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茌平县城区内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据2003年统计城区居住有6.27万人。近年来,在城区内有县防疫站、城关镇卫生院和妇幼保健站等多个预防接种门诊,这些门诊部门又各自为政,儿童家长可自由选择1个或多个门诊。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儿童接种卡、现场登记和常规接种率报表等重要资料方面,出现混乱现象,造成儿童漏种、误种等隐患。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泉州市计划免疫工作情况 ,为制订新时期计划免疫措施策略提供依据 ,我们进行了现况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内容 包括计划免疫管理制度、冷链运转、接种形式、“四苗”接种率和相应传染病发病率。1.2 调查方法 由市卫生防疫站统一制定调查方案 ,抽调计免专业人员组成调查小组 ,经培训后按统一调查项目逐项登记。“四苗”接种率每县 (市、区 )随机抽取 3个乡镇 ,每个乡镇卫生机构抽取 2个村 ,每个村随机抽查 7名 1997年 1月 1日至 12月3 1日出生的儿童 ,接种史核对儿童计划免疫保偿证或乡镇卫生院计免内卡 ,…  相似文献   

3.
5140名未强化免疫儿童的追踪调查孟丽珍(江苏省建湖县卫生防疫站,建湖县,2247100)在全国开展第二次强化免疫日活动时,建湖县共登记适龄服苗儿童43416人,强化免疫服苗38276人,强化免疫覆盖率88.16%。我们对未强化免疫的5140名儿童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计划免疫接种率现状。方法采取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抽查6333名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调查其BCG、OPV、DPT、MV、HBV的接种情况。结果儿童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9.78%,但仍有30%的县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低于85%。BCG、OPV、DPT、MV、HBV单苗接种率分别为99.27%、95.28%、95.07%、95.58%、81.79%。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和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逐年提高,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分别为88.65%、89.67%、91.02%,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48.86%、54.76%、71.36%。调查儿童的卡介苗疤痕率为82.66%,接种证建证率为86.07%。结论广西计划免疫接种率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但工作发展不平衡,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计划免疫疫苗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泉州市从1993年底开始按卫生部统一部署相继开展了五次十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免疫接种状况.方法收集各县上报的强化免疫资料统计数据.结果通过调查摸底,共登记应种儿童1 917 426名,其中零剂次免疫儿童90 077名,服苗人数达3 867 454次,每轮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7%,抽查接种率也均大于95%.结论人群免疫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已连续三年无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工作已取得的进展,1997年12月5~6日和1998年1月5~6日我省又进行了两轮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在督导各地开展强化免疫的同时,我们对1997/1998强化服苗落实状况进行了调查。1调查方法1.l监督方法5~6日对辖区内强化免疫接种点进行巡回观察,全面监督强化免疫日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通过观察、询问和听取强化免疫计划、组织和实施等情况介绍,全面监督地县级强化免疫活动1.2接种率抽样调查7~8日进行接种情况抽查,要求每天抽1个县(市、区)、1个县城所在地的镇和1个单纯随机抽出的乡(镇),…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了解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确保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顺利进行。方法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及EPI info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孜州2006/2007年重点县(8县)强化免疫活动适龄登记儿童18330人,其中流动儿童730人,占登记儿童的3.98%。第一轮应种18330人,实种17677人,接种率为96.44%;其中,常住儿童第一轮接种率为96.73%,流动儿童第一轮接种率为89.32%。第二轮应种20382人,实种为19871人,接种率为97.49%,其中,常住儿童第二轮接种率为97.57%,流动儿童第二轮接种率为95.46%。强化免疫第一轮服苗中,"0剂次"服苗常住儿童812人,占应种常住儿童4.61%;流动儿童89人,占应种流动儿童的12.19%。第二轮服苗中,"0剂次"服苗常住儿童521人,占应种常住儿童2.65%;流动儿童50人,占应种流动儿童的6.88%。结论在接种率较高的情况下,仍然有漏种;随着强化免疫次数的增加,"0剂次"免疫儿童不断减少,并且主要集中到0岁组的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0岁组儿童的免疫接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管理及接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正> 今年3月4日至23日,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分别派员,对我省计划免疫第二个85%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现场审评。按照卫生部计划免疫第三个85%接种率审评方案要求,省卫生厅抽出25名处级以上干部和8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9个评审组,国际组织人员组成两个审评组,分别对随机抽查的21个县(市区)进行调查,共调查了3571名儿童,结果表明,我省如期实现了1990年以县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其详细调查情况为:建卡率99.52%,建证率99.78%,卡介苗接种率99.77%,卡介苗卡疤阳性率84.77%,小儿麻痹全程服苗率99.80%,百白破三联疫苗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我市根据全省统一安排,于1998年12月5日、6日和1999年1月5日、6日继续开展了两轮口服脊灰疫苗(TOPV)强化免疫活动。为了解各地强化免疫服苗的落实情况,市卫生局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了9个督导组分别对两轮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督导,并对服苗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内容及方法11 督导方法 采用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走访儿童家长的方法全面了解强化免疫日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本次强化免疫服苗情况调查要求在12月7日、8日和1月7日、8日进行。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县或区每轮均在城关镇(或城区)抽一个中心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泉州市从1993年底开始按卫生部统一部署相继开展了五次十轮消灭脊髓灰 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免疫接种状况。方法收集各县上报的强化免疫资料统计数据。结果通过 调查摸底,共登记应种儿童1917 426名,其中零剂次免疫儿童90 077名,服苗人数达3867 454次, 每轮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7%,抽查接种率也均大于95%。结论人群免疫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已连续三年无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11.
旬阳县1993—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我县1993-2000年8次15轮强化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县防疫站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计划免疫资料,县脊灰监测专报资料及省站脊灰实验室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县4岁以下儿童累计服苗403093人次,服苗率达99.65%,有效地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出生队列分析,每次强化免疫均有一定比例的常规漏服儿童得到补服,漏服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同一年龄组漏服率随强化免疫次数的增加而下降,1岁以上零剂次在第四次强化免疫之后逐步消失,显示免疫及时性有所提高。(结论)据脊灰监测结果,连续18a无脊灰病例,AFP病例监测示检出脊灰野病率,提示强化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福建省1997/1998年强化服苗落实状况,对全省的44个县、87个乡、128个村、49个市场等人口聚集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抽查服苗率85.08%;各地接种率有明显差异(95.12%~74.69%),有3个地区接种率未达80%;接种信息主要来自医务人员的通知,占70.03%;应种儿童的家长知道服苗后不能立即进热食的占52.94%;乡村医生看儿童服苗到肚的占64.29%;村庄儿童家长知道服苗意义的37.62%;外来儿童服苗率仅50.62%。建议在人口聚集地实行拉网式的摸底和查漏补服工作,应加强意识教育和督导,提高对具体有效服苗操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宜昌市城区2003-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变化趋势, 为指导今后的常规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 每年在城区范围内以区为单位, 随机抽取30个村居和30个集贸市场, 每个村居抽查12~24月龄和24~36月龄的儿童各5人, 每个集贸市场抽查1~3周岁儿童5人。调查其免疫规划“五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接种情况。结果 十年间1~3岁儿童建证率、各疫苗调查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出生的儿童卡介苗调查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4, P<0.05),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调查接种率等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各单苗调查接种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 宜昌市1~3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常住儿童中已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的免疫屏障, 但仍需继续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稳固人群脊髓灰质炎 (脊灰 )免疫屏障 ,巩固业已取得的成果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的部署 ,泰安市在2 0 0 2 / 2 0 0 3年度继续对重点人群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强化免疫活动。为评价本次强化免疫活动质量 ,先后对 2轮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接种率评估。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泰安市 1998年 1月 1日至现场接种日出生的所有儿童 ,均在规定时间接种 2剂OPV ,第 1轮接种时间为 2 0 0 2年 12月 5~ 6日 ,第 2轮为 2 0 0 3年 1月 5~ 6日。1 2 接种率评估方法 ①快速评估 :每轮服苗结束后 ,在所辖 6县 (市、区 )分别调查 90名适龄儿童 ,…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现阶段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推动儿童计划免疫持续、深入地发展。[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调查630名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的“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4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06%。不合格接种原因:超期接种占54.13%。99.68%的儿童都是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结论]邹城市计划免疫“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效果显著,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生部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扫荡”式免疫活动方案 ,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 2 0~ 2 7日组成赴宁夏回族自治区督导小组 ,在自治区卫生厅和卫生防疫站支持配合下 ,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督导任务 ,现简报如下。1 “扫荡”式免疫口服脊灰疫苗 (OPV)接种率本次督导共抽查了石嘴山市石嘴山区、大武口区、平罗县、陶乐县 ,固原地区固原县、隆德县、彭阳县 ,共 2个地区、市 ,7个县、区 ,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2 5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的 2 2 0名 0~ 9岁OPV的应服目标儿童 ,已服苗 2 12人 ,服苗率 96 %(表 1)。在石嘴山市 2个区的集贸…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计划免疫管理,了解辖区儿童强化免疫情况,于2003—2004年开展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及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两轮强化免疫服苗总数为42322人,本地儿童服苗总数为10895人,占25.74%,流动儿童服苗总数为31427人,占74.26%;本地儿童建册率为100.00%,服苗率为95.00%,流动儿童(居住<3个月)建册率为82.35%,服苗率为88.24%;漏服原因统计以不知道为最多。调查提示:流动儿童是强化免疫中的重点和难点,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2000/2001年度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中,流动儿童服苗情况.方法按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进行,并且加强免疫活动组织的实施和多处设立固定服苗点.结果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流动儿童0~36月龄中有7 191人次接受了两轮强化服苗,免疫占总服苗儿童的94.41%(7 191/7 616),其中零剂次有1 598人次获得1次以上服苗,<1岁的1 112人次,占69.59%,1岁的297人次,占18.58%.结论流动儿童数量多,活动频繁,应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以提高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户籍儿童强化免疫服苗状况调查李林,王足亮,曲树新,刘海田,吴永战,陈作森(山东省潍坊市卫生防疫站,潍坊市,261000)我市于19931/1994年和1994/1995年两次四轮强化免疫日活动后,对服苗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未服苗儿童的户籍类型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巩固近几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工作的成果,实现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消灭脊灰目标,襄樊市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于1996年12月5~6日和1997年1月5~6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轮强化免疫服苗活动。现将登记报告的强化免疫接种率作一评估。一、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湖北省96/97年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案》,在对适龄儿童摸底登记的基础上,统一服苗,统计报表按要求逐级上报。2.强化免疫服苗对象:全市所有0~47个月龄即0~3岁的儿童,为本次强化免疫对象。3.评估方法:用登记的上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