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80岁。因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绞痛反复发作4年,近1月来伴畏寒、发热、黄疸进行性加重于1991年2月4日以“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并发胆管炎”收住我院。体检:T37℃,P92次,BP16/9kPa。精神萎,巩膜皮肤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腹胀,右上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并扪及5×5cm 肿物,触痛,不活动,腹水征(-)。化验:Hb 96g/L,WBC 22×10~9/L,N0.95,L0.05;肝功ALT 101U/L、ALP  相似文献   

2.
我院最近遇到巨大总胆管结石,通过欧狄氏括约肌进入空肠60公分处,引起不全性肠梗阻一例;现报告如下:郭××、女、58岁、呈贡县马金堡公社庄子三队农民。曾于73年,因上腹绞痛、发热,全身皮肤及巩膜黄疸,在我院行胆囊摘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痊愈出院。近三年来,右上腹又反复发作性绞痛;半年来,疼痛发作频繁,伴出现黄疸。于82年4月15日,再住我科,由于患者拒绝手  相似文献   

3.
李学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92-3392,F0003
1一般资料患者,女,69岁,农民,因反复右上腹疼痛4年,复发加重4天,于2002年7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因进食高脂饮食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右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及黄疸,自服“胃药”后未缓解。入院查体:T36.9℃,P72次/分,R18次/分,BP12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无黄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平坦,肝脾未扪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莫非氏征(±),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查血常规:RBC3.9×1012/L,Hb117g/L,WBC4.5×109/L,N0.75,L0.25,pt280×109/L。尿…  相似文献   

4.
患者朱××,女,64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黄疸2天于1982年7月24日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9.7×,脉搏112次,血压90/60,巩膜黄染,右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入院当天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肿大为10×6×5cm大小,呈化脓性改变,胆囊内无结石,切除  相似文献   

5.
汪××、女、41岁,于××年因胆囊炎胆道结石先后三次手术于79年8月27日,以畏寒发热,右上腹疼痛再发四日收住我院外科,诊断为胆道感染、胆道残余结石。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于9月24日在硬外麻下行胆总管探查术,手术诊断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9岁。因上腹胀痛伴畏寒、发热7日入院。既往无类似发作及黄疸史,无反酸嗳气及呕血黑便史。检查:体温38.5℃,脉搏90,呼吸22,血压100/70。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白细胞12.5×10~9/L,中性85%,淋巴15%。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血培养阴性。住院第5日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寒战高烧,体温达40.5℃,白细胞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5岁,于1985年8月7日因右上腹肿块进行性增大2年,间歇性腹痛、黄疸、畏寒发热半年入院求治。患者近半年来食欲明显减退,乏力,体重减轻。查体时发现右上腹及中腹可扪及10×8cm~2及10×5cm~2两个囊性肿块。肝、脾肿大。化验检查:血红蛋白:9g,白细胞计数:10200/mm~3,中性73%。尿胆元阴性,胆红质阳性。肝功检查:黄疸指数45单位,凡登白双相反应:总蛋白7.5g,SGPT280~333单位。总胆红质14mg%,直接胆红质11.2mg%。AKP:38单位。LDH:412.5单位。凝血酶元时间:33.5″/14″~18.5″。A F P:阴性。B型超声(B—US)检查:双肝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8岁。因右上腹痛、全身进行性黄疸7天,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于1990年7月30日急诊入院。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腹部外伤史。查体:体温不升,血压测不到,巩膜、皮肤明显黄染。腹平坦,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肌卫,未及包块,余腹有轻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B 超示胆囊轮廓不清,胆汁暗区消失,胆总管宽20mm,下端不清。化验检查:Hb96g/L,RBC3.4×10~(12)/L,WBC30.2×10~9/L,N0.8,L0.18。总胆红素169.9μmol/L直接胆红素69.4μmol/L,拟诊重症急性胆管炎。入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18岁,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伴呕吐及轻度黄染,无畏寒,发热,近日来上述症状加重入院。查体:T36.4℃,P84次/分,BP120/70mmHg,消瘦,巩膜及粘膜均呈轻度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和反跳痛存在,墨菲氏征(+)右上腹可触及4×3cm~2大小包块,呈囊性感,轻压痛。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半年余,向右肩背部放射,畏寒发热,体温40℃,轻度黄疸。化验:白细胞18.3×10~9/L。B 超: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外梗阻,胆总管内结石。以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入我院外科。入院后给予补液、解痉、青霉素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仍感到右上腹绞痛剧烈。急诊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并取出多枚结石。术后饮食、大小便正常,但仍持续高热39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63岁,1980年12月24日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三日,来院就诊。既往有右上腹疼痛史,常并发畏寒、发热,但无黄疸史。30年前因子宫肌瘤作过子宫切除手术。初诊为胆结石并发胆囊炎,收住院进行治疗。入院检查:TDR均在正常范围,Bp:160/10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特殊。腹部平软,右上腹稍丰满,隐约可见一长园形包块,大小为3×5cm~2,包块斜向右下方,局部有压痛,但不明显,无肌紧张,无反跳痛,肠鸣正常,白血球总数、分类均稍高于正常。住院治疗经过:入院第一天给消炎、利胆解痉等药物治疗。24小时后病情无显著变化。第二天,  相似文献   

12.
<正> 翟××,男,54岁。主因发作性右上腹绞痛,伴寒战高烧、恶心呕吐及间歇性黄疸半年余,1980年10月24日入院。入院检查: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粘膜黄染,面色晦暗,精神萎糜。右上腹及剑下压痛(+),局部肌紧张(+),反跳痛可疑,墨菲氏征阳性。肝功能:GPT75单位(赖氏法),黄疸指数23单位,血直接胆红质1.4mg%,血总胆红质2.4mg%。凡登白间接反应(+++),直接迟缓反应(+),尿胆色素强阳性,尿胆元1:20阳性,尿胆素阴性。血转肽酶441单位,白细咆11700/mm~3,中性84%。诊断:①急性胆管炎;②胆总管结石合并梗阻性黄疸,③慢性胆囊炎。治疗:入院后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3克/日,内服清热解毒、利胆排石佐以活血化淤的中药。经综合分析后发现患者主要有以下诸症:右胁憋痛,腹  相似文献   

13.
例一,某男,58岁,右上腹疼痛20天,持续隐痛,阵发性绞痛。不伴皮肤、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和畏寒发热。拟诊胆囊结石,急性胰腺炎,收入院。查体:T36.5℃,P100次/分钟,BP16/11kPa。腹部平坦,上腹部压痛,以右上腹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  相似文献   

14.
肝腺瘤,国内报道最大为3kg,我院近遇1例重达4.5kg,颇为罕见,特报导如下: 患者陈××,女,21岁,未婚;因右上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4个月,于1983年9月20日入院。4个月前患者自觉右上腹隐痛,逐渐隆起,可扪及一包块;伴食欲下降,消瘦,疲倦乏力,月经不规则。无发热及黄疸史;大小便正常。拟诊肝癌收住院。检查:T37.2℃P100次/,R20次,BP110/70,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正常。右上腹明显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剑突下10cm,右肋下可触及一包块,约14×18cm,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结节,轻压痛,随呼吸上下略移动,左右无活动,肝区未闻  相似文献   

15.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总结18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经验,并对本病的诊断标准,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如何降低死亡率等作了初步讨论。诊断标准:1.右上腹绞痛、寒战、发热、黄疸、精神症状和中毒性休克;2.手  相似文献   

16.
例1,女,52岁,既往有血吸虫病史。因右上腹反复疼痛近20年,因腹痛加剧伴发热黄疸5天于1979年12月16日入院。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并发中毒性休克”。入院后在抗休克同时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见肝脏右叶平肋缘,左叶剑下5cm,质硬,表面呈结节状。胆囊明显肿大,约10×5×3cm。囊壁肥厚,切除胆囊未见结石,探查胆总管,冲洗出0.5×0.8cm 结石1枚。胆总管内无明显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例1,女,52岁。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7小时入院。无放射性痛,无黄疸,不伴畏寒、发热,尿正常。既往无胃病史及胆囊炎病史。查体:体温36.8℃,痛苦病容,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疸。腹稍胀,中上腹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上腹尤甚,未扪及肿块,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胸腹透视(-),白细胞膜16.8×109/L,中性0.923,血色素116g/L。拟腹膜炎考虑:(1)溃疡病穿孔?(2)急性胆囊炎?。在持续硬膜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充血水肿,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约150ml,胆囊体部游离,顺时针扭转360…  相似文献   

18.
患者阎××,住院号17909,女,30岁,于1963年12月1日下午3时30分因主诉右上腹阵发性剧痛已6天而入院。于入院前6天开始感胃部不适,不思饮食,当晚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且向右肩发散;同时伴有噁心呕吐。经当地卫生单位注射“阿托平”、“吗啡”后,疼痛稍有缓解,起病后第四日,发现皮肤巩膜有明显的黄染现象。患者自十一年以来,常因心窝不适,反酸,饭后  相似文献   

19.
<正> 氨茶碱引起双耳垂固定性药疹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泮××女性45岁,农民,住院号51800。因间歇性阵发性右上腹绞痛2周,绞痛时辗转不安,向右肩放射,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拟诊为胆道感染。经多种抗生素、阿托品、654-2、度冷丁等治疗无效,于84年10月17日转来我院。过去患慢性咳嗽10余年,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1)急性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1.何谓夏柯(Charcot)氏综合征? 胆总管结石所致的胆道阻塞通常是不完全和非持续性的,约有15~20%患者不感觉右上腹绞痛,40%的患者虽有绞痛但无黄疸,其余患者则多数在腹痛发生后数小时至1~2天开始有黄疸,黄疸指数不超过100单位,且持续数天后可逐渐消退。此种腹痛为反复发作性的腹绞痛,发作时一般胆囊不肿大。由于胆总管结石阻塞胆总管而并发胆道感染现象,表现为寒战和发热,热度可达40℃以上,但常为间歇性热型。寒战和发热的严重性视感染的范围和程度而异。总之,结石嵌顿后,患者有上腹部阵发性疼痛、黄疸、并有寒战和发热现象,三者同时存在称为夏柯(Charcot)氏综合征,是胆道严重阻塞和续发胆道感染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