吸入香囊,继续喂养小鼠11个月,观察小鼠的体重和死亡情况。结果:A、B、E组小鼠体重升高,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小鼠死亡率降低,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药香囊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MGH模型大鼠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华  赵娴  郭新荣 《陕西中医》2008,29(7):909-910
目的:研究针刺对乳腺增生(MGH)模型大鼠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将雌性未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自愈组(C组)和针刺治疗组(D组),观察针刺对大鼠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含量、乳腺组织中的ER和PR的影响,从内分泌方面揭示针刺治疗本病的部分机理。结果:E2含量B组高于A组(P<0.05),C、D组明显低于B组(P<0.05);ER阳性表达积分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B、C组间无差异(P>0.05),D组明显低于C组(P<0.05);P含量各组间无差异,PR阳性表达积分B组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三组(P<0.01),C组高于D组(P<0.05)。结论:针刺可调节雌激素含量,抑制ER、PR阳性表达,使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弱雌激素在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物理康复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采用牵引及推拿手法治疗;B组患者采用牵引治疗;C组患者采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及中药外敷疗法。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B组和C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A组的JOA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JOA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综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吴瑞庭  陈关权 《中成药》1992,14(3):30-30
实验研究新药地奥心血康对凝血作用的机制。采取体外实验方法,取正常人新鲜血浆,每人配对二管,实验组加入心血康;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经测定,实验组PT与KPTT都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而HPT变化不明显(P>0.05);V:C下降十分明显(P<0.001);TT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笪晨星  郑清莲  王宇强 《陕西中医》2009,30(12):1671-1673
目的:从下丘脑ER-α探讨胎肾细胞悬液对骨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取3月龄未交配健康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即A、B、C、D组。A组行假手术,B、C、D组行OVX手术。术后8周,A、B组给予生理盐水,C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D组给予胎肾细胞悬液。药物治疗4周后,1通过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判断骨代谢发生的变化;2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测ER-α在下丘脑弓状核的表达;3放免法检测血清雌二醇、生长素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骨小梁稀疏,排列紊乱,骨小梁间隙明显增大,ER-α表达及血清E2、GH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B组相比,C、D组E2水平显著增高(P<0.01),ER-α表达及血清GH水平亦随之上升(P<0.05),C组与D组比较,ER-α表达及血清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为肾精不足,骨髓,脑髓失养,表现在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的调控失常,胎肾细胞悬液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代谢系统调节骨代谢。  相似文献   

16.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LW-PSB多糖)对果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野生型黑腹果蝇为实验对象,收集8 h内羽化未交配果蝇,雌雄分开,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60±5)%的人工气候箱中用培养基进行培养,将果蝇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普通培养基),阳性对照维生素C组(添加维生素C 1 g·kg-1的培养基),LW-PSB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含不同浓度的LW-PSB多糖的培养基,浓度依次为1,3,9 g·kg-1),共5组,每组雌、雄各500只。果蝇30 d龄时分别制成匀浆,测定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物(TAOC)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LW-PSB多糖各剂量组能提高果蝇SOD,CAT,GSH-Px和TAOC活性(P<0.05,P<0.01或P<0.001),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01);与维生素C组比较,LW-PSB多糖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提高GSH-Px和TAOC活性(P<0.05或P<0.001),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01)。结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饲喂果蝇可提高果蝇体内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评分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五行音乐及中药的疗效。方法:90例轻、中度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A组)、五行音乐治疗组(B组)和五行音乐合中药治疗组(C组),每组3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症状评价,电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值。结果:经治疗后,各组HAMD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以C组最明显,且C组抑郁症状改善的总有效例数也显著高于B组(P<0.05);性激素指标比较,A、C两组FSH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组E2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服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疗法,既能调节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同时可以更好的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E)干预维持性血透患者(MHD)氧化应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53例,口服VitE400mg/d,服用6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中维生素E及血浆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氧化指标以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选择20名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给予VitE治疗后,MHD患者,MDA、AOPP、ox-LD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1,P<0.05),VitE、SOD及GSH-PX活性较治疗前增高(P<0.05,P<0.01,P<0.01),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口服大剂量维生素E(400mg/d)可以改善血透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短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消抗灵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消抗灵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疗效和机制,将100例免疫性不孕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消抗灵口服,对照组用地塞米松0.75mg,日1次及维生素E、维生素C口服,观察其各组血清及宫颈黏液AsAb的转阴率、性交试验转阴率、妊娠率等;并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果:两组在AsAb转阴率、妊娠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在平均用药时间、副作用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缺血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蛋白的关系及刺五加总黄酮和针刺联合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线栓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模型组(A组)、电针组(B组)、总黄酮组(C组)、针药结合组(D组)、假手术组(E组)、正常对照组(F组)Bcl-2的表达。结果:电针和刺五加总黄酮及其联合治疗组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P<0.01及P<0.05)。与E,F组比较,A,B,C,D组Bcl-2明显增加(P<0.01);与B,C组比较,D组表达明显增多(P<0.01及P<0.05)。结论:刺五加总黄酮和电针能提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脑缺血区细胞凋亡的发生,尤其针药结合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