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事件影响特点、渴求度水平及其关系。方法:2017年2月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事件影响量表、渴求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强戒者的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均存在差异;女性强戒者的年龄、毒品滥用年限与渴求度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洛因强戒者的渴求度得分高于新型毒品者;事件影响的回避性、警觉性均与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均存在正相关;以渴求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使用年限,非理性信念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共解释渴求度45.1%的变异。结论: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者存在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的差异,事件影响与吸毒者的非理性信念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女性强戒人员对毒品的渴求度受其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滥用年限及其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可从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特点出发进行分类戒治以降低其毒品渴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动机情况,比较自愿与劳教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动机,分析高治疗动机者与低治疗动机者之间的差异,为海洛因依赖的有效康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变阶段及治疗迫切程度量表(SOCRATES)调查48例自愿戒毒者与47例劳教戒毒者的治疗动机。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SOCRATES总分为76.7±s8.6;自愿戒毒者的动机总分、问题认识与行为改变因子分高于劳教戒毒者(分别为78.6±s7.4vs74.5±s9.4,P<0.05;30.2±s3.8vs27.4±s4.6,P<0.01;34.8±s3.2vs33.2±s5.2,P<0.05);海洛因依赖时间长者的治疗动机较高。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治疗动机总分低;劳教戒毒者比自愿戒毒者的治疗动机更低,提高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动机应作为戒毒治疗的重要环节来抓;在劳戒毒工作中如何提高戒毒者的治疗动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一般情况的异同,从而提出对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预防教育对策建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3993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按照吸食毒品的种类分为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所在地、民族、职业、婚姻、吸毒方式及吸毒史等方面进行两组对照比较。结果:吸食新型合成毒品在强戒人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08年占29.0%,2009年占24.0%,2010年占36.0%,2011年占47.0%,2012年占46.0%,2013年占62.0%,2014年占66.0%,2015年占84.0%。可以看出百分比例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四年;在年龄组成与职业构成上,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χ2=143.38,181.94,P=0.000),两者在20岁以下,21-30岁及41-50岁之间年龄段有显著差异(χ2=21.15,133.14,17.92,P=0.000);总体两者均为40岁以下人员为主体(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的比例分别为72.7%,64.5%)。职业上虽然两者均以无业者为最多(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的所占比例分别为57.9%、77.2%),但在个体工商者、固定工作者、农民等有固定收入上差距显著(χ2=57.26,13.07,126.48,P=0.000),说明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员以有固定职业者居多;户籍所在地方面: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人员中外地人口多(χ2=45.311,P=0.000);文化程度上两者有统计学的差异(χ2=95.84,P=0.000),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在吸毒方式及吸毒史上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χ2=743.93,244.25,P=0.000),两组强戒人员吸毒均以烫吸为主(99.0%,69.1%),但是新型合成毒品极少数使用注射的方式;吸食新型合成毒品强戒人员吸毒时间比传统毒品要短,吸毒史以三年以下为主。结论:吸食新型合成毒品强戒人员成不断上升的趋势,呈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毒方式及吸毒史等不同于传统毒品的特点,要从早期预防教育,矫治性强戒,社区综合管理中加大力度,杜绝毒品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康复期转变动机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了解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在康复期的转变动机。方法 :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在我院强制戒毒 ,已进入康复期的 10 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毒品相关危害的认知 ,躯体脱毒后的心理状况 ,是否采取行动进一步转变等。结果 :在康复期对戒毒具有不同心理状况的群体在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戒毒者中不同的行动状况的群体在心理状况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缺乏改变的动机 ,自我效能感低下 ,在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1294例戒毒者戒毒动机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294例戒毒者戒毒动机状况调查与分析,了解不同状况戒毒者的戒毒动机特点,为寻找有效的戒毒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戒毒动机问卷调查不同状况戒毒者戒毒动机,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F检验、t检验、回归分析。结果:戒毒动机总分4.01±s0.55(全距为1-5分);避吸内部动机(4.34±s0.66)是戒毒动机最主要形式,其次是趋戒内部动机;女性戒毒动机强过男性(t=4.722,P<0.001);已婚者高过离异者,离异者强过未婚者(F=4.949,P<0.01);自愿戒毒者的戒毒动机(4.22±s0.52)强过强制戒毒者(3.94±s0.62)(t=4.288,P<0.000);随着年龄的增高,戒毒动机逐渐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F=4.675,P<0.01);戒毒2次的戒毒动机总分最高,以后随着戒毒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弱,吸毒2a戒毒动机亦最高,6-10a最低,其他得分接近,但以上差异都不具有显著性;高中文化程度戒毒动机总分最高,小学、初中与大学相同或者相似,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以戒毒动机为因变量回归分析,显著变量有3个:性别、年龄、吸毒年限。结论:戒毒者戒毒动机较强,分量表避吸内部是戒毒动机最主要形式;性别、婚姻状况、戒毒模式和不同年龄对戒毒动机有显著性影响,吸毒年限、戒毒次数与文化程度对戒毒动机不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对海洛因戒断者复吸倾向的影响。方法:使用自我控制量表和复吸倾向问卷对130名海洛因戒断者进行调查。结果:(1)戒毒次数对戒毒信心(P〈0.001)、毒品的现实影响力(P〈0.001)、复吸倾向总分(P〈0.001)、美沙酮日平均剂量对客观环境(P〈0.01)有显著影响;(2)复吸倾向总分、毒品的现实影响力、客观环境、身心受损度与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及自我控制能力总分均有显著正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控制总分对复吸倾向(P〈0.001)、毒品的现实影响力(P〈0.01)、身心受损度(P〈0.05)具有显著影响,而自我情绪性对客观环境维度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海洛因戒治者复吸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戒毒次数和美沙酮日平均剂量;低自我控制增强了海洛因戒断者的复吸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和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编健康调查表和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对辽宁省9个强制隔离戒毒所356名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海洛因滥用者和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洛因滥用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新型毒品滥用者,尤其在躯体功能和戒毒症状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吸毒频率、美沙酮维持治疗、婚姻状况是海洛因滥用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而吸毒剂量、吸毒后家庭收入是新型毒品滥用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类型吸毒人员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在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的情感体验与毒品渴求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节模型,考察学历水平对该关系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问卷法于2019年7月对江西省两所强戒所221名强戒人员进行调查,首先对其学历水平进行调查,再使用《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在躯体脱毒后对毒品的慢性渴求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戒毒者线索敏感问卷、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人口学调查表,对武汉市两所强制戒毒所躯体脱毒3个月以上的134名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平均得分为(35.90±7.54)。53.7%的依赖者存在焦虑,67.9%存在抑郁。对慢性渴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吸毒年限、平均每次毒品用量、毒品相关线索敏感、焦虑、抑郁状况与慢性渴求程度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在去除混杂后,平均每次毒品使用量、焦虑状况和毒品相关线索敏感与慢性渴求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在躯体脱毒后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较普遍的焦虑、抑郁及对吸毒相关情景敏感,这些因素都与慢性渴求有关。在新型毒品依赖者常规戒毒教育中,应将吸毒史长、用量大、存在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对毒品线索敏感的依赖者作为心理康复和预防复吸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冲动性与非理性信念的特点。方法:采用冲动性量表和非理性信念量表,调查200名在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冲动性和非理性信念。结果:(1)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认知冲动性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婚姻状况者在冲动性总分上差异显著。(2)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非理性信念及其各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戒毒人员在非理性信念和吸毒功效维度上差异显著,不同婚姻状况者在非理性信念和侥幸心理维度上差异显著。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性别与婚姻状况特点,可能显著影响成瘾与复吸,并为分类矫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毒品形势与禁毒斗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历史上 ,曾经发生过若干次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毒品的流行性滥用。例如 ,美国南北战争后(1861年 -)阿片的流行 ,二战后(1946年 -1956年)甲基苯丙胺在日本的流行 ,以及旧中国 (19世纪初-1949年 )鸦片的流行。尽管毒品的流行性滥用给这些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但都未形成国际化泛滥 ,并在采取有效禁毒措施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近30年来 ,毒品滥用呈现出显著的国际化流行趋势 ,目前已成为一大全球性公害。应该说 ,导致全球毒品滥用流行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背景 ,但直接原因是60年代后美国和西欧等…  相似文献   

12.
DRUG RESEARCH     
《American pharmacy》1992,32(8):13-14
  相似文献   

13.
14.
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冬梅  李燕  卢业竑 《药学学报》2000,35(2):156-160
新药研究的过程一般可分为药物设计和新药开发两个阶段。药物设计包括:(1)针对某一特定治疗靶点设计先导化合物,(2)根据先导化合物的药理、毒理及代谢等特性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新的候选物;在药物开发阶段主要对候选物进行药效及毒性评估。药物代谢研究在这两个阶段都发挥?..  相似文献   

15.
徐端正 《药学学报》1979,14(1):55-64
一、前言用序贯试验于科学研究一般能提高效率,即平均应用较少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使试验得到较为可靠的结论。wald曾对序贯试验与一般统计法进行比较,前者平均可提高效率一倍,即应用序贯试验平均仅需一半的试验对象即可得出与一般统计法同等正确的结论。这种较高效率的统计法应用于医学研究为时不久,Bross和Armitage曾先后提出用序贯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云南省吸毒青少年多药滥用的情况,为加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吸毒人员多药滥用调查问卷,对云南省4个州市的强制隔离戒毒、自愿戒毒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的25 a以下,首次吸毒时间低于20 a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935例有效问卷中,其中满足年龄要求的共178例,占19.0%,有多药滥用的共157例,占88.2%。滥用的毒品总共有5种,其中大多数是海洛因和冰毒混用。滥用的成瘾性药物有9种,其中滥用最多的是复方地芬诺酯(82.1%)和三唑仑(52.8%)。结论:云南省吸毒青少年普遍存在多药滥用的情况。除了存在多种毒品混用外还存在毒品与成瘾性药物混合滥用,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7.
阿片类物质已经被证实在临床上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多数是药代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也有部分药物是在药效学方面发生的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包括对肝药酶P450的抑制或诱导。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附加的抑制作用。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能引起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增高,易导致过量或中毒。诱导肝药酶活性的药物能加速药物的代谢,降低血浆中药物浓度和药物有效性;对阿片物质来说,可能导致戒断症状。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发生在同时使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和丁丙诺啡或美沙酮的情况下,两者共同滥用可导致死亡。本文还讨论了HIV和阿片治疗之间相互作用的例子,这种相互作用可导致依从性降低以及较差的临床结局。苯二氮卓艹类药物与可加强心血管效应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需要被考虑到。  相似文献   

18.
阿片类物质已经被证实在临床上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多数是药代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也有部分药物是在药效学方面发生的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包括对肝药酶P450的抑制或诱导。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附加的抑制作用。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能引起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增高,易导致过量或中毒。诱导肝药酶活性的药物能加速药物的代谢,降低血浆中药物浓度和药物有效性;对阿片物质来说,可能导致戒断症状。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发生在同时使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如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和丁丙诺啡或美沙酮的情况下,两者共同滥用可导致死亡。本文还讨论了HIV和阿片治疗之间相互作用的例子,这种相互作用可导致依从性降低以及较差的临床结局。苯二氮卓艹类药物与可加强心血管效应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需要被考虑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戒毒人员的戒毒和操守状况。方法:自行设计“戒毒情况调查表”,对997例在所劳教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既往经过反复自愿、强制、劳教戒毒的分别为566例(56·77%),941例,(94·38%)和708例(71·01%),其中504例曾戒毒3次以上。戒毒后操守时间最长不足0·3a者278例(27·88%),不足1a者469例(47·04%),2a以上只有48例(4·81%)。戒毒后复吸的主要原因有“无聊无事”,“想再尝试一口”,“毒友诱惑”,“感受到歧视、自卑”,“稽延性戒断症状”等。有844例认为,出所后有50%以上复吸的可能性。戒毒出所后最需要的是“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544例,占54·56%)。结论:大部分患者经历多次反复戒毒,未能彻底戒除毒瘾。影响操守的原因很多。提示单纯戒毒不能降低复吸率,应该把心理辅导、社会和家庭支持有机纳入整个戒毒过程中,才能延长操守,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自愿戒毒患者药物滥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药物滥用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及药物滥用行为特征,探讨戒毒新途径,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和干预药物滥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16例自愿戒毒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调查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男性患者、40a以下的无业人员是药物滥用的主体;(2)滥用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1.7%);(3)滥用物质主要为海洛因(98.1%),滥用原因以追求欣快/刺激,满足好奇为主;(4)滥用方式以烫吸(43.0%)和注射(34.3%)为主;(5)脱毒次数以第一次脱毒(34.3%)为主,脱毒次数超过3次的(46.0%)也占相当大比例;(6)实验室生化检测显示,艾滋病检查阳性者有16例(2.6%)。结论:顺德区药物滥用情况与我国整个社会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大致相符,患者的复吸率高,应加强社区康复戒毒并将此做为今后预防和干预药物滥用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