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会阴侧切伤口两种缝合线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伤口两种缝合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自然分娩会阴切开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观察组采用快薇乔可吸收合成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丝线传统缝合法。并对两组产后切口疼痛、炎性反应、硬结、愈合情况及产后远期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会阴切口疼痛、炎性反应、硬结、愈合情况及产后远期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侧切连续皮内缝合法疼痛轻,组织反应小,甲级愈合率高,愈合后的切口瘢痕小、产妇产后更舒适,有利于产妇身心康复,改善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时会阴切口改进缝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6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会阴切口分层连续缝合法,观察组(缝合改进组)采用会阴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肌层间断全层缝合法。比较两组产妇切口Ⅰ、Ⅱ期愈合,切口硬结,切口感染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Ⅰ期愈合率高,无切口硬结及感染发生,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全层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切口无硬结反应,拆线后产妇舒适无痛,感染率低,切口愈合好且外观平整无瘢痕,并且提高了产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会阴侧切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侧切缝合方式不同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行会阴侧切并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行常规传统会阴侧切缝合,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切口所用缝合时间、愈合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缝合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缝合时间短,切口疼痛轻,肠线反应轻,局部瘢痕形成减少,切口愈合快,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夏雪荣 《全科护理》2011,(16):1463-1463
[目的]观察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148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改良组在会阴侧切前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缝合前会阴切口再追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会阴切口在缝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在会阴缝合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切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缝合时间且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会阴侧切皮肤切口缝合方式对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宋秀红  刘芙  蓉万欣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2):1656-1657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皮肤切口丝线全层缝合与传统缝合方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400例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观察组采用丝线全层缝合法,对两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产后42d随诊会阴皮肤异物感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皮肤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2d随诊有会阴皮肤异物感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会阴皮肤切口丝线全层缝合可减少产妇的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科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148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改良组在会阴侧切前常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缝合前会阴切口再追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会阴切口在缝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组在会阴缝合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切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产妇会阴侧切缝合中追加局部浸润麻醉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缝合时间且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7.
会阴侧切皮肤切口缝合方式对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皮肤切口丝线全层缝合与传统缝合方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400例会阴侧切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观察组采用丝线全层缝合法,对两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产后42d随诊会阴皮肤异物感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皮肤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2d随诊有会阴皮肤异物感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会阴皮肤切口丝线全层缝合可减少产妇的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科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方法的愈合效果.方法 取符合条件的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320例,各80例随机分为四组:传统缝合方法、内"8"字缝合法、全层间断一次缝合法、皮内连续缝合法观察愈合效果.结果 皮内连续缝合法切口均Ⅰ期愈合,会阴切口平软,无需拆线,产后48 h出院.结论 皮内连续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会阴切口无硬结,皮缘对和好呈线条状,无线头反应,降低了会阴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华利康缝合线缝合会阴侧切口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4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用华利康缝合线进行会阴侧切口皮内连续缝合)和对照组(常规用络制肠线间断缝合会阴侧切口),各100例,比较2组产妇会阴切口疼痛情况,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切口硬结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硬结者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口皮内连续缝合可减轻会阴切口的疼痛,切口愈合良好,硬结少,同时保持了会阴皮肤的完整性,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产妇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2009-01-2009-06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侧切分娩行皮内缝合术的产妇52例与同期随机抽取的行传统缝合术52例进行对比,观察切口疼痛程度、愈合率、瘢痕大小及产妇的心理反应.结果 52例行皮内缝合术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轻、愈合率高.结论 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术后不需拆线,可消除产妇产后畏惧心理,促进早日下床活动及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切口愈合快、瘢痕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白满  杨衬 《现代护理》2001,7(5):9-9
目的 研究阿米卡星溶液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380例产妇会阴侧切伤口给邓阿米卡星溶液局部喷涂。另400例产妇给予0.1%新洁尔灭溶液冲洗。结果 采用阿米卡星溶液护理会阴侧切伤口能减轻炎症反应。结论 使用阿米卡星溶液护理会阴侧切口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母婴宣教中应用赞赏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为对照组,98例产妇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给予赞赏教育.[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母婴护理操作技能、住院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赞赏教育进行健康宣教能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的认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降低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单胎头位)按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期心理护理、使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鼓励采取自由体位等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情况。结果会阴侧切率观察组24.0%、对照组56.0%,会阴完整率观察组18.0%、对照组4.0%,两组均未出现Ⅲ度会阴裂伤。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低危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名。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10.5%,对照组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9.4%和61.0%,对照组分别为4.2%和31.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2,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7.3%,对照组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6,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462.4±412.3)g,对照组为(3416.2±323.4)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减少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提高产妇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5.
朱志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3):1032-1033,1035
目的观察并分析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前庭沟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4.88%,观察组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472,P<0.05)。结论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下睑缘外眦小切口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口腔前庭沟切口治疗,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骨骼的愈合,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多切口的实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母婴宣教中应用赞赏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为对照组,98例产妇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给予赞赏教育。[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母婴护理操作技能、住院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赞赏教育进行健康宣教能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的认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会阴切开前综合评估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非限制性会阴切开的4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7-12月收治的的2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2016年1-6月收治的的2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不进行产前综合评估,不限制采用会阴切开术;观察组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会阴保护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的会阴保护方式、产时与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会阴保护方式以自然保护为主,行会阴侧切术的比例、产时与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会阴切开前的综合评估有利于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促进正常初产妇安全、舒适地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llgower-Donati缝合法与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对跟骨骨折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切口缝合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Allgower-Donati缝合)62例和对照组(间断垂直褥式缝合)4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等级、切口并发症及瘢痕大小。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皮缘缺血和皮肤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瘢痕均缩小,且观察组术后1、3、6月瘢痕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Allgower-Donati缝合法用于跟骨骨折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并减少并发症和瘢痕形成,与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相比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耿志洁  田丽 《天津护理》2009,17(2):67-68
目的:为缓解产妇阴道分娩后会阴侧切伤口疼痛所造成的恐惧心理及疼痛不适,促进产妇正常哺乳。方法:将阴道分娩并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足月初产妇1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在常规会阴切口护理基础上,实验组产后应用会阴减痛圈辅助产妇坐位活动、哺乳 对照组坐位时不予任何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切口疼痛、肿胀及坐位时对哺乳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1~3天内会阴切口疼痛、肿胀及坐位时对哺乳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应用会阴减痛圈协助产妇坐位活动、哺乳,可减轻会阴切口的疼痛及肿胀,提高产后母乳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子宫下段高位横切口剖宫产术式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高位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对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子宫口撕裂和娩头困难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子宫下段高位横切口术式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以及并发症方面较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具明显优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