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属止血夹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术中应用金属止血夹止血,并实施优质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术中止血成功率和术后上腹痛、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术后发生上腹痛8例、迟发性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中应用金属止血夹可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加强围术期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术前通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或超声内镜判断病变浸润深度,对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共42例胃良性肿瘤患者行ESD治疗,3个月后复查内镜评估疗效。结果 36例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85.7%(36/42),ESD切除病变直径1.0~4.5 cm,8例术中少量出血,出血率19.0%(8/42),经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成功,无迟发性出血和穿孔。ESD术后病理:增生性息肉3例,绒毛状腺瘤4例,良性间质瘤17例,平滑肌瘤5例,脂肪瘤7例,异位胰腺6例。36例术后3个月胃镜随访,无残留和复发。结论ESD术治疗胃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并可提供准确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急诊内镜止血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12例行内镜下止血.结果 本组采用单纯的氩离子凝固术或热活检钳电凝止血5例,采用热活检钳电凝联合金属夹治疗4例,采用单纯金属夹治疗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3±4.6)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7±1.4)d,随访时间7~28 d,无一例再发出血.结论 内镜治疗后迟发性出血是内镜治疗常见并发症,术前术中应最大限度预防,一旦发现应行急诊内镜止血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消化道早期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ESD治疗的39例消化道早期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 39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5例患者的创面有出血现象,采用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其余34例患者术后没有发生出血、穿孔及其他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ESD术中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和术中的护理及配合,以及术后护理观察,可以保证手术成功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ESD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易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ESD进行治疗的80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延迟性出血进行分组,未发生延迟性出血的为对照组(n=73),发生延迟性出血的为观察组(n=7)。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患者中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7例(8.75%),病灶中的部位、纤维化程度、术中出血程度及术者的熟练度等方面是早期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容易在ESD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P 0.05),直肠病灶位置及重度纤维化是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灶位于直肠及病灶黏膜下层重度纤维化是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容易在ESD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  相似文献   

6.
王海涛  沈颖洲  宋汉明  石秀丽  丁罖 《安徽医药》2016,20(10):1905-1907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层病变包括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行EMR和ESD治疗的215例患者260处消化道病变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管病灶4处,胃70处,大肠186处,其中EMR 185例,ESD 30例。ESD病变长径、手术时间均明高于EMR;EMR术后2例迟发性出血,无穿孔,ESD术后1例迟发性出血,术中穿孔2例,皆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确诊早期癌变7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处,腺瘤性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61处,间质瘤6处,炎性息肉及其他58处。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内镜随访,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EMR和ESD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层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学资料。EMR和ESD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层病变包括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行EMR和ESD治疗的215例患者260处消化道病变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病灶4处,胃70处,大肠186处,其中EMR 185处,ESD30例。ESD病变长径、手术时间均明高于EMR;EMR术后2例迟发性出血,无穿孔,ESD术后1例迟发性出血,术中穿孔2例,皆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治愈。术后病理确诊早期癌变7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处,腺瘤性息肉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61处,间质瘤6处,炎性息肉及其他58处。术后3月、6月行内镜随访,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EMR和ESD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层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学资料。EMR和ESD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3203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情况,分析性别、年龄、息肉位置、息肉病理类型、术中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有78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占比2.44%,其中内镜治疗术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联合橡皮圈套扎切除治疗胃固有肌层小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超声内镜 (EUS) 明确肿物 (6 mm≤长径≤13 mm) 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 92 例患者, 在对患者实施静脉麻醉且气管插管状态下, 先采用改良的 ESD 剥离小肿物, 暴露到一定程度后, 采用橡皮圈套扎肿物, 然后进行圈套器套扎切除。观察术中术后出血、 穿孔情况, 观察肿物切除的完整性、 标本大小, 对标本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术后对患者进行 6 及 12 个月的胃镜及 EUS 随访。结果 92 例胃固有肌层小肿瘤均一次完整切除, 手术平均操作时间(19.2±2.3) 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2.6±0.5) mL, 切除后穿孔 3 例, 均于内镜下金属止血夹联合尼龙绳结扎闭合创面。术后观察 1 周均无迟发性出血、 穿孔等情况发生; 标本大小 6 mm×5 mm~13 mm×12 mm, 术后病理诊断胃间质瘤 73 例 (均为极低危险度), 胃平滑肌瘤 18 例, 胃神经纤维瘤 1 例; 术后随访 12 个月, 均未见残留、 复发等情况。结论改良 ESD 联合橡皮圈套扎切除治疗胃固有肌层小肿瘤的疗效确切、 安全, 可完整切除病变, 得到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对评估肿瘤性质、 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肾镜取石术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7例MPCNL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7例MPCNL迟发性出血患者中有6例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其中6例行内科保守治疗,1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配合精心护理,7例患者均治愈。结论MPCNL术后可能发生迟发性出血,精心的护理有助于促其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内镜下精准断流术ESV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中,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护理干预,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排胶出血率为8%,病死率为2%。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护理干预,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止血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后治疗迟发性出血所需的适当止血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接受鼻内镜手术且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患者,根据鼻腔填塞材料不同分为:Ⅰ组,应用凡士林纱条,共25例;Ⅱ组,应用藻酸钙纤维,共31例;Ⅲ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共26例.比较3组的头部疼痛程度、鼻部自觉症状、出血量、黏膜水肿程度的情况.结果 与Ⅱ组、Ⅲ组相比,Ⅰ组的头部疼痛程度、鼻部自觉症状、出血量、黏膜水肿程度均明显较严重(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鼻内镜术后治疗迟发性出血尽量避免使用凡士林纱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镜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在结肠息肉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实施结肠息肉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内镜下使用新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止血及止血药物,对照组使用一般止血夹及止血药物,对比2组止血率、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分析2组治疗后48h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积分,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即时止血率100%、有效止血率93%、彻底止血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7%、73%、67%(P<0.05);观察组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48h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d再出血率7%低于对照组27%(P<0.05),2组外科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应用于结肠息肉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止血有效率,可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出血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术后迟发性出血,为降低术后出血发生,我们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胃及食道黏膜切除的30例患者手术创面进行局部喷洒凝血酶和硫糖铝混悬凝胶剂混合液对比应用,并对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3例SRMs开颅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病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安全切除。方法统计45例SRMs患者均行翼点开颅手术干预,术中止血彻底,分析术后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等情况。结果本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3例,分别是:巨大型(直径7.2 cm)、内侧型1例;大型(直径4.6 cm)、内侧型1例;小型(直径3.5 cm)、外侧型1例。3例出血均为肿瘤腔内血肿。结论蝶骨嵴脑膜瘤因其解剖部位与血管神经关系复杂,即使术中止血彻底,术后亦可出现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多发生在内侧型、瘤体较大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经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分析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68例患者的所有广基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切除,5例患者术中少量出血,2例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经电凝、钛夹夹闭等处理后止血,无穿孔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结肠镜,未见息肉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用于治疗大肠广基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同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的治疗效果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8例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8例大肠巨大息肉全部使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再用氩气喷洒止血。全部病例2例小量出血、1例迟发性出血,出血率为1.7%,经内镜下再次止血而痊愈,未发生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巨大息肉术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加用氩气喷洒止血可明显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84-186
目的探讨一种单通道内镜下圈套器联合金属夹荷包缝合胃壁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3例内镜下胃底间质瘤EFR后胃壁缺损患者采用单通道内镜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成功闭合了所有胃壁缺损。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无术中大出血、腹膜炎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出院后恢复良好,7天内出院。结论单通道内镜进行的荷包缝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闭合EFR术后胃壁缺损的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体息肉钛夹止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胃体息肉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胃镜下采取金属钛夹止血术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给予护理配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胃体息肉治愈率97.9%,术后3~12个月内随访,3例患者发生再出血情况,再出血发生率为6.3%。结论钛夹止血术治疗胃体息肉效果显著,对患者给予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剥脱术ESD术后大出血的抢救和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消化道ESD术后大出血的抢救与护理。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救治,避免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中创面充分止血,是预防术后大出血的关键,通过制定与实施抢救应急预案,将保持呼吸道通畅放在首位,采取合理的体位,尽快在患者发生休克前建立静脉通路,同时留取血标本交叉配血等方法,为抢救患者争分夺秒,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