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是检验油脂是否变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油脂的酸价高,表明该品游离脂肪酸多,过氧化值高则表示油脂酸败。新鲜油的酸价低、过氧化值在0.03%以下。国家标准局1982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食用植物油酸价不得超过4,过氧化值不得超过0.15%。其检验方法规定采用常规滴定法,但用规定方法测定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需以酚酞和淀粉作指示剂,由于植物油本身略带黄色,指示终点颜色不易辨明,误差较大,所需时间。较长我们试用ZD-2型自动电位滴定计对植物油的酸价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集陇南市武都区生产单位或个体户、糕点房的糕点样品,进行了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了解武都区糕点的品质及合格率,并对其潜在的危害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滴定法)对酸价和过氧化值进行测定。结果:该区39件糕点中的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总体合格率为92.31%,其中酸价合格率为89.74%,过氧化值合格率为97.44%。同时产品种类、企业规模、销售途径及包装方式对糕点酸价和过氧化值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糕点中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示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尤其酸价反映出的问题则更加明显,建议在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第18卷第2-A期中《关于糕点检验中酸价、过氧化值的取样与计算问题》一文,阐述了“糕点卫生标准中酸价、过氧化值都是以脂肪计,由于操作方法采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因此在CB5009.56-85中没有强调酸价、过氧化值以脂肪计,导致有些实验室出现在测定糕点酸价和过氧化值时,取样和计算产生了错误,以至做出了错误的报告”。笔者认为并非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隆昌县食用植物油中酸价、过氧化值的超标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T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样品157份,测定酸价、过氧化值。结果学校食堂菜油的酸价合格率50.0%,最高值达13.2mg/g(KOH),过氧化值合格率为83.3%;餐馆菜油的酸价合格率为60.0%,最高值达12.4mg/g(KOH),过氧化值合格率为94.6%,酸价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倍以上。菜油加工企业及销售部门菜油的酸价合格率分别为75.0%和69.2%,过氧化值合格率为100%。结论学校食堂和餐馆的菜油卫生质量均存在较大问题,菜油加工企业及销售部门的菜油卫生质量亦有问题,应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掌握辖区内饮食摊点正在使用油的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现状。采用了快速检测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目测试纸法,并对高温加热的油进行20分钟取样一次的监测,以便为职能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目测试纸法进行筛查,有三份样品同时作了对比实验。结果2个月监测160个数据,超标1份,含量为25meq/kg.结论;高温加热油对酸价和过氧化值两项指标影响不大,酸价和过氧化值试纸法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坚果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坚果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检验方法。方法:用石油醚将坚果食品中的油脂提取出来,挥去石油醚后用容量分析法测定油脂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再算出坚果食品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样品称取量为5~10g。酸价测定的R卯%为:4.2496~5.79%,过氧化值测定的RSD96为:4.27%~5.48%。方法回收率为93.2%~98.2%。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密度可靠,完全可用于坚果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煎炸食品植物油卫生学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波  刘彤 《肉品卫生》2003,(3):36-36,10
检测煎炸食品及其所用植物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经卡方检验,可以认为酸价超标煎炸油可增加油炸食品酸价的超标率。  相似文献   

8.
酸价是评价油脂酸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过氧化值是评价油脂是否开始变质的指标。在 1999年度餐饮业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中 ,我们检测了市区部分饮食餐馆的菜油及猪油的酸价及过氧化值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样品来源及检验方法1 1 样品来源 样品为从南充市市区 84家国营 (集体 )及私营(个体 )饮食餐馆采集的菜油及猪油。1 2 检验方法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GB5 0 0 9 37— 85之酸价、过氧化值测定方法进行。1 3 判断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 716— 85对食用植物油的酸价、过氧化…  相似文献   

9.
346份糕点酸价与过氧化值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46份糕点酸价与过氧化值检测结果浙江省绍兴市预防医学检验中心312000王若燕,郁欣,赵丹燕酸价表示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量,未经碱炼的粗制油,或已发生明显酸败的陈旧油就会升高。过氧化值表示的是油脂氧化反应所生成的过氧化物含量的指标。油脂的氧化酸败...  相似文献   

10.
色拉油、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指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 《上海预防医学》1998,10(9):408-408
色拉油是一种精炼油,已被居民广泛食用而逐步取代传统的菜籽油。本文抽检市曾散装色拉油和生产厂家成品菜籽油各20份(本县无色拉油生产厂家),进行酸价、过氧化值指标测定。一、材料与方法酸价、过氧化值测定按GB5009,37-96操作;评价方法按GB13103—91、GB2716—88卫生标  相似文献   

11.
电位滴定法测定β-胡萝卜素软胶囊酸价和过氧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位滴定法测定β-胡萝卜素软胶囊内容物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方法。[方法]利用pH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测定样品溶液中电位变化,判断滴定终点,避免样品本身颜色对滴定终点指示剂显色变化的干扰。[结果]选择1份样品重复测定18次,酸价滴定结果:3.02~3.06mg/g,相对标准偏差0.39%;过氧化值0.557-0.578g/100g,相对标准偏差1.15%。连续2天测定同1份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两次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方法适用于β-胡萝卜素(油)产品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结果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食用油的卫生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2 0 0 1年 7月随机抽取思茅地区市售散装食用油 82份进行了酸价、过氧化值测定。1 材料与方法2 0 0 1年 7月 5~ 2 4日 ,统一对思茅地区市场销售的散装食用油随机抽样 ,依照 GB/ T5 0 0 9.37— 1996《酸价、过氧化值测定方法》检测酸价、过氧化值 ,分别按 GB 2 716— 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0 14 6—88《猪油卫生标准》对植物油和猪油进行评价 ,凡一项超过标准者即为不合格。2 结果合计检测 82份样品 ,2项指标均合格的 34份 ,合…  相似文献   

13.
瓜子类炒货食品是含油脂量中等的葵花子、南瓜子和西瓜子,在加入辅料(如茴香、桂皮、盐、糖等)的水中浸泡后,炒或烤而成。有的还在外壳拌以香料和色拉油。测定这类食品中的酸价、过氧化值的含量,目前,我国还没有标准分析方法。我们参照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中糕点中酸价、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由于瓜子是含壳食品,根据国家标准“检验取样一般皆系取可食部  相似文献   

14.
酸价和过氧化值是食用油卫生标准中的两项重要指标,其中一项指标超出卫生标准,表明油脂已经酸败,即不能再食用。为了解部队食堂食用油安全问题,我们于2005年3~7月,对驻京部队51个食堂和招待餐厅的食用油酸价及过氧化值进行了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检测内容:采集驻京部队51个食堂及招待餐厅的食用油样品共103件,其中大豆油37件,色拉油和煎炸油各33件。(2)检测方法:采用国家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制的食用油酸价检测试纸和食用油过氧化值检测试纸(检验方法已依据GB 13103-91、GB 15197-94、GB 7102.1-94进行比较判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招远市中秋月饼卫生质量状况,于1998年9月,在市区23个销售点,随机抽取中秋月饼进行了卫生质量监测.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按GB 4789-94,理化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按GB/T5009.56-1996进行检验.依据GB 7100-86评价.共检测样品66份,合格56份,总合格率为84.8%.合格率以单项指标统计是酸价87.9%,过氧化值92.4%,菌落总数84 8%.其中酸价检出范围为0.24~6.15mg/g,过氧化值检出范围为l.50~28.36mmol/kg,菌落总数检出范围为2.5 ×10~(3)~7.6×10~(3)cfu/g,大肠菌群均<30个/100g.致病菌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6.
2001~2002年象州县糕点酸价及过氧化值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3种不同类型糕点的酸价及过氧化值情况。方法 对2001-2002年象州县糕点生产厂家生产的面包、月饼和其它糕点的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月饼酸价均数高于面包和其它糕点,月饼的过氧化值均数也高于其它糕点。结论 在今后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中,要建议生产厂家合理调节糕点的体积、烘烤时间及温度、用油量,禁止使用变质或未经精炼的食用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食用土榨花生油的质量情况,调查清远农户家的食用土榨花生油中的4项指标(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素B1、铅含量),并评价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的风险。方法于2014年11月2日-8日调查了龙埗居委会横岗村8家农户的食用土榨花生油,同时采样100 ml,按照食品卫生标准方法进行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素B1、铅含量的测定,并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8宗土榨花生油样中的过氧化值、黄曲霉素B1含量的最高值分别是食品卫生标准值的3.76倍、2.5倍,超标率分别为62.5%、25.0%;酸价、铅含量均合格。综合4项指标,8宗花生油的合格率为25.0%。结论横岗村村民食用土榨花生油的合格率低,长期食用有损身体健康。建议人们食用油厂工业化生产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G)的热氧化稳定性。方法检测DG和大豆油在中油温加热(110℃)、高油温煎炸(180℃)和恒温贮藏(40℃)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和全氧化值的变化,以及DG在110℃加热过程中酯类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DG和大豆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及全氧化值均增高,DG的酸价高于大豆油,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全氧化值低于大豆油(P0.05)。在中油温110℃加热过程中,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十八烷酸单甘油酯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含量均增高。结论与大豆油相比,DG热氧化稳定性较高,且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储藏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9.
夏季食品中酸价、过氧化值含量的检测与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夏季食品中酸价、过氧化值含量,以了解其酸价、过氧化值两项指标的超标情况。方法:从杭州市超市、农贸市场、小食品店及用户家庭中采集47件糕点面包类、7件饼干类、13件油炸小食品类、6件方便面类、7件膨化食品类、5件腌腊肉类、10件烘炒类、2件裹衣花生类、30件食用植物油类共127件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1,2]对样品中的酸价、过氧化值含量进行测定和调查分析。结果:127件样品的超标率为13.4%,其中酸价的超标率为3.1%,过氧化值的超标率为10.2%。47件糕点、面包类的超标率为6.4%,7件饼干的超标率为14.3%,5件腌腊肉类的超标率为60%,2件裹衣花生的超标率为50%,10件烘炒类的超标率为40%,30件食用植物油类的超标率为13.3%。结论:我国居民应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或不吃腌腊肉类食品;谨慎购买经过夏季或黄梅季度的烘炒类产品,绝对不能食用出现哈喇味的产品;建议家庭夏季用油不要购买大包装,应尽量购买小包装,缩短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鱼油在人体消化过程中消化环境及膳食因子对其功效的影响。方法测定新鲜鱼油、轻度氧化鱼油及新鲜乳化鱼油模拟消化前后的过氧化值、碘价、酸价含量。同时,在新鲜鱼油中加入几种常见的金属离子(Fe3+、Cu2+、Ca2+、Zn2+)溶液和天然抗氧化食品(猕猴桃,番茄)测定鱼油的过氧化值。结果模拟胃液和肠液消化的鱼油样品的过氧化值、碘价、酸价都有大幅度的变化,肠液消化比胃液消化对鱼油样品的氧化影响更大,且新鲜乳化鱼油经肠液消化后氧化最严重:过氧化值、酸价分别增加6.95倍、2.39倍,碘价值下降了18.2%。加入四种金属离子溶液的新鲜鱼油的过氧化值均显著增大,其中Fe3+对鱼油氧化的影响最大;天然抗氧化食品番茄汁、猕猴桃汁能很好的抑制新鲜鱼油的氧化。结论消化环境和膳食因子对鱼油品质影响很大。建议在服用鱼油的同时,应多摄食富含天然抗氧化因子的食物,尽量避免同时摄入富含Fe3+、Cu2+、Ca2+、Zn2+等的食品,以提高鱼油的食用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