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后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时机、手术要点、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35例角膜穿通伤后外伤性白内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1者3例,占8.6%;≥0 1者32例,占91.4%;>0 5者8例,占23%.结论:虽然角膜穿通伤后眼球损伤较重,眼部条件差,特别是伴有晶状体后囊破裂及球内异物,手术难度大,但经妥善处理,仍能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2.
张海帆 《新疆医学》2003,33(5):10-12
目的:观察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早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早期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无严重不可逆性影响视力的并发症,视力大部分在0.3以上。结论: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早期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平 《华中医学杂志》2002,26(5):273-274
目的探讨伴角膜穿通伤的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疗效.方法对19例伴角膜穿通伤的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角膜修补后同期摘除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8眼,睫状沟位11眼,其中1眼晶体不全脱位行囊外摘除及前段玻璃体切割后,用缝线固定于睫状沟.后囊膜完整者,9例行2 mm×2 mm环形撕囊.结果随访6~24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3例,0.1~0.4者5例,≥0.5者1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轻度水肿(19/19)、早期虹膜炎(9/19)、瞳孔变形(3/19)、后粘连(1/19)、人工晶体夹持(1/19)和后囊膜混浊(13/19).未发生角膜伤口裂开、细菌性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儿童伴角膜穿通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同期施行角膜伤口修补、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具有并发症较少、术后视力恢复较快、治愈率高、病程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角膜穿通伤伴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通过对38例儿童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时机、方法、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防治,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38眼中32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4眼提高大于8行,16眼视力提高大于5行;常见的远期并发症是后囊视轴区混浊(25眼)、虹膜后粘连(10眼) .结论 对儿童角膜穿通伤伴外伤性白内障者应掌握其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方法,认识增生反应与并发症的关系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麦丹 《广西医学》2001,23(4):782-784
目的: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病例,在角膜修补的同时进行包括超声乳化术在内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虹膜修补、异物取出等联合手术治疗,对其手术时机,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将一期完成的角膜修补,白内障摘除(二联术)7例,同时进行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术)18例,同时进行虹膜修补或眼内异物取出(四联术)6例设为联合手术组,将角膜修补术后三个月后进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1例设为对照组,结果:术后矫正视力,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联合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减少了多次眼内手术造成的眼组织损伤和感染机会,缩短病程,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45例45眼复杂多样的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病例,对于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角膜穿通伤均在显微镜下予以清创缝合,并采用前房穿刺、注入粘弹剂等辅助措施。一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8例;外伤缝合后经抗炎治疗,稳定3个月后,再行二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7例。结果:45例匀获得良好的疗效。外伤缝合均使创口达到水密状态、维持正常的前房深度及眼压。并成功地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于后房,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1以下3例,0.1-0.3为19例,0.3-0.5为17例,0.5-0.8为5例,1.0为1例。结论:角膜穿通伤的缝合是本病治疗的基础;而外伤性白内障的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对病人术后视力的恢复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鸟嘴致眼球穿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例秧鸡致眼球穿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鸟嘴致角膜裂伤多呈星芒状、位于角膜中央,常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和感染。显微手术下Eisner荷包式缝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早期显微手术下正确处理鸟嘴致眼球穿通伤有助于视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 ,约占 36 %~ 52 .9% [1] 。眼球穿通伤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 ,常有晶体前后囊膜的破损。本文观察了 15例囊膜破损的外伤性白内障 ,采用周边囊膜穿刺破囊法抽吸晶体皮质 ,并借助残留的囊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术后视力恢复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外伤性白内障 ,术前均发现囊膜破损 ,均为男性 ,年龄 4~ 33岁 ,平均 2 0岁 ,均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外伤性白内障。1.2 手术方法成人按白内障常规局麻 ,幼儿采用全麻加局麻。角膜清创缝合术及白内障切口按常规 ,于周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45例45眼复杂多样的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病例,对于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角膜穿通伤均在显微镜下予以清创缝合,并采用前房穿刺,注入粘弹剂等辅助措施。一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8例,外伤缝合后经抗炎治疗,稳定3个月后,再行二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7例,结果:45例匀获得良好的疗效,外伤缝合均使创口达到水密状态,维持正常的前房深度及眼压,并成功地进行了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于后房,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1以下3例,0.1-0.3为19例,0.3-0.5为17例,0.5-0.8为5例,1.0为1例,结论:角膜穿通伤的缝合是本病治疗的基础;而外伤性白内障的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对病人术后视力的恢复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对手术技巧进行探讨以求更好手术效果。方法42例(42眼)因眼外伤致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眼前段复杂并发症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12月,观察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炎症反应轻,矫正视力≥0.5者19眼,占45.24%;视力0.1~0.4者18眼,占42.86%;视力〈0.1者5眼,占11.90%。结论适应症的选择和较好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角膜瘢痕和散光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施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对50例(50眼)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急诊行角膜缝合术后,根据晶状体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将晶体皮质充分吸除干净,然后植入不同型号的人工晶体。结果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视力大部分在0.1~0.8之间,最佳达1.0。结论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合适型号的人工晶体,可使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80例(80眼)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角巩膜伤清创术,将进行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进行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机率明显更少(P<0.05)。2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Ⅱ期给予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对患者的视力进行矫正,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院对21例因角膜穿通伤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判定混浊的晶体后囊是否完整,通过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手术验证术前B超检查结果,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兰 《中国医刊》2000,35(2):9-10
外伤性白内障的视力预后要比老年性白内障差,其原因是术前有多种合并症。如角膜穿通瘢痕、角膜白斑、玻璃体混浊、出血机化、外伤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等,均对视力有着严重影响。1 术前评估外伤性白内障因病情各有差异,手术无固定的模式可循。眼球穿通伤引起的白内障常...  相似文献   

15.
对10例角膜穿通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在修复角膜伤口同时摘出白内障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随访时间3~13个月,矫正视力0.4者2例,≥0.5者6例,≥1.0者2例。着重对手术时机、适应证、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角膜穿通伤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常在伤后数小时至数日形成 ,以青壮年为多。角膜穿通伤并发外伤性白内障治疗方法较多[1,2 ] 。我院 1997年 3月— 1999年 3月共完成 2 4例角膜穿通伤修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眼 ) ,男 19例 (眼 ) ,女 5例 (眼 ) ,年龄 17~ 5 1岁 ,平均 2 3.5岁。右侧 15例 (眼 ) ,左侧 9例(眼 )。受伤原因 :铁丝弹击伤 9例 (眼 ) ,铁钉击伤 5例 (眼 ) ,树枝弹击伤 5例 (眼 ) ,敲击硬物时被蹦起碎屑击伤 4例 (眼 ) ,指甲戳伤 1例 (眼 )。穿通伤口位于角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角膜破裂缝合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32眼)角膜破裂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角膜破裂缝合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1者3例,占9.38%,0.1-0.5者22例,占68.75%,>0.5者7例,占21.88%。结论 角膜破裂缝合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病程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梁勇  裴丽娜  杨丽 《新疆医学》2005,35(5):62-63
角膜穿通伤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在修复角膜裂伤的同时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我们于2002年-2003年对10例角膜裂伤患者采取缝合修复、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10例角膜穿通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在修复角膜伤口同时摘出白内障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随访时间3-13个月,矫正视力0.4者2例,≥0.5者6例,≥1.0者2例。着重对手术时机,适应证,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眼外伤 ,尤其是穿通伤白内障的发生率很高。这类患者大多为单眼发病 ,对其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伴人工晶体植入术 ,是使他们迅速恢复视力及立体视觉的最好的治疗方法[1] 。我院自 1991年以来 ,对 4 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该手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6例 ( 4 6只眼 )均为角膜穿通伤。其中前、后膜均破裂者 30例 ,后囊破口≥ 2 / 3象限者 12例 ,合并晶体内金属异物者 1例 ,前房内玻璃异物者 1例 ,虹膜嵌顿者 12例 ,继发性青光眼者 10例。手术与外伤间隔时间 7天~ 3个月。伤后 7~ 14天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