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及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患者89例,对经阴道超声、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腺肌病35例,子宫肌瘤5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2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为子宫腺肌病36例(误诊1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71.43%;子宫肌瘤53例(误诊6例),诊断准确率为90.38%.联合检查结果为子宫腺肌病37例(误诊6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88.57%;为子宫肌瘤51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2.31%;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诊断准确率为50.00%.经阴道超声和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与阴道、腹部联合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接近,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在两种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侯颖  刘俊宝  王微  杨佳 《吉林医学》2010,31(31):5523-5524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患者均行腹部彩色超声或阴道彩超检查,术后均由病理证实。结果:结合超声显像特征,111例患者中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性(82.4%)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58.1%),而两者联合检查诊断准确性为97.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相对腹部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检查手段,两者联合检查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并与腹部超声进行对比,探讨两种方法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均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9.670%、66.8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较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67.50%、90.0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较经腹部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纯经腹超声、阴道超声检查与联合经腹超声及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51例疑似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确诊标准,分析3种检查方式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经腹超声及阴道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高于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结论:联合经腹超声及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腹部超声结果定为对照组,将阴道超声结果定为观察组,结合术后病检结果,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及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出病变44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7.8%,对照组检测出病变40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88.9%,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首选经阴道超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超声诊断方法在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腹部超声组、阴道超声组,分析两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阴道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91.92%,漏诊率为8.08%;腹部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86.87%,漏诊率1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子宫腺肌病可以常规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对所有患者实施腹部彩色超声或者阴道彩超检查,手术之后由病理证实。结果经过结合超声显像分析,发现66例患者中经过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为%,而采用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仅为%,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中采用阴道超声诊断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利于患者的深入治疗,在临床上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确诊子宫腺肌病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腹部超声与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腹部超声检查中,存在子宫腺肌症超声征象者30例,诊断准确率为73.17%;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存在子宫腺肌症超声征象者38例,诊断准确率为92.68%,腹部超声与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120例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单纯使用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联合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确诊率仅为76.67%,合并巧克力囊肿确诊率为50%,合并子宫肌瘤确诊率为确诊率为60%;观察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确诊率为91.67%,合并巧克力囊肿确诊率为88.89%,合并子宫肌瘤确诊率为确诊率为90%,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对照组的动脉阻力指数与动脉搏动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使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动脉搏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中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可有效控制误诊率和漏诊率,可作为子宫腺肌病的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何静 《吉林医学》2012,(27):5953
目的:探讨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术前经腹部及经阴道联合扫查,术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08%,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05%,经腹部和阴道联合扫查诊断准确率为97%。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比两者单一检查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特征,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TVU组)42例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TAU)42例患者采用经腹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结果:1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全部经过手术或者病理验证。其中,TVU检出82例,漏诊2例,检出率为97.62%(82/84)。TAU检出72例,漏诊12例,检出率为85.71%(72/84)。TVU的检出率比TAU的检出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检查的准确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腹部联合经阴道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濮阳市华龙区人民医院7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单一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行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及动脉阻力指数、血流量、动脉搏动指数。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87.50%)、敏感度(87.50%)均高于对照组(66.67%、66.67%),漏诊率(12.50%)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检查联合经腹部检查对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准确率、敏感度高,漏诊率低。  相似文献   

15.
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 58例子宫腺肌痛患者术前均经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经腹部超声诊断30例。准确率约52%(30/58),经阴道超声诊断58例,准确率100%(58/58)。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痛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行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67.50%、90.00%,二者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较经腹部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采取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采取腹部超声(腹部组)与阴道超声(阴道组)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结果。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08例子宫腺肌病中合并子宫肌瘤48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8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阴道组诊断总符合率及合并巧克力囊肿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腹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阴道超声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而且在合并巧克力囊肿诊断符合率上也要更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包头医学》2018,(2):12-14
目的:研究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单一腹部超声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正确率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研究中13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对照组共诊断出45例,出现漏诊误诊24例,观察组共诊断出59例,出现漏诊误诊9例,对照组漏诊误诊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动脉阻力指数及动脉搏动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比单一腹部超声检测子宫肌瘤诊断率高,刻避免误诊漏诊的出现,为临床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提供坚实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子宫腺肌病患者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合适的检查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分别应用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的形态、大小、肌层回声、内膜位置。结果50例患者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40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0例;经腹部超声诊断正确率为60.00%,诊断为子宫肌瘤的9例,误诊率为18.00%,经阴道超声分别为88.00%、6.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提高28.00%、误诊率降低12.00%。结论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子宫腺肌病方面,能够显示与子宫腺肌病病理改变相应的子宫肌壁声像图改变,能间接了解子宫肌壁内的改变,是简便而常用的有效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洪伟 《吉林医学》2014,(18):4036-4036
目的:对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特点以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子宫腺肌病诊治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对检查和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为72%,4例患者漏诊,8例患者误诊为子宫增大,8例患者误诊为子宫肌瘤,18例患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2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对症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