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对控制吸烟的态度,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一到四年级在校学生787名,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调查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吸烟相关的知识、信念、行为。结果:787名调查对象中总吸烟率为18.0%,其中男生为30.6%,女生为2.0%,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随着年级的升高,吸烟率呈上升趋势(P<0.05),好奇、社交需要、周围朋友是影响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在对吸烟有害健康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知晓方面有差异(P<0.01),对肺癌、高血压的知晓率有差异(P<0.05);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对于遭受被动吸烟时的态度、对不同人群吸烟的态度、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和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态度都具有差异性(P<0.001)。结论:医学生吸烟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医学生的吸烟状况、对吸烟的态度和一般常识,探索医学教育对医学生吸烟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某医学院的1、4、5三个年级的医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医学生总的吸烟率为33.73%,其中男生为57.50%,女生为4.70%。吸烟者多为偶尔吸烟,半数以上具有戒烟想法。结论接受医学教育多的高年级医学生比低年级医学生更能进一步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更赞成戒烟。  相似文献   

3.
成年人被动吸烟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成年人被动吸烟情况,了解人们对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拦截调查的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平阴县三地共调查543人,其中不吸烟者397人。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有关因素与被动吸烟的关系。结果不吸烟者中426%的人被动吸烟,其中524%的男性被动吸烟,478%的女性被动吸烟,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597%的不吸烟者主动反对吸烟者在自己面前吸烟。男性、从事室内工作、不主动拒绝被动吸烟和吸烟者吸烟前不征求他人意见是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人群中被动吸烟率仍然较高,人们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尚不足,拒绝被动吸烟的意识淡漠,对不同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的态度不尽一致,多数人支持在学校、医院、公交工具中全部禁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控烟宣传,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的力度,减少全人群的烟草暴露特别是加强对不吸烟者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现状以及学校的控烟管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的38所中学(28所初中,7所高中,3所职校)的2696名教职员工作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认知态度、控烟培训和学校控烟环境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总吸烟率为13.2%,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35.9%和1.6%)(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与40岁以下者比较,40岁以上男性的吸烟率明显升高(P<0.001).男性调研对象中,教师的吸烟率(30.2%)明显低于行政管理(45.6%)和其他人员(50.0%)(P<0.001).调研对象对于吸烟会上瘾、会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的认识正确率仅为64.1%,且吸烟者显著低于不吸烟者(43.1%和67.3%)(P <0.001).认为学校严格执行禁止教职员工吸烟相关规定的调研对象仅占54.5%;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吸烟率显著低于未严格执行规定学校(9.8%和14.0%)(P<0.05).41.7%吸烟者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在学校内吸过烟.结论 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率低于中国成人吸烟率的平均水平,但对于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控烟管理,尤其对于40岁以上男性及非教学岗位的教职员工的控烟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2年宁夏山区农村地区居民吸烟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的吸烟状况。结果 1共调查宁夏山区农村居民6795例,吸烟率为26.5%,重度吸烟率为14.3%。汉族重度吸烟率(23.8%)高于回族(5.1%),男性重度吸烟率(21.1%)高于女性(1.4%)(P均<0.01)。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收入人群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男性吸烟者日均吸烟量高于女性吸烟者(P<0.01)。回族和汉族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男性不同年龄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吸烟可造成心脏疾病、肺癌和肺气肿的知晓情况有所不同(P均<0.05)。结论宁夏山区农村居民吸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男性吸烟量高于女性,对吸烟危害仍然认识不足,需加强吸烟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大学生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复旦大学大学生吸烟现状,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控烟策略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吸烟行为。方法 对4019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吸烟率为2.3%,现在吸烟率为2.3%。性别、年级、专业与现在是否吸烟有关。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吸烟率呈上升趋势;非医学专业的吸烟率高于医学专业。结论 大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和信念较好,但是吸烟率仍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近一半的吸烟者并没有戒烟的打算,非吸烟者拒绝被动吸烟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开展控烟运动已刻不容缓,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吸烟现状及控烟知识信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调查医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对控烟工作的认知和信念,为控烟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南通医学院1999年临床医学系本一一年级358名及五年级234名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一年级吸烟率为0.48%;五年级吸烟率为10.71%;一年级和五年级分别有93.64%和93.60%的人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两个年级的学生对通过社会方法途径控烟的赞成率调查,对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的态度较为积极。结论:在医学生中开展控烟工作干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的吸烟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控烟健康教育对策、措施.方法 按照不同职业进行分层整群抽样,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调查居民821人.结果 调查的821人中总吸烟率为30.9%,男性吸烟率46.9%高于女性吸烟率4.1名(x2=195.138,P<0.001).吸烟者中大多数人(89.6%)每日吸烟量为10~20支,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18.16±4.56岁)小于女性(27.21±9.39岁).在吸烟者中曾经试图戒烟3次及以上的人数占45.3%(115/254).结论 居民吸烟率仍然很高,烟草控制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刘明  屈宗银  苗菁 《重庆医学》2013,(35):4302-4303,4306
目的了解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政策或改进已有的控烟措施,减少二手烟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共调查753名非吸烟者。结果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的被动吸烟率为45.95%,其中男性为43.13%,女性为47.45%,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34岁人群被动吸烟率最高(55.17%);不同职业人群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商业或服务人员被动吸烟率最高(58.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被动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吸烟者对别人在自己周围吸烟的态度,文化程度越高,选择介意的人就越多;女性(87.98%)选择介意的明显高于男性(70.99%)。结论重庆市15岁及以上居民受二手烟危害不低,必须加强立法和从严执法,尽可能防止公众接触香烟烟雾,降低人群被动吸烟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控烟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其控烟态度和行为,并对其进行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成都市3家医院的932名医务人员的吸烟危害知识、控烟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对一家医院进行干预,同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男性吸烟率为49.7%,女性为0.2%,男性吸烟者主要集中在外科医生和医技人员中;知识方面,对吸烟与肺癌、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掌握较好,但对被动吸烟与儿童中耳炎和猝死综合症关系回答正确的仅41.5%和48.2%;86.2%的不吸烟者中反对“被动吸烟无害”,但吸烟者中仅为70.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态度方面,对于以经济手段来处罚违反吸烟规定者,不吸烟者和吸烟者赞成的比例分别是87.5%和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行为方面,不吸烟者询问病人吸烟状况的比例高于吸烟者,同时不吸烟者鼓励家人或朋友戒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吸烟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综合干预,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好转趋势;控烟态度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务人员的吸烟率较高,控烟意识淡漠,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在控烟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在医院环境中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可以改变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提高其控烟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为在部队开展无烟单位的建设,对去年底入伍新兵进行调查。男性960名,17~22岁,来自全国10个省市。调查采用问卷方式。结果:(1)平均每天吸烟1支以上为吸烟者,计算出吸烟率54.6%,较全国男性吸烟率61%稍低;(2)吸烟量平均每天8.72支,其中每天<10、11~20、≥21支分别有42.3%、38.2%、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现状以及学校的控烟管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的38所中学(28所初中,7所高中,3所职校)的2 696名教职员工作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认知态度、控烟培训和学校控烟环境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总吸烟率为13.2%,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35.9%和1.6%)(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与40岁以下者比较,40岁以上男性的吸烟率明显升高(P0.001)。男性调研对象中,教师的吸烟率(30.2%)明显低于行政管理(45.6%)和其他人员(50.0%)(P0.001)。调研对象对于吸烟会上瘾、会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的认识正确率仅为64.1%,且吸烟者显著低于不吸烟者(43.1%和67.3%)(P0.001)。认为学校严格执行禁止教职员工吸烟相关规定的调研对象仅占54.5%;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吸烟率显著低于未严格执行规定学校(9.8%和14.0%)(P0.05)。41.7%吸烟者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在学校内吸过烟。结论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率低于中国成人吸烟率的平均水平,但对于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控烟管理,尤其对于40岁以上男性及非教学岗位的教职员工的控烟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医务人员吸烟现状及参与控烟干预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商丘市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干预的情况,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商丘市三家市级医院4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三家市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吸烟率为40.9%(152人),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7.5%,女性吸烟率为2.7%。72.3%的医务人员认为劝病人戒烟是医生的责任,71.8%常劝说病人戒烟,不吸烟者与吸烟者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市医务人员对吸烟的认识和控烟知识的掌握情况欠佳,有必要加强对其控烟知识及技能的宣教与培训,端正其控烟态度,使其更有效的参与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15—69岁人群吸烟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玉明  黎正伦 《海南医学》1999,10(4):251-252
在全国第三次吸烟现况调查中,从海南省两个国家疾病监测点随机抽取15-69岁1319人,进行吸烟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人群总吸烟率为34.95%,其中城市人群吸烟率为40.98%,农村为29.40%,男性吸烟率为64.37%,女性为4.54%,现在吸烟者日平均吸烟量为13.65支,其中男性13.81支,女性11.22支,82.22%,的现在吸烟者玉要吸有过滤嘴香烟,45.27%和48.73%的现在吸烟  相似文献   

15.
湖南岳阳地区大学生吸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岳阳地区大学生吸烟行为的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抽取岳阳地区两所大学的男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一般情况及吸烟现状。结果 共回收问卷857份,回收率85.70%。调查中有73.10%的学生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医学生和吸烟率和偶尔吸烟率分别为18.57%(52/280),51.79%(145/280),在师范生中为19.28%(111/577),47.49%(274/5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者中有69.94%大学入学前就开始吸烟。吸烟者中每日吸5支烟以上者占60.12%,其主要心理动机为交际需要。结论 大学男生吸烟率及偶尔吸烟率随年级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应在小学阶段即开始注意加强对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并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起来,以减少和控制吸烟活动。  相似文献   

16.
338名男医科大学生吸烟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爱平 《医学动物防制》2000,16(12):639-641
对济宁医学院544名大学生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 医科大学生吸烟率为11.73%,其中男生为18.93%(64/338),女生为0.49%(1/206)。338名男医学生吸烟率有随年级升高、经济状况好而升高的趋势;在曾尝试过吸烟的男生中,首吸的平均年龄为14.31岁,首吸的第一位原因是好玩、好奇,占43.33%;维持吸烟的原因首位的是社交需要,占45.50%;94.38%的男医学生都认为吸烟有害健康;65.09%的男生认为不应吸烟,仅有39.35%的男医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参加工作后不打算吸烟。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和干预对策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居民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河南省15~69岁居民2056人的吸烟情况。结果:河南省居民的吸烟率为21.11%;男性吸烟率为44.49%(420/944),女性为1.26%(14/1112),男性高于女性(χ2=573.034,P<0.001);现在吸烟率为20.09%(413/2056)。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水平居民的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72,69.101和54.166,P<0.001)。吸烟者中有25.35%的人尝试过戒烟,戒烟成功率仅为4.84%,而且仅有13.32%的人打算在1a内戒烟。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平均为21.92岁(95%CI为21.25~22.58岁),超过83.82%的现在吸烟者开始吸烟时的年龄不到25周岁。男性开始吸烟年龄早于女性(Z=2.219,P=0.027),烟龄长于女性(Z=2.219,P=0.027),但吸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46,P=0.081)。79.18%的调查对象知晓吸烟危害健康;现在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8,P=0.332)。结论:河南省居民吸烟率仍然较高,控烟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吸烟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为有关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背景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云南省六地区 981名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 1)吸烟者知识得分最高 ,态度得分次之 ,行为得分最低 ,形成知与行相互分离的特点。( 2 )不同民族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态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文化程度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 ;随着开始吸烟年龄的后移 ,吸烟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逐渐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3 )吸烟者知识得分、态度得分、是否采取戒烟行为得分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结论云南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在吸烟问题上知而不信、信而不行 ,不利于我省控烟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县医院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控烟态度现状,为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问卷调查河南省某县医院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及控烟现状。结果共调查374名在职员工,其中临床医生94人,医技人员43人,行政后勤人员39人,护理及其他人员198人,总吸烟率14.71%,男性吸烟率55.67%,高于女性(χ2=175.21,P<0.001)。按性别分层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岗位的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中临床医生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工作时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P=0.156),休息时吸烟率较低(χ2=9.33,P=0.002);在室外、洗手间吸烟率较低(P<0.05);在患者/家属面前吸烟、接受患者/家属敬烟、给别人敬烟等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事面前吸烟率较低(χ2=6.17,P=0.013)。临床医生及护士赞成医生工作时间不应吸烟的比例尚低于其他医务人员(χ2=5.38,P=0.020)。结论县级医院男性医务人员吸烟比例较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普遍不足,主动戒烟比例较低,应在加强吸烟危害宣传的同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强制戒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吸烟现状,为开展大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得本院一至三年级52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316名,女生209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25名医学生中男性吸烟率为13.6%,女生为1.9%。95%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结论医学生吸烟依赖性较低,部分医学生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有必要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以控制吸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